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白英
策馬飛奔天堂草原烏珠穆沁
文·圖/白英
也許是《美麗的烏珠穆沁》歌聲的誘惑,我們走進了內(nèi)蒙古,走進了那片有著天堂般美景的烏珠穆沁大草原。不愧是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稱的中國北方最華麗、最壯美的草原,處處綠草如海,畜群如云,氈包如扣,河曲流銀?!俺渤煌甑拿利愶L(fēng)光”是草原歌手賽音斯琴內(nèi)心的強烈感受,聽著這動人的歌聲,看著這迷人的美景,瞬間就找到相同的感受。這難道不正是人們苦苦尋找的世外桃源、夢寐以求的人間天堂嗎?
一馬當(dāng)先
當(dāng)草原漸漸入我眼簾之際,我完全被這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震撼了。位于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東部的烏珠穆沁,就像鑲嵌在大地上的一塊天然綠色翡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塊天然草場,也是一塊未經(jīng)人工斧鑿的處女地,素有“草甸子”的美稱。夏天是烏珠穆沁草原最美麗的季節(jié),濃濃的綠色鋪天蓋地,置身其中猶如漂泊于綠色的大海之中。在這里隨時可以感受到此起彼伏的綠色濤聲,這綠色如此透明亮麗,光芒直逼靈魂。走進西烏珠穆沁草原,就像走進神圣的殿堂,生命立刻會體驗到一種神秘的力量,靈魂也一樣經(jīng)受著神圣的洗禮。藍天、白云、牛羊、山巒、鮮花、草地、牧歌、奶酒,感悟的不止是一個個天堂般的仙境。這是純粹中的純粹,自然中的自然,沒有浮躁,沒有騷動。當(dāng)我們遠離喧囂,在這靜靜地聆聽天籟之音時,心中的一切都會被這柔柔的草原凈化。久居都市的人們,大概只有在草原上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天人合一。
“烏珠穆沁”原為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的游牧部落名稱。傳說,烏珠穆沁人原本生活在一個叫烏珠穆山的地方,山上長滿葡萄?!盀踔槟隆泵烧Z意為葡萄,“沁”蒙語意為“‘有’或‘摘’葡萄的人”,因此“烏珠穆沁”蒙語就是葡萄山的人。直到今天,烏珠穆沁人仍相信:他們是來自烏珠穆沁查干烏拉、嘎拉巴尚哈戈壁的“馬鐙叮當(dāng)響,羊兒咩咩叫”的地方。寬廣、美麗的烏珠穆沁,孕育著神奇和力量。藍天、白云、綠草,草原似璞玉渾金,折射著純潔的魅力;草原包羅萬象,宣揚著博大與豐碩;高低、錯落、平坦,草原似波瀾躍起,昭示著世間萬物變化、運動的真諦;百鳥爭鳴、萬物活動競自由,草原滲透一種自然的諧美以及競爭的哲理。草原是花枝招展的少女,脈脈含情;草原是娓娓道來的老者,語重而心長;草原是那慈祥老阿媽期盼兒子歸來的眼神,蘊藉著偉大而崇高。正是這遼闊無邊、神奇秀美的大草原,孕育了一個偉大的馬背民族,演繹了一段段輝煌燦爛的歷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歷史偉人與名人,也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草原勒勒車
驅(qū)車行進在寬闊平坦的草原,猶如人走在地毯上,軟綿綿的。剛到東烏珠穆沁旗寶拉格蘇木,就聽到前面人聲鼎沸,對面遠遠的天邊,有煙塵升起,越來越濃,越來越近。忽然數(shù)匹奔馬由天邊帶著濃濃的塵土一點點橫掃而來,幾個、幾十個、上百個騎士,他們揮動著鞭子,直奔終點。原來這里正在舉行民間賽馬,我急忙跳下車子,加入到歡呼的人群當(dāng)中,漫天塵土,只聽見馬蹄的踏地聲。隱約間,看見一匹棕紅色的馬領(lǐng)先了,后面一匹白色的馬也不甘示弱,使足了勁向前沖,眼睛瞪得大大的,注視遠方。騎手一揚鞭子,白色馬兒仰天長鳴,快速向前沖去。勇敢的騎手在飛馳的馬背上,忽而揮臂加鞭,忽而將上身伏在馬脖子一邊,那驚人的騎技不時博得陣陣喝彩,騎手們個個奮力爭先,宛若飛霞流彩。近了,近了,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要轉(zhuǎn)彎了,白馬用盡力氣,身體前傾,轉(zhuǎn)彎時趕超著沖在最前。觀眾都伸直了脖子,拍手大喊:“加油!加油!”白馬好像聽懂了什么,兩眼放光,一邊嘶鳴著一邊向前沖,終于第一個撞到了代表勝利的紅帶子。在終點,牧民們給獲勝的騎手和賽馬披紅掛花,灑著奶酒和鮮奶以示慶賀。
在終點主持儀式的蒙族大哥告訴我們,賽馬深為草原人民所喜愛。每逢喜慶節(jié)日或水草豐美的季節(jié),草原上大大小小的賽馬活動此起彼伏,凡是有牧草和蒙古包的地方就有賽馬。人數(shù)多少不限,少則二三人,多則百余人。男女老幼均可報名,這次我們就見到了女騎手和少年騎手。剛才獲勝的烏珠穆沁白馬是尤為尊貴的品種,成吉思汗的白色戰(zhàn)馬就是來自烏珠穆沁。今天,烏珠穆沁白馬矯健的神姿就令人大飽眼福。
自古以來,蒙古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擁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賽馬奔放著草原牧人的激情,升騰著昂揚、奮發(fā),貫通著草原熠熠生輝的文化。草原人的陽剛之氣因此而體現(xiàn),他們的生命在博大與永恒之中升華。芳草碧連天,牛羊滿山川,只有在天高云淡、一望無際的草原中,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這個傳奇式的民族個性。
精彩的“博克”
氣宇軒昂的摔跤手
精彩的賽馬結(jié)束后,我們也應(yīng)邀和牧民們來到蒙古包前,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傳統(tǒng)的蒙古包。從外表看,它很像一座封閉式的碉堡,披著潔白的氈裹,飾以蒙古族吉祥的云頭符號和藏傳佛教中的一些萬字花紋,紅、藍、黃、白,搭配有致,古樸簡潔,風(fēng)姿獨特。剛剛站定,就有數(shù)名身穿盛裝的蒙古族男女歌手,捧著哈達,端著銀碗,拉起悠揚的馬頭琴,唱著動聽的蒙古歌曲,來向客人敬酒。只見姑娘先用右手無名指蘸點銀碗中的酒,向天彈去,這叫敬天;再蘸一點酒,向地彈去,這叫敬地;然后再蘸一點酒,抹向自己的額頭,表示祝福;最后把酒敬給客人。我奇怪為什么只用無名指蘸酒?蒙古族姑娘告訴我,因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是握槍、握弓箭殺生的,故不能用。聞著這酒香,我立刻被這種純正的蒙古族酒文化吸引、陶醉。
我們和主人一起圍坐在草原上,桌上已經(jīng)擺滿了豐盛的食物,香濃的奶茶很快就斟滿了我們面前的碗,馬上要進行的是蒙古式摔跤。摔跤在蒙語里叫“博克”。博克手的服裝最引人注目,下身穿肥大的白褲子,外面再套一條繡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上衣是用香牛皮制作,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后背中間有圓形鏡或吉祥圖案,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腳登蒙古靴或馬靴。名跤手脖子上佩戴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項圈——江嘎,看上去煞是威風(fēng)。江嘎是在一定級別的比賽中獲得優(yōu)勝的象征。比賽前,雙方都高唱挑戰(zhàn)歌,以助聲勢,唱三遍后,雙方摔跤手跳躍而出,做著雄鷹展翅的舞姿進入賽場。比賽開始,摔跤的雙方互相致意和向觀眾致禮后,開始較量。頃刻間,爭斗相撲,盤旋相持,腿膝相擊,場面煞是熱鬧……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烏珠穆沁草原坦蕩無垠、壯美無比。晨曦中的縷縷炊煙飄出了奶茶的芳香,夕陽里顛簸了幾千年的勒勒車還在顛簸,生活在馬背上的烏珠穆沁人,在漫漫的歲月風(fēng)雨中游牧繁衍。烏珠穆沁,心靈家園;烏珠穆沁,大美無邊?。ㄘ?zé)任編輯/胡靜 設(shè)計/趙清)
交通:從錫林浩特到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zhèn))長途班車極少,大多數(shù)人都是自駕車或者包車前往,建議在錫林浩特市包車去。
住宿:沿途鎮(zhèn)上(蘇木)多有簡易旅店可提供住宿,也有不少牧民提供牧家樂蒙古包住宿。自駕錫林浩特—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烏拉蓋水庫。這條路線長驅(qū)直入穿越烏珠穆沁草原最深處,沿途經(jīng)過額吉淖爾鹽湖、烏拉蓋河、成吉思汗瞭望山等多個自然風(fēng)景區(qū),道路兩側(cè)都是纖塵不染的碧綠草原。
美食:烤全羊、烤羊腿、手抓羊肉、血腸,各種奶食。
購物:蒙古皮畫、悶倒驢酒、蒙古刀具、蒙古服飾。
注意事項:民族地區(qū)要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習(xí)俗,愛護草原,愛護環(huán)境。
草原美食奶酪
河曲流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