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 吳素銘 張立春
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比較
廖嘉 吳素銘 張立春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方.13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給予大劑量瑞舒伐他汀鈣)和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劑量瑞舒伐他汀鈣), 每組66例。連續(xù)口服1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血脂水平變化以及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 治療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明顯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明顯升高(P<0.05)。用藥期間, 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結論 對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 大劑量瑞舒伐他汀鈣降脂治療療效更佳,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糖尿?。桓咧Y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 是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 且糖尿病代謝紊亂常合并高脂血癥。有報道稱, 在多種危險因素中, 膽固醇增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相對重要的因素。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 他汀類藥物具有較好的降血脂的功效, 可以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水平。本研究中, 本院診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 給予大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以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 年4 月~2014 年10 月本院診治的132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66例。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和臨床表現(xiàn), 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繼發(fā)性高脂血癥、肝病、他汀類藥物過敏、近期服用過其他調(diào)脂藥物、甲狀腺功能低下、嚴重的全身感染等因素, 符合WHO 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并且TC≥5.2 mmol/L, TG≥1.7 mmol/L, LDL-C≥3.12 mmol/L, HDL-C<1.16 mmol/L。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對照組患者中, 男38例, .28例, 年齡59.3~80.4 歲;觀察組患者中, 男36例, 女30例, 年齡58.7~81.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原發(fā)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口服常規(guī)劑量的瑞舒伐他汀鈣10 mg(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國藥準字J2009009), 晚餐后頓服。
1.2.2 治療組 口服大劑量的瑞舒伐他汀鈣20 mg, 晚餐后頓服。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 都在各自治療基礎上, 同樣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 給予阿司匹林、硝酸酯類等藥物, 合理進行飲食指導。治療療程為1個月, 對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和比較。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TC、TG及LDL-C水平分別為(5.25±1.03)、(1.65±0.62)、(2.34±0.88)mmol/L, 均較對照組的(6.15±1.08)、(2.28±0.92)、(3.43±1.32)mmol/L明顯降低, HDL-C水平為(1.15±0.20)mmol/L, 較對照組的(0.81±0.13)mmol/L明顯升高,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 肌痛6例、關節(jié)痛5例、皮疹4例、胃腸不適3 例;治療組患者中, 肌痛5例、關節(jié)痛4例、皮疹3例、胃腸不適4例。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率為24.24%, 與對照組的27.27%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都沒有給予特殊處理, 自行緩解, 治療期間也沒有出現(xiàn)過嚴重的不良反應。見表2。
表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 mmol/L)
表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 mmol/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TCTGLDL-CHDL-C對照組666.15±1.082.28±0.923.43±1.320.81±0.13治療組6.5.25±1.03a.1.65±0.62a.2.34±0.88a.1.15±0.20a
表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對于許多常見的中老年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等, 血脂異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 血脂代謝異常不僅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而且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病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臨床研究證實, 降低TC、TG能預防和逆轉AS病變, 使冠心病發(fā)病率及病死率明顯降低[1]。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血清C反應蛋白, 抑制高脂血癥引起的炎癥反應, 恢復因高脂血癥受損的內(nèi)皮功能, 使血清NO升高, 內(nèi)皮素降低[2];他汀類藥物還能降低血脂、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和穩(wěn)定斑塊等作用有關[3]。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 瑞舒伐他汀的抗炎作用與有效抑制基質MMP-9的過度表達有關[4]。
他汀類藥物作為臨床上主要的調(diào)脂藥物, 它作為三羥基三甲基戊二酰輔酶-A (HMC-CoA)還原酶抑制, 限制細胞內(nèi)合成膽固醇的速度, 并增加肝細胞膜上LDL 受體的數(shù)量, 增加其相應的清除, 從而減少LDL的合成。并能改善內(nèi)皮功能,減少膽固醇合成, 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 延緩動脈硬化進展,減少血小板聚集[5]。
瑞舒伐他汀是第3代他汀類藥物, 對HMC-CoA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更強[6], 同時也是一種高度選擇性的他汀類藥物, 具有良好的調(diào)脂作用, 不良反應輕微且短暫[7,8]。本研究中, 與對照組相比, 治療組TC、TG、LDL-C水平明顯降低, 而HDL-C水平明顯升高(P<0.05)。用藥期間, 兩組患者都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不僅增加劑量可以具有更好的療效, 并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
綜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鈣藥物的療效與作用劑量有明顯的正相關性, 而與不良反應卻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因此, 對于一些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 可以適當增加服藥劑量以取得更好療效。
[1] 徐成斌.調(diào)脂治療防治冠心病的重點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5):398-400.
[2] 高招波, 魏友平, 范劍峰.瑞舒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世界臨床藥物.2010.31(6):361-362.
[3] 李凝旭.他汀類藥物調(diào)脂外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2.10(3):268-270.
[4] 馬麗華, 劉麗秋, 朱虹.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單側輸尿管梗阻大鼠腎間質的表達及干預研究.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0.31(5).341-344.
[5] 程國偉.血脂異常與冠心病.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4.24(5).261-262.
[6] 陸宗良, 寇文镕, 武陽豐, 等. 中國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2)109-111.
[7] Olsson AG, Pears J, McKellar J, et al. Effect of rosuvastatin o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Am J Cardial.2001.88(5):504-508.
[8] 鐘幼玉.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4):1593-15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98
2015-03-05]
130011 吉林大學第四醫(yī)院干部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