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諾,魯劍嘯,劉 瓊
(1.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分院,陜西 楊凌712100;2.延安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陜西 延安716000;3.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分院,陜西 楊凌712100)
空氣放大器是一種采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的氣動元件,主要用于通風領域,可有效驅散或收集工業(yè)的廢氣、煙霧及細小顆粒,顯著改善惡劣的生產環(huán)境。除此之外,由于空氣放大器良好的空氣引射能力,引流了大量環(huán)境空氣,在電子零部件、焊接件和熱封件的冷卻降溫中也得到了良好應用。
壓縮空氣經進口流入環(huán)形腔后,從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由于傾斜側壁與射流方向中心線呈一定的角度,在射流附壁效應的作用下,這股初級氣流附著在側壁的表面流動,于是在空腔中心形成低壓區(qū),常壓空氣從進風口被大量吸入后與初級氣流匯合形成高速、高容量的氣流從出風口流出??諝夥糯笃鲀炔苛鲌鰪碗s,根據射流理論,有限空間的固壁限制了射流的擴散和卷吸,壁面的干涉導致了射流兩側的壓力損失不平衡,射流發(fā)生偏轉,形成附壁現象[1-2]。壓縮空氣噴嘴處的流道結構,關系著整個空氣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噴嘴寬度、側壁傾角的設計及選取直接影響到射流附壁效應,從而影響整體的出風量[3]。
空氣放大器一般采用環(huán)形噴嘴,是產生壓力損失最主要的位置,可形成穩(wěn)定的射流[4-5]。噴嘴的寬度是基準參數,按照其是否可調節(jié),空氣放大器分為固定式與可調式。噴嘴寬度應根據射流基礎理論與實驗綜合確定,一般情況下,寬度的取值范圍為0.05~0.1mm。側壁傾角指的是傾斜側壁與空氣放大器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它直接影響到射流的流動狀態(tài)和壓力梯度。側壁傾角的設計原則是既要有利于流體的徑向流動,又要減少能量損失,這樣才能避免射流與壁面脫離,根據自由射流理論及設計經驗,側壁傾角的取值范圍為10°~12°。
選取市面上某品牌的空氣放大器進行逆向建模,在Pro/E軟件中建立殼體模型,保存為STP格式,導入GAMBIT中進行處理成為流體模型。由于模型完全對稱,為了減小計算量,采用1/2模型進行分析。網格的質量對于仿真結果的影響很大,由于流場結構復雜,無法生成統一的貼體結構網格,所以采用分塊技術,將計算區(qū)域分為壓縮空氣區(qū)域、常壓空氣區(qū)域以及射流抽吸區(qū)域,采用T-Grid類型進行網格劃分,在比較規(guī)則的幾何體內分別生成結構網格[6]。壓縮空氣區(qū)域、常壓空氣區(qū)域采用Hex/Wedge網格形式,射流抽吸區(qū)域采用Tet/Hybird網格形式,網格間距根據模型大小與計算機性能綜合決定,設置為0.5,幾何模型劃分網格的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幾何模型網格劃分
對于空氣放大器內部流場的數值模擬,邊界條件包括2個進口和1個出口。壓縮空氣進口設置為質量流量進口,假設壓縮空氣的絕對壓力為0.2 MPa,體積流量為0.4m3/min,換算可得壓縮空氣的質量流量為0.008kg/s。進風口設置為壓力進口,進口壓力為101 325Pa,假設進口流速為35m/s,則動壓為735Pa,靜壓為100 590Pa。出風口設置為壓力出口,出口壓力設置為常壓101 325Pa。耦合面默認為INTERIOR,其余表面及靜止的面默認為WALL。
忽略流體浮力的影響,假設空氣放大器的內部流場是穩(wěn)定的軸對稱流動,環(huán)形噴嘴出口截面上工作流體和引射流體互不混合,但緊密流動[7]。流體的流動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由于射流場屬于湍流流場,利用微分方程直接求解射流場很難實現,需要附加引入湍流運輸方程,采用標準的k-ε模型,因此控制方程包括連續(xù)性方程、動量方程、能量方程、湍動能k方程和耗散率ε方程。這幾個方程的通用形式為[8]:
φ為通用變量;Γ為廣義擴散系數;S為廣義源項。
設置運算精度為10×10-8,迭代最大次數為3 000次,設置完畢后進行求解。全程監(jiān)測迭代過程,求解完畢后進行后處理得到可視化結果,以獲得對流場狀態(tài)的直觀認識。
分析空氣放大器內部的速度分布(圖2)及湍流強度分布(圖3),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a.在常壓空氣區(qū)域及射流抽吸區(qū)域內,流場呈對稱分布。在射流抽吸區(qū)域,可明顯看到附壁效應。
b.在整個流場中,噴嘴處的流體流速是最大的,而且附壁面上的射流速度相對于周圍流體大很多,由Bernoulli方程可得,附壁面上的射流速度大則壓強小,而周圍流體速度小則壓強大,壓差使得流體附壁。從噴嘴沿著出風口方向,隨著附壁面上射流速度的降低,射流也逐漸的脫離壁面,導致空氣放大器的抽吸能力不斷下降,具體表現為流場中心區(qū)域被引射的流體速度不斷降低。
c.湍流可使附壁層的厚度增加,不容易發(fā)生流體脫離壁面的現象[9]。從湍流強度的分布圖看出,噴嘴處是湍流強度最大的位置,隨著湍流強度的減弱,越來越不利于射流附壁,附壁層逐漸脫離壁面。
進風口質量流量和出風口質量流量分別為0.103 101 80kg/s,0.111 101 806 9kg/s,可以得出采用上述條件下的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空氣放大器的引射比為1∶12.89。而此型號的空氣放大器的設計引射比為1∶12,數值模擬計算的誤差為7.42%,在工程實際中此誤差是可接受,說明利用FLUENT進行空氣放大器的流場分析是可行的。
圖2 速度分布
圖3 湍流強度分布
空氣放大器的內部流場較復雜,現有的理論解釋不盡完善,利用FLUENT軟件模擬了空氣放大器的射流附壁效應,直觀反映出流體的流動情況,可用來指導空氣放大器的設計工作,對于空氣放大器的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一定的工況下,如果需要提高引射比,增強空氣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可以將噴嘴寬度、側壁傾角作為試驗因素,選取適當的水平,構建旋轉正交試驗,按照上述的數值模擬方法,得出這2個因素關于引射比的單因素效應及因素間的交互效應,進而得到結構參數的最優(yōu)組合。
[1] 楊永印,孫偉良,徐金超,等.附壁式雙穩(wěn)射流元件的設計[J].液壓與氣動,2010(2):62-64.
[2] Song H B,Yoon S H.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two-dimensional oblique wall attaching offset je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0,43(13):2395-2404.
[3] 王旱祥,詹敏,徐海珍.無葉風扇繞環(huán)出口分析與優(yōu)化[J].流體機械,2013,41(5):19-21.
[4] 李國琳,李剛,范黎明.基于SolidWorks的射流元件壓力仿真分析[J].地質裝備,2010,11(6):21-23.
[5] 朱紅萍,陳沈融.空氣放大器油霧抽吸性能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1,27(6):88-90.
[6] 汪志明,薛亮.射流元件附壁與切換流動規(guī)律研究[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7,22(3):352-357.
[7] 楊燕勤,安志強,經樹棟.喉嘴距、面積比和引射壓力對噴射器性能影響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06,27(1):68-72.
[8] 王福軍.計算流體動力學分析:CFD軟件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9] 汪雄師.康達效應在油氣潤滑管路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yè)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