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國
聯合檢測CRP、PCT、WBC在兒科感染中的臨床應用
杜愛國
目的 探討聯合檢測C-反應蛋白(CRP)、感染性疾病降鈣素原(PCT)、白細胞(WBC)計數在感染性患兒診斷及療效觀察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采用上海奧普金標斑點定量讀數儀, sysmexxt4000i血球計數儀, 萬孚免役熒光檢查儀分別檢測細菌感染患兒(63例, A組)、非細菌感染患兒(57例, B組)及健康對照者(52例, C組)的血CRP、WBC、PCT水平。結果 A組各項指標檢查結果都明顯高于B組和C組(P<0.01);A組患兒PCT陽性率明顯高于CRP、WBC陽性率(P<0.01)。結論 門診發(fā)熱患兒聯合檢測CRP、PCT、WBC有助于早期鑒別診斷細菌感染和非細菌感染。
感染;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
兒科最為常見的疾病是感染性疾病, 其起病急、進展迅速、病死率高, 治療不及時能引起小兒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礙/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發(fā)癥, 感染嚴重的能導致死亡[1]。對早期的診斷及識別的一些危險因素及時給予有力的干預措施, 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CRP是組織性損傷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是反映機體炎癥的重要指標, 血清PCT和WBC與細菌的感染密切相關。CRP、PCT和WBC聯合檢測對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的迅速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采集本院門診發(fā)燒患兒120例, 其中63例感染細菌疾病患兒作為A組, 包括肺炎34例, 尿路感染5例,化膿性扁桃體炎8例, 細菌性腸炎7例, 闌尾炎1例, 上呼吸道感染8例;57例非細菌性感染疾病患兒作為B組, 包括病毒性腦膜炎7例, 流感15例, 呼吸道病毒感染35例;另設健康患兒52例作為C組。三組兒童年齡3個月~2歲, 平均年齡1.3歲, 男89例, 女83例。以血清學和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作為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依據。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化驗室檢查方法 WBC計數、NC分類應用SYSMEX公司sysmex-xt4000i自動血球細胞檢測儀以及配套試劑;PCT采用廣州萬孚免役熒光檢測儀及配套的試劑片, CRP采用上海奧普金標斑點定量讀數儀。CRP、PCT、WBC正常參考值分別為<10 mg/L, <0.1 mg/L.4×109/L~10×109/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CRP、PCT、WBC檢查結果 A組各項指標檢查結果均明顯高于B組和C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 三組CRP、PCT、WBC檢查結果比較±s)
表 三組CRP、PCT、WBC檢查結果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1
組別例數CRP(mg/L)PCT(mg/L)WBC(×109/L) A組6312.37±5.23.10±1.1013.5±4.0 B組57 .7.20±3.4a0.06±0.02a.7.8±2.1aC組52 .2.60±2.0a0.02±0.01a.5.2±2.3a
2.2 A組CRP、PCT、WBC陽性率比較 A組PCT的陽性率為93.7%, 明顯高于CRP、WBC的陽性率,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 A組CRP、PCT、WBC陽性率比較(n, %)
PCT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體物, 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低, 為用于細菌感染診斷、治療與監(jiān)測的非創(chuàng)傷性臨床實驗室新指標[2]。在系統(tǒng)性細菌感染和膿毒癥等不正常情況下, PCT明顯選擇性升高, 而在腫瘤病毒感染及手術創(chuàng)傷時則保持低水平, 因此在臨床上具有廣泛而又重要的應用價值。并伴隨著炎癥的控制和疾病的緩解而降至正常水平, 所以PCT又可作為判斷病情和預后以及療效觀察的可靠指標。CRP早于1930年發(fā)現, 是一種能與肺炎球菌C多糖體反應形成復合物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①作為人類重要的急性期反應蛋白, 急性期濃度可升高數千倍, CRP與WBC存在正相關, 在炎癥反應中起著積極作用。CRP可早于WBC而上升, 恢復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極高的敏感性。②本院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結果也支持這一理論, 因此臨床上可用作鑒別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標之一, 細菌感染性疾病是兒科患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WBC是外周血的有核細胞, WBC升高是抵御炎癥或疾病的一種表現, 細菌感染組PCT與WBC、CRP陽性率比較有顯著差異, 說明在診斷細菌感染中PCT意義更大。病原微生物感染, 機體的免疫反應是復雜的過程。表1及表2顯示,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診斷中, PCT是很好的一個指標, 如能聯合CRP、WBC檢查, 更加有利于病毒、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鑒別診斷。
[1] 楊永昌, 王北寧. C-反應蛋白的臨床研究進展.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4):693-695.
[2] 李玲芬, 史朝軍. C-反應蛋白檢測在小兒急性感染癥中的應用價值.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4):5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21
2015-07-06]
456300 河南省內黃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