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祿
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有效性
張德祿
目的 分析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有效性。方.60例胃癌患者, 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 研究組患者給予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 對兩組患者臨床效果進行比較, 分析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的有效性。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生活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 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胃癌臨床治療中, 對其應用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 可改善患者臨床治病效果, 降低并發(fā)癥, 提高胃癌治療效果, 發(fā)揮有效性, 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胃癌擴大根治術;胃癌;有效性
相關醫(yī)學文獻報道,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 中老年人群發(fā)病率較高, 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強化臨床中的胃癌治療工作, 對改善胃癌患者臨床療效有積極意義[1]。本研究對近年來本院收治60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分析胃癌擴大根治術在臨床治療胃癌中的有效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0例胃癌患者, 均符合臨床相關診斷標準[2], 患者均知情同意。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0例。研究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齡50~80歲, 平均年齡(66.5±10.3)歲;病程1~2個月, 平均病程(1.5±0.4)個月。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齡50~78歲, 平均年齡(66.7±10.2)歲;病程1~2個月, 平均病程(1.7±0.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 應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 阿司匹林(國藥準字J20130078, 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口服100 mg/d, 應用氯吡格雷(批準文號:H20130296, 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口服75 mg/d。
研究組患者應用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①糾正術前貧血,改善患者營養(yǎng), 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 對患者進行腹腔鏡檢測;②對患者行硬膜外麻醉, 在腹部正中行切口, 切開皮膚以及皮下組織, 暴露出腹白線, 然后分離腹膜外脂肪, 應用甲狀腺拉鉤牽拉腹壁, 顯露出清晰手術野, 并探查患者胃及
十二指腸, 明確患者病變部位及范圍性質(zhì), 決定手術切除范圍;③可以切除橫結腸系膜前葉淋巴結, 切斷胃網(wǎng)膜右動、靜脈, 切斷十二指腸, 清除肝總動脈干、腹腔動脈以及胃網(wǎng)膜左動脈淋巴結, 暴露出賁門區(qū), 并切開食管裂口的腹膜,分離出食管的下端, 并在患者食管空腸端側應用吻合術重建患者消化道, 結束手術;④分析評價兩組胃癌患者臨床情況,評定胃癌患者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根據(jù)本院自制量表評價生活質(zhì)量, 記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完全緩解: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在胃鏡復查中, 體內(nèi)活動性炎癥痊愈;部分緩解:胃癌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所好轉, 患者黏膜病變范圍縮小, 炎癥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未改善, 在胃鏡復查中胃癌病變部位也沒有顯著改善??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有效性對比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生活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 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
表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比較(s, %)
表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比較(s, %)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例數(shù)住院時間(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活質(zhì)量(分)對照組研究組t/χ2.8.35±1.5.5.28±2.2.7.030<0.0.3.3.60..20..4.042<0.0.32.1±10..73.2±16..6.021<0.05
研究指出, 胃癌擴大根治術可以針對胃部胰體、尾、脾進行根治性切除術, 在胃癌治療中, 發(fā)揮有效性, 改善患者療效, 取得良好效果[3]。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 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對胃癌患者治療中, 若使用藥物治療, 藥物劑量不合理可以導致患者病情惡化[4];并且針對胃癌患者, 藥物治療只是緩解, 必須應用手術治療才可以改善病情, 還可以降低藥物治療危害。采用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 療效顯著,臨床不良反應少。臨床治療胃癌中, 應用胃癌擴大根治術可有效擴大手術清除范圍, 對第三站淋巴結進行手術清除, 同時還清除腹主動脈旁淋巴結, 提升胃癌根治效果。同時, 在應用胃癌擴大根治術中, 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在胃癌探查時, 應該嚴格按照腫瘤原則進行處理, 需要自遠處進行探查, 最后再探查胃癌原發(fā)部位, 勿擠壓、亂摸患者腫塊, 防止胃癌腫塊擴散;在切除胃癌過程中, 需要距腫瘤5 cm以上,才可以切斷正常胃壁。②手術中行空腸、食管吻合時, 應該采取恰當縫閉方式, 以避免術后內(nèi)疝。針對術后患者, 對于出血量多、體質(zhì)較弱患者, 應該預防其發(fā)生休克, 改善患者臨床手術治療效果, 發(fā)揮有效性。
綜上所述, 胃癌患者臨床中采取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療效顯著, 可以降低臨床并發(fā)癥的形成, 促進患者臨床療效改善, 值得臨床推廣。
[1] 韓云鳳.45例胃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中外醫(yī)療.2009.28(7):129-131.
[2] 孫存新.35例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分析.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5):609-611.
[3] 薛雙根.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療效觀察.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5):51.
[4] 韓建成.淺談用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療效.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7):276-27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20
2015-07-22]
112499 西豐縣第一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