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醒枝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氣象局,利津 257400)
棉花是利津縣最大的經濟作物,因此對棉花生產非常重視。由于利津縣地處環(huán)渤海西南岸,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光、熱、水資源充足,氣候條件對棉花生產十分有利。相對于其他農作物,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現主要從氣象角度簡要分析2014年利津縣氣候條件對棉花產量的影響,說明天氣氣候條件及有效地采取措施對提高利津縣棉花產量的重要意義。
播種出苗期內大部時段土壤墑情適宜,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光溫條件利于棉花適期播種出苗,播種出苗期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其中4月下旬平均氣溫17.6℃,較常年偏高1.3℃,5月上旬平均氣溫18.2℃,接近常年略偏低0.3℃。同期內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其中4月下旬降水量7.5mm,較常年偏少4.7mm,5月上旬降水量1.6mm,較常年偏少14.2mm。播種期內日照時數略多,日照時數188.9h,較常年略偏多9%。期內降水偏少,進行春灌使墑情條件基本適宜棉花播種出苗顯得尤為重要。
棉花苗期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其中5月中旬到下旬平均氣溫為24.3℃,較常年偏高3.7℃,6月上旬平均氣溫23.7℃,較常年偏低0.6℃;期間在5月12日出現極端最低氣溫11.4℃,5月30日出現極端最高氣溫39.2℃。同期降水量118.5mm,較常年偏多48.9mm,各旬均有足量降水分布。苗期內日照時數349.9h,較常年略偏少27.1h,其中5月中下旬日照時數偏多,6月上中旬日照時數偏少。棉花苗期以氣溫偏高為主,降水量充足,光照條件基本正常,各類氣象條件利于棉花生長發(fā)育。
棉花蕾期平均氣溫≥10℃,較常年偏多33.7℃。期間平均氣溫27.4℃,較常年偏高1.1℃,各旬氣溫均偏高;期內極端最高氣溫38.2℃,出現在7月20日。蕾期降水量11.4mm,較常年偏少119.1mm,各旬降水量均偏少。同期內日照時數227.1h,接近常年略偏少13.3h,其中6月下旬和7月上旬日照時數略偏少,7月中旬日照時數偏多。棉花蕾期氣溫高,光照條件基本正常,光溫條件能夠滿足棉花現蕾開花期生長需求,降水偏少,部分地塊有旱象顯現,持續(xù)高溫少雨導致農田墑情下降較快,導致棉花蕾鈴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
棉花花鈴期日平均氣溫≥10℃積溫820.5℃,較常年偏少10.8℃。期內平均氣溫26.3℃,接近常年略偏低0.4℃,7月下旬平均氣溫26.5℃,較常年偏低0.8℃?;ㄢ徠谄骄邓?00.6mm,較常年偏少49.3mm,期內各旬降水均偏少,其中8月上旬降水偏少6成以上?;ㄢ徠趦热照諘r數203.8h,較常年偏少37.2h,期間大部時段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少。棉花花鈴期溫度條件基本適于開花結鈴,但光水條件較差,對此期內棉花正常生長發(fā)育較為不利。
棉花裂鈴吐絮期平均≥10℃,較常年偏多65.5℃。期內平均氣溫18.4℃,大部時段氣溫偏高,8月下旬平均氣溫25.9℃,較常年偏高1.1℃;9月平均氣溫21.4℃,接近常年略偏高0.1℃;10月平均氣溫15.7℃,較常年偏高0.9℃;11月上旬平均氣溫9.7℃,接近常年略偏高0.1℃。裂鈴吐絮期平均降水量88.0mm,較常年偏少13.5mm,降水時段主要分布在8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上旬,其它大部時段降水偏少,對棉花裂鈴吐絮和采摘及品質提高不利。裂鈴吐絮期日照時數496.4h,較常年偏少112.6h。2014年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5℃的終日出現在10月25日,較常年均偏晚。棉花裂鈴吐絮期內氣溫條件充足,降水偏少,利于棉花吐絮收獲,光照條件持續(xù)偏差,對棉花采摘和晾曬略顯不利。
比常年相比,2014年開春期偏早,氣溫回升較快,對棉花播種和出苗有利。5~6月光照充足,與常年相比,氣溫同期偏高,對棉花的苗期生長和現蕾開花十分有利。棉花花鈴期降水偏多,光溫配置適宜,減輕了花鈴期因大氣干旱和溫度過高而導致的棉花蕾鈴大量脫落,利于棉花花蕾生長和坐鈴,伏前桃、伏桃均多于往年;7月份光、熱、水氣象條件配置適宜,氣溫略微偏高,對棉鈴生長十分有利。全生育期的熱量條件和光照條件配置合理,棉花生育期間,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的強度均好于往年,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發(fā)育。
與往年相比,2014年由于春季氣溫回升快,再加上風多雨少,氣候干燥,出現了 “十春九旱”的特點。而在棉花花鈴后期,又出現降水偏多,使局部地區(qū)發(fā)生洪澇現象,光、熱氣象條件會略顯不足,對棉花的生長及品質有輕微不利影響,但具體會因棉花品種不同而影響程度有所差異。
建議利津農業(yè)生產部門盡量選擇早熟的棉花品種,以保證棉花穩(wěn)產高產;在安排棉花生產時,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棉花的品種、播種期等問題上,針對春季氣溫回升快、夏季易發(fā)生洪澇災害、溫度上下波動大,多冰雹等氣候特點,采取適宜措施盡量減少給棉花生產帶來的較大影響和制約。另外還要密切關注當地天氣預測預報,尤其要注意干旱、暴雨、冰雹等極端災害性天氣,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利用氣象條件,盡量將極端災害天氣對棉花生產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氣象部門應根據具體氣候條件,事先為當地主管部門提供有關農作物的農業(yè)氣象指標和災害的風險評估等工作,使主管部門及時調整出相應的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并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合理布局,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氣象服務,為緩解宜棉區(qū)的植棉矛盾,發(fā)展農業(yè)經濟創(chuàng)造條件,以達到棉花生產豐產優(yōu)質。
氣象部門依據往年氣候信息,配合農業(yè)生產部門做好棉花的品種區(qū)劃,并為其提供所需的氣象災害預報和棉花氣象情報預報服務;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天氣預報預測的準確度,并根據具體農業(yè)生產的特點,做出準確的農業(yè)中、長期氣象預測。為農業(yè)生產管理中適時調控服務,真正發(fā)揮出趨利避害、保駕護航的作用。
綜上所述,2014年利津縣氣候平穩(wěn),與往年相差不大。在2014年全縣整個棉花生育期內,除部分時段的低溫寡照天氣對棉鈴增重、裂鈴吐絮有不良影響外,大部時段氣象條件匹配合理,能夠滿足棉花生長發(fā)育需求,利于棉花產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