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春旭 趙菲 姚瑞英 沈延平 任虹
4714例無償獻血者A1抗原檢測分析
靖春旭 趙菲 姚瑞英 沈延平 任虹
目的 調查南陽市A型、AB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無償獻血者紅細胞A1抗原陽性率和陽性凝集強度。方法 采用96孔微孔板法對3530例A型、1184例AB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無償獻血者標本進行A1抗原篩查;對檢出的弱陽性和陰性標本使用試管法進行確認。結.3530例A型與1184例AB型無償獻血者A1抗原陽性率分別為99.12%(3499/3530).97.72%(1157/1184)。A型無償獻血者A1抗原陽性率高于AB型無償獻血者(χ2=14.35, P<0.01)。A1抗原在A型無償獻血者中的凝集強度大于AB型(χ2=428.92, P<0.01)。結論 ABO正反定型相符的A型和AB型中存在一定低比例的ABO亞型, 有必要對這一部分獻血者和用血者進行A1抗原的檢測, 以保證輸血安全, 提高輸血療效。
A1抗原;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凝集強度
ABO血型系統(tǒng)是由奧地利病理學家、免疫學家Karl Landsteiner 在1900年通過“棋盤法”發(fā)現(xiàn)的, 由于ABO血型抗原的強度是所有人類血型系統(tǒng)中免疫原性最強的, 所以ABO血型系統(tǒng)對臨床輸血至關重要。E.von鄧格恩和L.希爾斯費爾德在1911年最先注意到有些A抗原較正常紅細胞表達弱, 從而認識到A亞型的存在, Landsteiner和Levine將兩種主要的亞型命名為A1和A2[1]。A2(A2B)亞型的特點是紅細胞表面只有A(AB)抗原, 缺乏A1抗原;ABO正反定型是抗-A強凝集, 大部分血清中無抗-A1, 僅少數(shù)血清中存在少量抗-A1。因此大部分A2和A2B亞型在常規(guī)血型檢測中因其ABO正反定型相符而被漏檢, 本次研究對本地區(qū)A型和AB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無償獻血者行A1抗原檢測, 分析A1抗原的陽性率和凝集強度,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材料 來源南陽市2014年6~10月3530例A型和1184例AB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無償獻血者共4714例。所有標本采用EDTA-K2抗凝。
1.2 儀器與試劑 Metis全自動血庫系統(tǒng)(深圳愛康)、96孔微孔板(深圳愛康)、TD5B平板離心機(長沙湘智)、KA-2200型離心機(日本久保田)、震蕩儀(深圳愛康)、加樣槍(Eppendor.10~100 μl)、一次性玻璃試管(泰州科健)、一次性塑料滴管。人ABO反定型用紅細胞(北京金豪)、 抗A抗B血型定型試劑(單克隆抗體)、抗-A1凝集素、抗-H(均為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人源抗A抗B試劑、成人ABO紅細胞(均為實驗室自制)、生理鹽水(河南華利制藥公司)。儀器設備經(jīng)過校驗合格, 按照實驗室標準操作規(guī)程進行日常使用和維護。所有試劑均經(jīng)過批批檢, 在有效期內使用。
1.3 方法
1.3.1 A1抗原篩查 采用96孔微孔板法, 操作步驟如下:①挑選檢測結果為A型和AB型的標本(ABO正反定型相符),使用ABO正反定型檢測時使用的預稀釋板(9 μl壓積紅細胞+300 μl生理鹽水)孔內的紅細胞懸液。②取另一干凈96孔微孔板, 每孔加30 μl 抗-A1凝集素和30 μl 紅細胞懸液;同時設置陰性對照(30 μl 抗-A1凝集素和30 μl O型紅細胞懸液)和陽性對照(30 μl 抗-A1凝集素和30 μl A1細胞懸液)。輕輕振蕩混勻。③使用平板離心機2000 rpm 離心60 s。④振蕩先1550 rpm 振蕩25 s;再430 rpm 振蕩100 s。⑤觀察結果,將強凝集的標本凝集強度記錄為3+~4+;將弱凝集和陰性標本使用試管法重新檢測, 記錄試驗結果。
1.3.2 A1抗原確認 采用試管法, 操作步驟如下:①挑選微板法弱凝集和陰性的標本, 使用生理鹽水洗滌紅細胞3次,配制成3%~5%的紅細胞懸液備用。②取1支干凈試管, 分別加入1滴抗-A1凝集素和1滴紅細胞懸液, 同時設置陰性和陽性對照。輕輕混勻。③3400 rpm 離心15 s。④觀察并記錄試驗結果。
1.3.3 ABO血型試管法確認 采用經(jīng)典試管法[2]對檢出的A1抗原陰性的標本進行ABO正反定型確認及H抗原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2014年6~10月對4714例檢測結果為A型和AB型(正反相符)的標本進行A1抗原檢測。檢測結果見表1, 表2。
表 A1抗原檢測結果分析(n, %)
表 A1抗原陽性標本凝集強度分布情況(n)
2.2 對31例A1抗原陰性A型的標本進行ABO血型試管法確認, 其A抗原凝集強度均為4+, H抗原凝集強度為2+~3+。對27例A1抗原陰性ABO血型檢測結果為AB型的標本進行ABO血型試管法確認, 其A抗原和B抗原凝集強度均為4+, H抗原凝集強度為2+~3+。
從表1可見, A型和AB型的紅細胞上均存在一定低比例的A1抗原不表達或低表達, 故A抗原凝集強度正常且ABO正反定型相符的標本不能排除A亞型(或A亞型B)。本次調查3530例A型和1184例AB型無償獻血者,其A1抗原陽性的比例分別為99.12%(3499/3530)和97.72% (1157/1184), A型紅細胞上A1抗原的陽性率高于AB型紅細胞(χ2=14.35, P<0.01), 提示本地區(qū)A抗原凝集強度正常且ABO正反定型相符的AB型無償獻血者的亞型的比例高于A型無償獻血者。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抗-A1凝集素是雙花扁豆外源性凝集素, 在合適的濃度下, 這種外源性凝集素可以非常容易的將A1和A1B細胞與A2和A2B細胞區(qū)分開。Rochant等[2]研究發(fā)現(xiàn), 多數(shù)A2個體的紅細胞與熒光標記的雙花扁豆凝集素反應表現(xiàn)很弱的熒光, 但少數(shù)細胞表現(xiàn)很強的熒光;相反地, 絕大多數(shù)A1個體的紅細胞表現(xiàn)很強的熒光信號, 僅10%的細胞表現(xiàn)弱的熒光信號, 這可以解釋當使用抗-A1凝集素時出現(xiàn)的混合視野外觀。本次研究也發(fā)現(xiàn), 當抗-A1檢測進行多次離心時, 出現(xiàn)了混合視野外觀, 因此, 咨詢試劑廠家后, 采用試管法立即離心結果為標準進行結果判斷, 將不凝集的標本判定為A2或A2B, 將凝集強度介于±~2+的標本判定為Aint或AintB。
從表2可以看出, A2B亞型無償獻血者中A1抗原凝集強度明顯弱于A2亞型(P<0.01)。研究顯示, A1和A2來源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轉移酶特異性相同, 對低分子質量的受體具有相同的異質性, 均合成同樣的A決定簇[3]。A基因和B基因編碼不同的糖基轉移酶, 催化不同的糖基轉移酶到H抗原末端半乳糖基上, 形成相應的A或B抗原, 兩種不同的糖基轉移酶競爭共同的受體物質, 由于等位基因的競爭作用, 因此A1抗原在A2B亞型紅細胞表面的表達明顯弱于A2亞型[4]。
本次研究無償獻血者A型和AB型(ABO正反相符)中A2亞型和A2B亞型, 顯示人群中存在一定低比例的A2和A2B亞型, 因其常規(guī)檢測時ABO正反定型一致常被漏檢。研究表明, A1和A2抗原決定簇不僅存數(shù)量上的差異, 同樣還存在質的區(qū)別[5,6]。在A2和A2B亞型作為供血者時, 只要其血清中不含有抗-A1抗體, 作為正常A型和AB型發(fā)往臨床輸注給A型和AB型患者, 不會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而A2和A2B亞型患者被漏檢, 作為正常A型和AB型輸注A型和AB型紅細胞時, 供者紅細胞A1抗原可刺激患者產(chǎn)生免疫反應, 產(chǎn)生針對A2抗原缺失位點的抗-A1抗體, 當患者再次輸注A型或AB型紅細胞時, 就可能發(fā)生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7]。但是關于A2和A2B亞型患者輸注A型和AB型紅細胞產(chǎn)生抗-A1抗體的幾率, 輸注紅細胞次數(shù)與抗-A1抗體產(chǎn)生頻率的關系等, 本次研究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還沒有臨床數(shù)據(jù), 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 杰夫·丹尼爾. 人類血型. 朱自嚴, 譯.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8-79.
[2] Rochant H, Tonthat H, Henri A, et al.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erythrocytes A1 antigens in preleukemia as demonstrated by an immunonuorescence techniclue. Blood Cells.1976(2):237-255.
[3] Watkins WM. 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of the ABO, Lewis, and P blood group systems. Adv Hum Genet.1980(10):1-136.
[4] Gutzwiller F, Dedeine F, Kaiser W,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een-island phenotype and Wolbachia infections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diversification of Gracillariidae leaf-mining moths. Ecol Evol.2015.5(18):4049-4062.
[5] Monfort M, Honoré P, Gothot A, et al. Simultaneous 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 and multiple alloimmunization against donor’s blood group antige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Vox Sang.2015.109(1):86-90.
[6] Eksteen M, Tiller H, Averina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human platelet antigen-1a-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derived from a B cell from a woman alloimmunized in pregnancy. J Immunol.2015.194(12):5751-5760.
[7] 種靖慧, 閆莉娜, 李彤彤, 等. A201亞型患者輸注A型血致配血不合1例.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0):1337-13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45
2015-08-19]
南陽市2014年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號:2014GG029)
473000 河南南陽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