本刊編輯部
一個婆婆的煩惱
我兒子周南和兒媳婦小梅結(jié)婚已經(jīng)兩年多了。每次想到兒媳婦,我心里就難受。
兒媳婦事業(yè)上很出色,家務上卻像個孩子一樣無知。結(jié)婚沒幾天,剛裝修的新房就變得豬圈一樣。礙于他們新婚,我只能提醒兒子:“結(jié)了婚,你就是大人了,對老婆要好一點,家務活你也要多做一點?!敝苣宵c頭答應??芍苣袭吘故莻€男人,有些事無法面面俱到。有一次,周南出差了一個星期,回家后發(fā)現(xiàn)浸在臉盆里的臟內(nèi)衣都還沒洗,而且已經(jīng)發(fā)霉、長毛了,小梅委屈地向他求助,他只好把那盆衣服倒進了垃圾箱。
不久,小梅有了身孕,周南在工作之余,就成了男保姆,洗衣、拖地、收拾屋子,有時半夜三更還得跑出去給小梅買夜宵,天天忙得像個陀螺。
在全家的期待中,小梅生下了一個女孩。小梅出院前夕,我去他們家收拾屋子以便迎接寶寶。一進門,我驚呆了:桌上、地板上到處都是灰塵,床鋪也是亂七八糟的,一看就知道很久沒有換洗過被褥了。我馬不停蹄地動手拆洗被褥。從衣柜里找出他們結(jié)婚時買的被套、床單,我又是一驚,原本嶄新的套件,看上去卻臟兮兮的,跟沒洗一樣。我打電話問小梅,干凈的床單放在哪里?小梅說:“就是衣柜里那套,換上去就行了?!?/p>
小梅出了月子后,還是什么都不做,連喂奶都不愿抱著寶寶,說寶寶太重,抱不動。寶寶喝的奶,都是小梅擠出來,再喂給寶寶吃的。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一次,周南出差了幾天,回家后發(fā)現(xiàn)寶寶臭臭的。原來,小梅不會喂孩子,奶水從寶寶的脖子里灌了進去,她又不給寶寶洗澡,時間一長,寶寶的內(nèi)衣就發(fā)餿了。周南只得忙不迭地給寶寶洗澡、換衣服。
“媽,我是一步也走不開啦!”周南有些無奈地說。我聽在耳里,急在心里。小梅是個聰明人,事業(yè)上樣樣行,我覺得她并非學不會怎么照顧孩子,她是不愿學,不想學。我讓他們請保姆,小梅又不愿意。
一個家就靠周南一個男人操持,怎么行呢?結(jié)婚才兩年,他們的家已經(jīng)亂得不成樣子,現(xiàn)在再加上一個寶寶,這日子還怎么過下去?我尤其不安的是,萬一以后寶寶生病了,或者周南生病了,小梅什么都不會,誰來照顧他們?我們兩邊父母畢竟不能照看他們一輩子。
小梅什么時候才能盡到一個主婦的責任,一個媽媽的責任?我真是愁死了,卻又不敢多嘴,怕影響他們小夫妻的感情。這日子過得好煎熬。誰能幫我出出主意?
小編總結(jié)
如果你愛兒子,千萬不要太寵媳婦,能干的媳婦才是兒子幸福的保證。也千萬不要把媳婦當敵人,你再看不順眼的媳婦也有她的優(yōu)點,你兒子喜歡。更加不要和媳婦對著干,即使是想改變她,也要有技巧。
年輕人做事情圖省事,懶得什么都親歷親為。老年人對年輕人看不順眼的地方太多了,特別是這一代的婆婆對媳婦。媳婦啥事兒不會,還對男人要求挺高,憑什么?。克杂械钠牌爬碇睔鈮训卮蛑鵀閮鹤雍玫钠鞄萌ジ缮嫒ジ淖?,結(jié)果碰了一鼻子灰。有的甚至因此而拆散了兒子的小家庭。為了兒子的幸福去“改造”媳婦當然沒錯,但具體行動因人而異??傮w上的指導思想是,在讓對方嘗到甜頭的前提下,以柔克剛。你不能把對方當階級敵人一樣去批斗,更不能私底下使陰招,必須讓對方感覺到愛,感覺到你確實是為了他們好,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去改變。
小編插嘴
原本小編想勸這位婆婆,年輕人的事兒您老人家可以不摻和,媳婦不愿意干家務不還有兒子嗎?他們自個過日子沒矛盾就行了,可是聽她講完,我忍不住嘆了口氣,這媳婦懶成這樣,確實“是可忍,孰不可忍”。
夫妻相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家里,這雙鞋子合不合腳,主要還看居家過日子和不和睦,順不順心。所以,你在外再風光,那都不是最重要的,關(guān)鍵還得看回到家里來,你所擔著的角色,演繹得合不合格,稱不稱職。如果答案是否,那么,這個人就得改,直到合格為止。嫁人是過日子的,不是讓男人供起來的,憑什么起碼的義務都不盡?。糠蚱拗g,雖然不能那么計較長短,但還有一個孩子看著呢,難不成任由著這樣邋遢、懶惰的媽媽給女兒做榜樣?
好在生活中不乏“智慧婆婆”,對付這類“懶媳婦”自有妙招。我們就看看下面3位婆婆是怎么做的。
招數(shù)一 聲東擊西 育孫順帶治兒媳
牛婆婆:我每個周末都會去兒子家照看小孫子,往往一進家門,就看見拖鞋散落一地、茶幾亂作一團。兒媳平時工作忙,以前就不愛搞衛(wèi)生。孫子剛出生那會兒,我考慮她需要休養(yǎng),就沒說什么??扇缃裢薅?歲多了,我想該“治治”她的懶筋了。一個周末,我剛進兒子家又見一地狼藉,靈機一動,大聲對孫子說:“你看,家里地板臟了,該搞衛(wèi)生啦,可是奶奶今天走路走累了,你是個愛勞動的人嗎?愿意幫奶奶嗎?”孫子高呼“愿意”,這讓一旁的兒媳有些不好意思,趕緊打圓場,“媽媽幫你一起搞?!比缃裎颐看稳?,兒媳會提前把家收拾整潔,這也是孫子的功勞!
招數(shù)二 明確分工 劃分各自的任務
何婆婆:不少人遇到“懶媳婦”時,總想用“比懶”的方式讓其勤快起來,但往往適得其反。我有個鄰居,跟兒子兒媳住一起。這個兒媳是獨生女,有點嬌生慣養(yǎng),在家里很少做家務。我這個鄰居很生氣,也開始不怎么做家務。為了逼兒媳做家務,她還經(jīng)常躲去外面吃飯。因此,家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小摩擦。我雖然也和兒子住一起,但我會明確劃分出各自該做的家務。我負責做飯,但買菜絕對是年輕人的活;我吃完飯就帶孫子出去玩,碗就交給媳婦了。久而久之,家里就形成了無形的分工。
招數(shù)三 多多鼓勵 給兒媳增添動力
石婆婆:我家的勤快媳婦是夸出來的。剛開始她也不太勤快,可半年內(nèi)就被我鍛煉成了“小蜜蜂”。兒媳婦嫁過來的前兩年,下廚次數(shù)不會超過5次,冰箱里擺滿了方便面。我當時想,兒媳是不是天生就懶?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她是缺乏做家務的動力。她好不容易做頓飯,兒子吃兩口就說要去外面吃。后來每到這時,我就打圓場,拿起筷子大口吃,還夸:“剛學做飯,能有這水平不錯了!”這一表揚,兒媳做飯次數(shù)漸漸多起來。碰上兒子不愿吃的剩菜,我就再加工下,這時兒媳就主動湊過來學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