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炳華 池巧珍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小兒急腹癥,且容易并發(fā)闌尾穿孔和彌漫性腹膜炎[1]。由于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臨床上容易出現(xiàn)誤診,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C-反應蛋白(CRP和尿常規(guī)檢驗都是臨床診斷闌尾炎的常用手段,本研究旨在比較這兩種方法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準確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50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術后經(jīng)病理檢查均明確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男128例,女122例,年齡3~13歲,平均(9.8±2.4)歲,病程5~22 h,平均(13.5±3.8)h。疾病類型:單純性闌尾炎168例,壞疽性闌尾炎10例,化膿性闌尾炎72例。排除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可影響研究結果的其他疾病者。本組患兒術前均進行C-反應蛋白和尿常規(guī)檢驗。
1.2 方法
1.2.1 尿常規(guī)檢驗 患兒入院后,取20 mL中段尿液制成尿液標本,留樣30 min后送檢。檢驗內(nèi)容包括尿糖定性、白細胞、蛋白質(zhì)、管型、上皮細胞、紅細胞、酸堿度、透明度、顏色等。尿液顏色呈淡黃色、透明狀為正常;尿液pH在4.5~8.0范圍內(nèi)為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1.025之間為正常;紅細胞、白細胞均以不超過3個為正常;尿蛋白、尿糖分別以不超過80 mg、900 mg為正常;管型、尿亞硝酸鹽、尿膽原和膽紅素、隱血、酮體結果均以陰性為正常。
1.2.2 CRP檢驗 抽取患兒的靜脈外周血3 mL,先進行白細胞數(shù)檢測,再進行離心、分離上層血清,應用免疫散射比濁法進行CRP檢測,CRP值≤8 mg/L為陰性。
1.3 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CRP檢測和尿常規(guī)檢驗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靈敏度、特異度以及檢測時間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計量、計數(shù)資料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和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陽性檢出率比較 CRP的陽性檢出率為98.40%(246例),尿常規(guī)檢驗為87.20%(218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字2=9.387,P<0.05)。
2.2 檢測時間 CRP檢測平均用時(6.6±1.1)h,尿常規(guī)檢驗平均用時(1.4±0.8)h,CRP檢測用時明顯長于尿常規(guī)檢驗,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類型檢出率 尿常規(guī)對化膿性闌尾炎和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陽性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單純性闌尾炎(P<0.05);CRP對單純性闌尾炎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尿常規(guī)(P<0.05);兩種檢測方法對化膿性闌尾炎和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對不同闌尾炎類型的檢出率比較 例(%)
小兒急性闌尾炎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再加上患兒年齡尚小,對癥狀主訴不清,故臨床診斷難度較大,極易發(fā)生誤診。若急性闌尾炎患兒未及時確診、治療,就很可能因病情進展而引起闌尾穿孔或其他并發(fā)癥,所以早期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尤為關鍵[2]。
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能與肺炎球菌C多醣體反應生成復合物,早期作為診斷組織損傷和炎癥的非特異性標志物而被臨床廣泛使用[3-5]。近年來,隨著臨床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更新,已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可靠、簡便而快速的CRP檢測方法。目前,CRP檢測也被廣泛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輔助診斷中[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RP對小兒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及壞疽性闌尾炎的檢出率均較高,分別為98.8%、95.8%、90.0%,其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靈敏度為98.4%。這表明CRP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靈敏度及準確性。尿常規(guī)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初步檢查手段,其也是疾病診斷的常用輔助手段[7-9]。尿常規(guī)檢驗具有價格便宜、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無痛等優(yōu)點,并且尿常規(guī)檢驗項目較為全面,故其能夠為疾病種類及類型的判定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價值[10]。在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尿常規(guī)對化膿性急性闌尾炎、壞疽性急性闌尾炎的檢出率均較高,且顯著高于單純性闌尾炎(P<0.05)。這一結果與韋德才等[11]報道結果相符。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CRP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靈敏度顯著高于尿常規(guī)檢驗(P<0.05)。這是因為尿常規(guī)檢驗結果會受到患兒免疫情況、肝腎功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CRP檢測所受因素感染較少。但是結果也顯示CRP檢測用時比尿常規(guī)檢測更長(P<0.05)。這是因為CRP的檢測過程比尿常規(guī)更復雜,故其用時更長[12]。
綜上所述,與尿常規(guī)檢驗相比,C-反應蛋白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檢出率更高,診斷敏感性更好,但其檢測過程相對繁瑣,耗時較長,臨床上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檢測項目。
[1]譚莉.尿常規(guī)檢驗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方面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13):65-65.
[2]李雪梅.尿常規(guī)檢驗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鑒別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30):118.
[3]田薇薇,李曉梅.小兒急性闌尾炎血清C反應蛋白的檢測與分析[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0,19(8):741-742.
[4]黃黨生,韓溟,謝揚,等.血液炎癥標記物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中的意義[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8):1154-1156.
[5]張燦偉,馬金來.小兒急性闌尾炎病原菌和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9):79-80.
[6]張道柱,劉長菊,任善香,等.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shù)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99-100.
[7]汪河,谷野,孫莉莉,等.C反應蛋白(CRP)檢測對于小兒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6):942-943.
[8]齊鳳芹,馬燕,李秀敏,等.急性闌尾炎患兒C-反應蛋白水平與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及臨床意義[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4,21(9):563-565.
[9]孔燕軍,陳穎,趙華頭,等.C-反應蛋白在急診中鑒別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與急性闌尾炎中的意義[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0):37-38.
[10]張振武,李杰,蘇紅革,等.急性闌尾炎嬰幼兒血白細胞計數(shù)及C-反應蛋白測定[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44(4):840-841.
[11]韋德才,蔣邦好,周思棟,等.急性闌尾炎患兒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shù)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3):3-4.
[12]浦曉,張亦鵬,徐建國,等.血清CRP測定對5歲以下兒童急性闌尾炎診斷的價值[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9(6):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