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漢忠
2015年1月15日 晴
我先后去了三次闔閭城。我對這里展示的演繹吳王闔閭巔峰偉業(yè)的內容震撼、效果強烈、全球最大的多媒體互動廳,2500年前的價值高達一億元的王子午鼎以及吳王光劍、帶把壺等國寶級文物有了較深的了解。這次我則重點參觀了穿越歷史的吳風越韻模擬展廳,并被它深深地吸引。
“吳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山溫水軟,植物繁茂,水網密布,富饒美麗……”走近吳風越韻展廳,這富有文學色彩的導語,讓人眼眸發(fā)亮,備感溫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第一組畫面是“斷發(fā)文身敬魚龍”。吳地百姓常在水里,剪短頭發(fā),身繪花紋,為避水中妖孽傷害,都禮敬魚龍。你看,在晨光熹微中,一片廣袤的稻田出現在我們面前。遠處一個先民正在趕著水牛犁地,近處幾個斷發(fā)的先民正在忙著插秧。水白亮亮的,苗碧綠綠的,人臉紅澄澄的,牛身灰蒙蒙的……看著這組用雕塑和畫面組合起來的情景畫,我們仿佛穿越到了2500年前,看到了吳國先民的勤勞、強悍。這個展廳的講解員小楊來自安徽廣德農村,她說身處這樣的景色中,她有一種回家了的感覺,覺得特別熟悉,特別恬適。小楊告訴我,與她家里的景色唯一不同的是,這里畫著牛,而她的家鄉(xiāng)現在用的只是拖拉機。
出現在我們面前的第二組畫面是“不可一日廢舟楫”。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幅畫面:湖水,浩淼的太湖水,在天宇下蕩漾著。湖面上,幾艘帆船高揚風帆正漂浮在湖面上,一艘有篷的小船在艄公的引導下緩緩前行。湖邊是一片莽莽蒼蒼的蘆葦,綠色的葉片,白色的花絮,看上去清新自然,非常美麗。一個斷發(fā)裸身的吳地先民正手捏網兜在魚網里撈魚,那魚跳躍著,好一派勃勃生機。而岸邊塑著兩個塑像。一個站在竹筏上,整理纜繩;一個手拿竹篙,正在撐船。穿越在“以船為家,以楫為馬”的吳地先民的帶著濃郁吳風越韻的風情中,我感到恬適和快樂。
接著,小楊又給我講解了“印紋硬陶肇荊邑”“醉里吳音相媚好”“男兒何不帶吳鉤”等情景畫。“印紋硬陶肇荊邑”,給游客展示了制陶的工棚,放著各類陶器的架子,正在制陶和端著陶器在小心翼翼擺放的工人,它通過實物和塑像的組合,形象地介紹了吳地生產印紋硬陶的工藝。而“男兒何不帶吳鉤”,則著重介紹吳地制造兵器的過程。一個爐子不時閃爍紅火,正在鑄劍。那站在旁邊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干將莫邪夫婦。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國人作戰(zhàn)是勇敢,奮不顧身的,經過孫武訓練過的士兵手拿寒氣逼人、十分鋒利的吳劍吳戈,勢不可擋。吳國的兵器在當時甚至成了視死如歸、剛毅驍勇的精神符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國鑄造兵器的人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干將莫邪。模擬展廳里再現了他們鑄劍的情景。你看,在莫干山里,樹陰掩映的草房旁,他們正在切磋鑄造的方法,那紅紅的爐火映紅了他們的臉。在中學里,很多人都讀過《干將莫邪》這篇課文,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現在,在模擬展廳,看著墻壁上逼真的情景圖畫,看著手里捏著鐵錘的干將和正在觀察劍的火候的莫邪的塑像,再來體會這個故事,印象可要深刻多了。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边@是宋朝辛棄疾《清平樂》中的名句。此首詞寫出了吳地農家和睦的生活與親人間深摯的情意。許多游客在無錫蘇州常州一帶游歷時,看到農村純樸的風貌,聽到老人們用吳儂軟語的交談,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這兩句詞。在吳風越韻模擬展廳,居然設有一組“醉里吳音相媚好”的圖像展覽,一看這句詞,一看那精心陳列的圖畫和塑像,我感到特別親切。你看,這是2500年前吳國的一個古樹掩映的農家,一條小河清清地在它身邊流淌,隨處可見青青的野草。公雞在草房前悠閑地啄食,一個敞胸露乳的男子坐在樹下休憩;這時候,一個神態(tài)端莊的老婦端著一盆衣服,從井邊走過,在她身后一個穿著紅紗裙的少婦緩緩地向前走來??粗齻儖擅赖纳碜耍宜坪趼牭搅怂齻冋萌崦牡膮堑胤窖栽谡泻糁?,應答著,那聲音糯糯的,甜甜的,聽起來溫柔美好。吟頌美好的詩詞,通過精心品讀,我仿佛穿越進了春秋時的吳地農家,恬適愉悅,十分快樂。
每次去無錫黿頭渚的江南蘭苑,我都喜歡到綠蕓軒去走一走,看一看。因為那里模擬蘭花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有凸起的山丘,有淙淙的流泉,有古樸的小橋,再加上點綴其間的各色蘭花,往往讓我癡迷其中,忘了自己的存在。這次游闔閭城博物館,走進吳風越韻模擬展廳,我也情不自禁地被她俘虜了,沉溺于她的山色湖光,癡迷于她的鄉(xiāng)野風情。
走進吳都闔閭城公園,穿越吳風越韻,那形象的圖畫,精美的塑像,讓我流連忘返。
江蘇無錫市太湖花園二區(qū)266號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