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送
5月18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余遠輝為南寧市廣大黨員干部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在這堂十分正式的黨課上,余遠輝不僅把“曖昧”念成“暖胃”,他還一度脫稿說道:“有些黨員干部違紀違法被審查,兩天啥都招了,沒有點骨氣和意志?!痹捯袈涞夭坏揭恢?,余遠輝就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兩天啥都招了,沒有點骨氣和意志。”余遠輝在黨課上的這番高論,估計聽者無不愕然。若把這句話單獨抽離出來,還以為是一群腐敗分子在秘密開會,研究如何對抗組織呢。
查余遠輝履歷可知,其最高學歷為經濟學博士,不至于不認得“曖昧”二字。如此大失水準,大概是他當時聽到了什么風聲,知道自己已經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以致神思恍惚、語無倫次。對他的“骨氣論”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給自己打氣,“萬一”被拿下,就來個拒不認罪;二是警告在座諸公,如果被組織調查,可別把自己咬出來。結合當時的語境,后一種的可能性比較大。
余遠輝的“骨氣”意指面對組織審查時的負隅頑抗,或是某種“江湖義氣”。像余遠輝這個級別的官員,若非查有實據,組織一般不會輕易動他,負隅頑抗基本是徒勞的。至于某些貪腐官員寄希望于靠“江湖義氣”逃脫黨紀國法的懲處,也是癡心妄想。新聞中說,余遠輝落馬后,其“圈中人”無不急著與他撇清關系。所謂腐敗同盟,多是建立在利益關系之上,哪里有什么“義氣”可言?更談不上“骨氣”。樹倒猢猻散,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說到“暖胃”,余遠輝想必也深有感觸。余做官時和一些地方商人建立起了“深厚友誼”,其在梧州市長和市委書記任上,有一名來自廣州的企業(yè)家自稱背景深厚,結果一心渴望“進步”的余遠輝主動貼了上去,雙方很快打得火熱。接下來的故事沒有多少新意:官商勾結、賤賣國有資產……余在“暖胃”的政商關系中愈陷愈深,最終淪為階下囚。
為官者的骨氣,首先應該是不為權力所迷惑,不為金錢、美色所誘惑。余遠輝在任時熱衷于和商人搞“暖胃”,犯了典型的軟骨病,待到東窗事發(fā)時又惶惶不可終日,把逃脫法網的希望寄托在虛無飄渺的“骨氣”上,情急之下口不擇言,徒留笑柄。如此作繭自縛,為官者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