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是戲曲藝術的百花園:京劇、豫劇、黃梅戲、滬劇……不同的劇種中有著性格不同的人物:京劇中英勇善戰(zhàn)的穆桂英,豫劇中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在這些戲曲人物中,你最喜歡的是誰呢?
請以“,我喜歡你”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橫線上必須填寫某種戲曲中的人物。
【思路點撥】
這道作文題可以歸為寫人一類,但這里的“人”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而是有特殊的要求——戲曲中的人物。要寫好這篇作文,同學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確定好所要寫的人物。在我們生活的區(qū)域內,一定有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戲曲。京劇是北京盛行的劇種,豫劇是河南的地方戲,二人轉是東北地區(qū)流行的戲曲形式……而在這眾多的戲曲種類中,總要有歌頌的對象或諷刺的人物。如歷史上著名的包公、諸葛亮、花木蘭等都是各地戲曲中的常見人物。所以,同學們在寫作時一定要選擇一個你了解的人物,包括他(她)的性格特征、品質以及和他(她)有關的故事。這樣,你對他(她)的喜好才能在文章中突出。
二、把人物和戲曲聯(lián)系起來。這篇作文的題目要求是所寫的人物一定要出自戲曲,所以在寫作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戲曲的引入。無論是什么人,都要把他(她)所屬的劇種和劇目交代清楚。如果忽略了題目要求而單純地去寫某個人,那就難逃跑題之嫌了。
三、細膩地描寫人物的特點。所寫的戲曲人物,性格特征應該非常鮮明。所以在寫作中,同學們不妨細致地描寫一下演員或人物在戲曲中的動作,以此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當然,此處筆墨不宜過多,否則文章就成為對戲劇的復述了。
2.請以“感悟生活”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一、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感觸最多的是親情。它可以細分為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姐妹情等,每一種又可細分為“施愛”和“被愛”兩方面。在寫作時,我們往往會從被愛者的角度來寫,這樣難寫出新意。這時,我們可以寫自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的報答,站在施愛者的角度去寫,把“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精神內涵用自己的體驗加以詮釋。
二、校園生活。寫校園生活的作文問題有三:一是程式化嚴重,缺少真情。寫老師對學生的愛,總是“老師帶病給我補課”“老師冒雨送我回家”“老師不吃晚飯陪我做作業(yè)”,等等,千人一面。其實,我們不妨變換角度去寫,把寫老師對學生的愛轉變?yōu)閷W生對老師的愛。學生只有得到了老師的愛,并理解了那種無私博大的愛后才能去愛老師。寫學生對老師的愛,其實是寫了兩種愛,這樣主題就深化了。二是內容涉及面狹窄,寫師生方面的多,寫同學間交往方面的少。同學間的交往隨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密切、深入,應該會有更多值得寫的東西。三是角度單一,多反映學生生活。如果能從興趣愛好、社會實踐等角度去拓展、挖掘,寫同學間的矛盾、溝通、交流、和諧,文章就不會空洞無物了。
三、社會生活。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對社會生活的感悟,也體現(xiàn)了一個人社會責任感的強弱。因此,這方面內容的寫作,主題思想一定要健康向上。為此,我們要關注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關注媒體上最近報道的一些新人新事……結尾通過聯(lián)系自身或生發(fā)議論,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
四、自然生活。這方面內容主要指游覽自然山水、觀察動植物等。寫作時我們要將眼中景和心中情結合起來,當然,寫景的過程并不是單純對景描摹的過程,而是要通過對景物多角度的細致觀察,選我所用,挖掘出它的人文內涵,進而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悟。
3.題目:我是這樣長大的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點撥】
一、理解題旨?!拔沂沁@樣長大的”是一個開合度比較大的命題,“長大”是結果,“這樣”意味著長大的過程,作文時發(fā)力點應放在“這樣”上具體演繹。
二、精選素材。對正在茁壯成長的初中生來說,“長大”是熟悉的話題,人人有話說,但并非人人都能把話說好?!伴L大”不一定拘泥于在親人、老師的呵護下長大,也可以寫在書籍、音樂、美術等文化藝術的滋養(yǎng)下長大,也可以寫在艱苦環(huán)境的磨難下長大,或者在感恩、渴望中長大……但不管選什么素材,都應注重表現(xiàn)“長大”的過程、體悟。
三、精巧構思。有了好的素材,還要精心安排結構。謀篇布局的關鍵就是找準感悟點,本題聚焦點應放在長大的過程上,可以采取欲揚先抑、層層鋪墊的手法,為后面自己的“長大”奠定基礎。對于成長的轉變細節(jié)要濃墨重彩、精雕細刻地描寫,結尾處應要言不煩、點明主旨、升華主題,給人以啟迪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