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內蒙古包頭 014010
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手術室護理工作常以主刀醫(yī)生為準,護理人員缺乏整體的護理觀念[1]。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醫(yī)護人員已經(jīng)認識到患者的治療是醫(yī)護整體共同作用的結果[2]。故筆者2012年11月—2015年1月間在該院手術室開展優(yōu)質護理,觀察分析優(yōu)質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在該院手術室實施手術的400例患者,所有手術均為擇期手術,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其中對照組:男113例,女87例,年齡 19~75 歲,平均年齡為(47.3±15.8)歲,腦外科 23 例,普外科55例,骨科48例,婦科30例,泌尿外科21例,心胸外科23例;觀察組:男109例,女91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為(49.8±16.1)歲,腦外科19例,普外科58例,骨科 43例,婦科 33例,泌尿外科 23例,心胸外科24例。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yōu)質護理,包括。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麻醉前對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人員態(tài)度熱情,盡量消除患者的麻醉恐懼和對手術的顧慮,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做到多傾聽,多用安慰性和鼓勵性言語,爭取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手術。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3],患者的心理情緒好壞,將對手術治療效果產(chǎn)生直接且重要的影響;②術前準備:認真核對患者手術信息,主動配合主刀醫(yī)生手術,做好術前消毒。
1.2.2 術中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如有變化及時報告術者。手術期間,不要大聲喧嘩,嚴禁在患者面前討論患者病情及手術情況,避免加重患者的緊張情緒。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時,要注意動作輕柔,并做到快準穩(wěn),盡量減少患者所受的痛苦。對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患者,多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焦慮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減少無關人員在手術室內走動。
1.2.3 術后護理 ①手術完成后,將患者身上的污漬擦拭干凈。術后予患者心電監(jiān)測,保持氣道通暢(鼓勵深呼吸及排痰),給予鼻導管吸氧(持續(xù)低流量);②注意觀察導尿管及引流管是否通暢,并對其進行固定,防止受壓、堵塞等;③手術給患者蓋上毛毯等,轉送患者時保持平穩(wěn),提高患者舒適度;④鼓勵患者早期活動鍛煉,有利于促進排氣排便,并注意休息,保證營養(yǎng);⑤術后48~72 h內,手術室患者到病房評估患者情況,了解術后恢復程度,并協(xié)助完成問卷調查。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
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 (SAS)[4]對患者情緒評分:包括20個條目,評分方法為4級,反向計正性情緒的分值,焦慮情緒為20個條目總分>40分,焦慮程度和分值呈正比例相關,分值越高,焦慮程度越重。生活質量評分為百分制,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14.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
對照組:非常滿意42例,基本滿意117例,不滿意41例,總滿意率為79.5%;觀察組:非常滿意96例,基本滿意95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率為95.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74,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2.145,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24,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186,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SAS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SAS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臨床手術被越來越多地使用,通過手術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病情[5],其中手術室護理的質量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良好的手術室護理質量,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和有效保障[6]。
在該次研究中,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手段,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91.5±9.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6±10.3)分
[1]亞莉,范慶國.中藥注射劑臨床不良反應分析及合理用藥建議[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2):132-133.
[2]尚亞莉,范慶國.中藥注射劑臨床不良反應分析及合理用藥建議[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2):132-133.
[3]陳潔.我院14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探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167-169.
[4]梁慧慧,陳昕怡,錢江輝,等.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的測定及其對微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5(10):1369-1372.
[5]田磊,張小萍,譚喜瑩,等.住院患者使用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性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48-249.
[6]王雪雅,王靜.我院76例中藥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2):113-114.
[7]黃和平,黃紅梅.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J].中國藥師,2015(4):630-631.
[8]隋洪飛,陳正.2010—2014年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分析[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5(4):455-460.
[9]黎艷東.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8):199-200.
[10]余小雁,林羽慧,吳玉秀,等.清開靈注射液類過敏反應應急檢驗方法探討[J].北方藥學,2015(3):121-122.
[11]楊曉虹,顏碧楊,林妙承.兒科中藥注射劑應用中藥物不良反應相關因素探討[J].北方藥學,2015(3):151-153.
[12]黎家宏,譚綺嘉.9例炎琥寧注射液不良反應及相關因素分析[J].北方藥學,2015(3):175-176.
[13]盧恒清,于棟偉,徐誠誠.活血化瘀中藥注射劑合理用藥及其藥物經(jīng)濟學的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5(1):88-93.
[14]梁新麗,趙國巍,劉紅寧,等.靜脈注射用載藥脂肪乳的應用及研究近況[J].世界中醫(yī)藥,2015(3):327-330.
[15]王笛,張杰,嚴丹,等.全國參保住院患者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藥房,2015(8):1015-1017.
[16]蔣長青,范開華,蔣燕.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肺癌住院患者使用中藥注射劑的合理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5(8):1024-1027.
[17]陳永榮,吳亮,徐迎春.我院中藥注射劑處方及病歷點評與分析[J].中國藥房,2015(8):1027-1029.
[18]邵艷.我院熱毒寧注射液致不良反應65例分析[J].中國藥房,2015(8):1096-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