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可
缺陷汽車召回
國家每投入1元為車主挽回280元
● 何 可
“國家投入1元,就為國內2000萬車主每人節(jié)省280元的額外費用支出?!苯?,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召回工作開展11年來,僅缺陷汽車召回,就為我國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0億元,而國家投入召回工作資金共1億多元。
9月11日,隨著質檢總局發(fā)布技術評估報告和大眾作出回應,新速騰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終于塵埃落定。但是,在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大量幕后工作的同時,網絡上的各種猜測和“口水仗”還在持續(xù),顯示出公眾對于召回工作的不了解和不理解。那么,一份科學嚴謹的缺陷調查報告是如何產生的?政府部門的權利邊界又在何處呢?
“大部分缺陷是由于在標準沒有覆蓋的領域存在不合理風險引發(fā)的?!睋|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很多產品的缺陷并不僅是標準符合性問題,而是非標準符合問題。
專家介紹說,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產品質量“缺陷”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產品質量“不合格”可以根據法律規(guī)定和約定的標準來判定,但是“缺陷”是產品自身的設計問題,而且大多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是未知的。也就是說,與準入制度不同,召回制度是一種產品安全后市場監(jiān)管手段。
“它們非常復雜而隱蔽,很多缺陷不僅僅需要專家的純技術分析,還要通過實驗室進行大量的試驗,特別是要進行非標準符合性的一些驗證試驗?!睋y計,目前我國有97%的缺陷調查,是由于非標缺陷引發(fā)的。
以《一汽大眾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斷裂問題技術評估報告》為例,為模擬車主可能出現的所有倒車工況,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獨創(chuàng)了通過牽引的方式模擬用戶倒車的試驗設計,來驗證新速騰在不同速度、不同角度碰撞不同高度的障礙物時后軸縱臂的抗撞擊能力。“光模擬路肩,我們就制造了多種不同高度、不同形態(tài)的馬路牙子?!弊罱K,通過試驗說明新速騰汽車后軸縱臂抗撞擊能力相對較低。
據了解,這些非標試驗不僅在國內是首次進行,在國際上也很少見?!皬脑囼灧桨冈O計和評估、工裝設計和加工、試驗準備、試驗實施、試驗結果分析等內容都凝結了專家和工作組的巨大努力。”
一次召回過程大致可分為收集線索、分析信息、啟動缺陷調查等環(huán)節(jié)。
目前,我國建立了包括電話、信件、網站等渠道在內的信息收集平臺。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會定期組織信息會商,將投訴信息與國外召回信息,交通事故采集點、制造商備案信息技術改進公告、與安全相關的維修更換等信息結合加以梳理。
“線索收集甚至還會深入到醫(yī)院之中,從傷員就醫(yī)這個渠道了解相關情況。”上述專家告訴筆者,若發(fā)現某品牌某型號產品普遍存在某種問題,且風險等級較高時,缺陷調查便可能啟動。拿這次對新速騰汽車的調查來說,質檢總局就是在收到一定數量的后懸架出現變形、折痕、斷裂投訴后,經過研究決定啟動的。
而缺陷調查也涵蓋了諸多環(huán)節(jié)。一般要經過缺陷信息收集、案例分析、現場勘查、專家會商、缺陷工程試驗、技術評估等多個階段,才能形成最終的報告。首先,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會對投訴用戶進行回訪,并針對代表性用戶開展現場調查,組織專家論證,深入調查該產品是否確實存在缺陷。與此同時,他們會與生產企業(yè)進行技術溝通,要求其提供相關技術資料。僅新速騰缺陷調查一例,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就組織專家赴深圳、北京、天津等11個城市進行了現場勘查。
“我們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試驗數據都很自信。”專家表示,此次新速騰斷軸事件調查歷時1年之久,最終形成的13頁、近8000字的技術評估報告能夠在“技術交鋒”中讓企業(yè)“低頭”,科學、嚴謹的試驗過程是關鍵。
從一汽大眾不承認存在缺陷到向質檢總局備案召回計劃,從最初的“高冷態(tài)度”到“尊重和接受質檢總局的調查結果”,從“加裝金屬襯板”到“無碰撞斷裂可換新車”的措施,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在默默承受各種“不作為指責”的同時,做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工作。
客觀來講,作為政府部門,既要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又要維護企業(yè)的正當權益,歷來靠技術執(zhí)法、憑數據說話的質檢總局雖然“訥于言”,卻很好地履行了“主持公道者”的職責。
去年10月17日,質檢總局發(fā)布新速騰及甲殼蟲召回通告之后,眾多車主紛紛表達了對企業(yè)“加裝襯板”這一處理措施的不滿,當時質檢總局就背負了巨大的壓力。但是,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第16條規(guī)定,生產者實施召回,向監(jiān)管部門備案召回計劃,屬于生產者主動履行法定召回義務的行為,不需經過監(jiān)管部門批準同意。換言之,法律沒有賦予質檢總局批準或否定企業(yè)采取主動召回行為的權力。質檢總局只是考慮到召回活動涉及公共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所以才將有關信息及時發(fā)布。其實,質檢總局在公告中已經鮮明地表明了態(tài)度:將繼續(xù)組織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擴大范圍,加大力度,深入開展跟蹤調查,并對本次召回活動所采取的措施進行重點監(jiān)督和評估,切實保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9月11日,根據現有的試驗數據,質檢總局繼續(xù)表態(tài):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要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持續(xù)加強對加裝襯板后的車輛進行監(jiān)測,并采取進一步措施,消除安全風險。隨后,一汽大眾發(fā)布了4項措施,承諾在未來的6到8個月內,開發(fā)出“進一步的技術措施”。而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規(guī)定,只有生產者、經營者不配合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缺陷調查,或者未按照已備案的召回計劃實施召回,或者拒不召回的,質檢總局才有權進行處罰。因此,部分車主要求對車企進行罰款,在當下并不具備條件。
近日,筆者再度到訪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時,專家們正在進行著另一場關于某車型的技術會商,又一次的召回工作正在默默開啟,繼續(xù)無聲地守護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