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青
斯科普是法國一家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他對高爾夫球非常癡迷,常常在顧客打球時興奮地把工作的事情忘掉。一次顧客打完球后,斯科普在收拾球場時,一個人拿著球桿打了起來,被老板發(fā)現(xiàn)后直接炒了魷魚。
2004年7月的一天,斯科普在街上百無聊賴地走著,突然看見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他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在玩一種玻璃球游戲。孩子們在巷子的一個角落里挖幾個小洞,然后拿著玻璃球瞄準(zhǔn)洞口,如果玻璃球可以準(zhǔn)確地滾到洞內(nèi),那么就算贏。斯科普突然眼前一亮,難道高爾夫就不能在街上打嗎?
回到家后,斯科普立刻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但是查閱之后,他發(fā)現(xiàn)可供參考的資料實在太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沒聽說過在街上打高爾夫球的。
無奈之下,斯科普把一些打高爾夫球的愛好者召集起來,想征集一些意見。但是,當(dāng)斯科普說出自己的想法后,卻引來哄堂大笑。大家紛紛勸斯科普,還是找一份安定的工作來養(yǎng)家糊口吧,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再次受到打擊的斯科普狠下心來,決定拼上一把。于是,他開始拿著高爾夫球桿走街串巷,為了節(jié)約資金,他常常到高爾夫球場外撿一些用過的高爾夫球來做試驗。在街頭,斯科普選擇街頭最常見的水池、路邊的垃圾桶、石雕底部的縫隙等作為“球洞”,他站在離球洞大約幾十米的地方,力爭100%的命中率。
由于揮桿是在街道上進行的,球很難控制,一會兒快,一會兒慢,還常常在遇到建筑物、車輛等障礙后造成不規(guī)則變向。另外在大街上打球,還要經(jīng)受嘈雜環(huán)境的考驗。有一次,斯科普打出的球撞上墻壁后反彈落進一家后院,差點砸到了主人的頭,而他則遭到了主人的辱罵;還有一次,竟然有小狗突然從巷子里躥出來,將球叼走,弄得斯科普哭笑不得。
在多次實踐之后,斯科普終于在2005年發(fā)明了一種新型的街頭高爾夫球。他用皮革和鵝毛做成的高爾夫球比普通高爾夫球更軟。然后,他準(zhǔn)備了一個小墊子,專門墊高爾夫球,再把垃圾箱或者消防栓洞當(dāng)成“球洞”,一個完整的城市街頭高爾夫球場就完全改造成功了。
2006年8月,斯科普邀請高爾夫球愛好者成功舉辦了一次街頭高爾夫球比賽。比賽之前,工作人員會“清場”,并提醒路人和選手注意安全。這次比賽經(jīng)過當(dāng)?shù)匾幻浾叩膱蟮乐?,頓時在巴黎流行起來,斯科普的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受到熱捧之后的斯科普干脆成立了一家名為“第19洞”的街頭高爾夫球俱樂部,這個俱樂部每年都會在法國舉行高爾夫球巡回賽。至2015年,這項比賽在法國已經(jīng)舉辦了無數(shù)次,而這項運動也已經(jīng)沖出巴黎、沖出法國,發(fā)展成為一個世界級運動,在世界各地都擁有了許多支持者和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