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 本設計根據當前校園網的發(fā)展狀況及趨勢,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為滿足當前老師、同學及教師家屬等的不同需求而設計的校園網。具體包括Internet、遠程教育、視頻點播、多媒體教學、學校辦公自動化、圖書資料查詢等。本文結合6年的網管員及建網初期的設計者,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現代化 Internet/Intrane 拓撲結構 TCP/IP協(xié)議
1 需要分析職業(yè)學校校園網現狀
隨著信息的高速膨脹,全球信息已進入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朝代。作為科技先導的教育行業(yè),計算機校園網絡已經是教育行業(yè)進行科研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幾年,校園網在我國已經取得很大的發(fā)展,中國教育科研網已比投入運營。高校已進入全面普及階段。相對于高校,中等職業(yè)學校還是一個亟待拓展。職業(yè)學校網絡的建設,可以推進全校各網絡的互連互通,實現信息的快速遞和利用,從而提高辦學質量。
2 系統(tǒng)建設要求
校園網網絡實施的目的是在全校普及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應用軟件知識,提高學校的管理教師和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意識,為教師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智能化辦公支持,為學生提供交互式、生動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我制定了這我校校園網的總體目標:
2.1 提供高速暢通的網絡連接
它是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現代化電子教學系統(tǒng)等功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所以要精心設計、性能優(yōu)越的網絡硬件平臺。
2.2 支持學校的日常辦公和管理
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辦學水平服務,通過加載特定的管理軟件。為管理者提供現化代的管理環(huán)境、智能化的決策支持、性能優(yōu)越的信息服務體系和可擴展的網絡管理應用服務體系。
2.3 提供現代化的電子教學功能
我校將學生微機室、圖書館、電教室等都納入統(tǒng)一的計算機網絡體系,實現了整個學校教學資源共享,可實現初步的現代化電子教學功能。特別是實現圖書館資料的數字化查詢,實現IC卡管理系統(tǒng)。
3 網絡總體設計原則
在信息時代,網絡的設計必須要把握網絡的發(fā)展方向,才能保證校園網的性能發(fā)揮校園網的作用。因此,我在設計我校校園網時遵循以下原則:
開放性原則:即網絡綜合布線系統(tǒng)應符合ISO/IEC1181或EIAT/TIA568A標準。
實用性原則:主要是要充分考慮保護和利用現有資源,建立一個實用的網絡。
先進性原則:即軟、硬件設備要先進,結構要先進
可擴展性原則:主要是采用發(fā)星形層次結構。
安全性原則: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4 校園網網絡系統(tǒng)設計方案
根據校園網的需求分析,校園網網絡應滿足校園多媒體教學、辦公自動化和信息管理、資源信息服務、公共服務等基本要求。
4.1 校園網絡組網技術
校園網是一個典型的局域網同,目前局域網組網技術有:10M以太網、100M快速以太網、千兆網、ATM網絡、FDDI等。
4.2 主干網組網要求
主干網是整個個網絡數據信息流動的動脈,是決定校園網的整體性能和是否能達到校園網的功能需求和應用的關鍵,所以我校主干網采用高速交換方案,交換核心是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的交換機。
4.3 工作組子網組網要求
主要要對對校園網數據流、應用功能進行分析:我校主要是辦公區(qū)域和學生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部分教學室,所以在設計時也采用高速交換方案。
4.4 網絡方案選擇
由于我校組網是在98年,所以當時考慮到我校網絡還要不斷升級,以經濟性、實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易維護性和管理為原則,及技術的成熟性,產品互操作性以及技術具有發(fā)展?jié)摿?,具有多方支持的網絡技術作為校園網的首選方案。
5 網絡拓撲結構的設計
主要是根據校園網的環(huán)境,校園網的需求、網絡成本及擴展性、升級性方面考慮,網絡的拓撲結構設計分為校園網結構和校園網處部連接設計兩大部分。我校目前完成從撥號連接到ADSL再到光纖連接提供與外部Cernet和Internet的連接,滿足全校所有終端設備的需求。
5.1 校園網拓撲結構設計
我校校園網采用了典型的星型結構。我校的情況是主干網采用100M交換機快速以太網。中心交換機采用CISCO系統(tǒng)的100M交換機,六個二級接點(4個機房、國書館、辦公區(qū)域),同時采用一臺D_LINK邊際路由器以相應的光纖收發(fā)器實現廣域網的接入。各基層網段采用交換機連接網絡終端設備。
5.2 校園網外部連接設計
校園網遠程訪問連接包括:CERNET和INTERNET的連接。其連接方案為:采用中外部路由器及內部路由器共同構成屏蔽的子網防火墻區(qū)。同進采用雙機備份機制,一臺服務器對外提供WEB服務器和備份域名服務(由于成本高,現加入中國教育發(fā)展風——示范單位)。
6 校園網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設計
校園網作為一個典型的LAN,它覆蓋了學校的教學、管理、信息共享、遠程訪問等多功能。我們在設計時要考慮到校園網的需求,成本因素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采用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設計,規(guī)劃完善的計算機網絡,同時預留通信系統(tǒng)模塊,以便將業(yè)網絡的擴展,實現“三網合一”。
6.1 進行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設計方案
一般采取以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布線為主,預留語音、視頻系統(tǒng)接口,但又要考慮系統(tǒng)高度可靠性、高速率傳輸性、可擴充性,整個布線系統(tǒng)由可以看成由工作區(qū),水平布線系統(tǒng)、干線子系統(tǒng)和管理中心四個部分構成。但要注意以下以下方面的設計與選擇。
(1)網絡設備的造型。
(2)網絡交換機的配置。
(3)結構化布線設備:可以采用AMP系統(tǒng)布線產品。
(4)結構化布線主要材料:信息插座,根據網絡系統(tǒng)設計選擇;線纜,采用5類4對UTP;線纜配置架等。
6.2 布線設計
布線系統(tǒng)由配線到信息插座的電纜以及工作終端到信息插座的電纜所組成,布線規(guī)范要符合EIA/TIA568B標準。走線可分為明線(一般到放在PVC阻燃高強管中)和暗線(取走在墻中,但也要將電纜放在PVC阻燃高強管)。水平子系統(tǒng)各雙絞線兩端應標明編號,便于信息插座與配線架端口的連接。
參考文獻
[1]吳功宜,吳英.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遼寧省鐵嶺市信息工程學校 遼寧省鐵嶺市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