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函
腦梗死患者應用尼莫地平治療對心電圖及血壓指標的影響
王瑤函
目的 探討腦梗死患者應用尼莫地平治療對心電圖及血壓指標的影響。方.8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患者心電圖及血壓指標。結果 兩組治療后心率[(77.5±24.0)VS(84.5±19.7)]次/min、S-T段[(-0.20±0.10)VS(-0.28±0.08)]mV、舒張壓[(72.0±15.3) VS(84.6±14.5)]mm Hg (1 mm Hg=0.133 kPa)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尼莫地平能明顯改善腦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癥狀, 降低心率及血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腦梗死;尼莫地平;心電圖;血壓
腦梗死作為臨床一種常見腦血管疾病, 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由于腦梗死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 臨床還無特效療法, 治療以改善神經(jīng)缺損功能, 降低病死率及致殘率為根本目的[1]。尼莫地平主要是通過拮抗鈣離子轉移至細胞內達到解除腦血管痙攣的目的, 在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防治中應用較多。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行尼莫地平治療, 探討其對患者心電圖及血壓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腦梗死患者, 均符合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相關診斷標準, 經(jīng)血常規(guī)、頭顱CT或MRI等檢查證實。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齡45~82歲, 平均年齡(65.2±5.6)歲;體重48~78 kg,平均體重(66.5±4.2)kg。觀察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齡46~84歲, 平均年齡(65.5±6.2)歲;體重50~78 kg, 平均體重(66.2±4.0)kg。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性別比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①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②合并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③合并乙肝、丙肝等肝功能異常疾病患者;④慢性腎炎等腎功能異?;颊撸虎莺喜⒀?、腦膠質瘤、癲癇、精神異常等其他腦部疾病患者;⑥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藥物過敏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 包括血糖控制、阿司匹林(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6020248, 規(guī)格:0.3 g)口服、神經(jīng)營養(yǎng)劑[注射用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 武漢海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60051, 規(guī)格:20 μg (≥9000 AU)/2 ml, 包括單位:瓶]使用、脫水、降顱內壓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尼莫地平(天津市中央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10040, 規(guī)格:20 mg)治療.40 mg/次.3次/d.1個療程4周, 治療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電圖(心率、S-T段)及血壓(收縮壓、舒張壓)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電圖指標變化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心率、S-T段較治療前、對照組明顯下降,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S-T段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壓指標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舒張壓較治療前、對照組明顯下降,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電圖指標比較±s)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電圖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shù)心率(次/min) S-T段(mV)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092.5±30.6.77.5±24.0ab-0.36±0.18 -0.20±0.10ab對照組4092.8±30.284.5±19.7-0.35±0.18-0.28±0.08a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指標比較(±s, mm Hg)
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指標比較(±s,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0152.4±25.4145.3±30.896.7±12.4.72.0±15.3ab對照組40152.6±25.5148.6±30.296.9±12.184.6±14.5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 對照組出現(xiàn)輕微心悸1例, 胸悶1例, 惡心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觀察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2例, 皮膚瘙癢1例, 輕微頭暈1例,胸悶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均較輕,可耐受, 兩組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腦梗死作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為其主要發(fā)病人群, 該病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 且康復后多伴隨面癱、神經(jīng)功能受損、肢體活動受限等后遺癥。近幾年有報道稱, 腦梗死發(fā)生后多數(shù)患者血壓、心電圖異常, 其中心電圖主要表現(xiàn)為S-T段缺血, 心肌損傷, 這可能與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增多影響機體神經(jīng)功能, 毒性作用于心肌有關[2]。為此治療期間加強患者心電圖及血壓指標監(jiān)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尼莫地平作為臨床一種常見鈣拮抗劑, 具有高脂溶性特點, 透過血腦屏障對鈣離子有效阻斷, 防止其跨膜內流至細胞內[3], 同時對細胞內鈣離子釋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維持細胞內鈣離子水平在正常范圍內, 改善缺血缺氧癥狀, 保護神經(jīng)元, 解除腦血管痙攣, 以降低心肌收縮能力, 減緩心率[4]。同時該藥物二氫吡啶結構使其可選擇性擴張血管, 改善局部腦血流灌注不足現(xiàn)象, 有效促進患者神經(jīng)缺損功能改善[5]。本文結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心率、S-T段較治療前明顯下降, 且上述指標明顯比對照組低,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提示尼莫地平能明顯降低腦梗死患者心率, 改善S-T段異常癥狀, 促進心肌損傷恢復。同時觀察組治療后舒張壓較治療前、對照組明顯更低,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尼莫地平對腦梗死患者血壓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 這可能與尼莫地平具有解除血管痙攣、松弛平滑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癥狀等有關。
綜上所述, 尼莫地平在降低腦梗死患者心電圖及血壓指標上有一定的作用, 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癥狀, 可作為治療腦梗死的重要手段, 臨床可積極推廣應用。
[1] 趙桂林.銀杏達莫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早期腦梗死的作用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3):70-71.
[2] 潘艷艷, 楊金鎖.尼莫地平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7):2633-2634.
[3] 董新生.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繼發(fā)腦梗死臨床研究.河北醫(yī)學.2015.21(5):824-826.
[4] 何建國, 李萇清, 馬書明, 等.醒腦靜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重慶醫(yī)學.2012.41(12):1166-1167.1170.
[5] 張冰, 盧振產(chǎn), 王亞仙, 等.尼莫地平對急性大腦中動脈M1段閉塞及其側枝循環(huán)的研究.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30(5).425-4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31
2015-06-24]
450003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心功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