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典 張春陽 朱 東
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高壓氧治療危重顱腦損傷48例臨床觀察
楊文典 張春陽 朱 東
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觀察高壓氧治療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危重顱腦損傷患者9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單純神經(jīng)外科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高壓氧治療,治療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GCS)評分情況和患者清醒時間。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GC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平均清醒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采用高壓氧治療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加速患者清醒。
危重顱腦損傷;高壓氧;神經(jīng)外科
顱腦損傷是臨床中常見神經(jīng)外科創(chuàng)傷,可單獨存在,或伴有其他損傷[1],危重顱腦損傷的發(fā)病率占顱腦外傷患者的19%左右,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高。為進一步研究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治療方法,我院選取96例患者進行分組試驗,結果證明采用高壓氧治療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治療總有效率和GCS評分高,臨床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導致顱腦受損陷入昏迷,其中顱內血腫52例,腦挫裂傷25例,腦干部損傷12例,其他顱腦外傷7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男35例,女13例,年齡23~65歲,患者昏迷病程8~32d,平均病程(15.45±2.59)d;觀察組男34例,女14例,年齡22~64歲,患者昏迷病程9~31d,平均病程(16.02±2.97)d;排除瀕臨死亡患者和腦脊液漏出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神經(jīng)外科常規(guī)治療:隨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對創(chuàng)傷部位進行消毒,給予患者20%的甘露醇注射液(H20033664,福建強生制藥有限公司)250ml靜脈滴注,以降低患者顱內壓,待患者體征平穩(wěn)后進行手術治療;若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切開氣管并給予患者抗感染、護腦、營養(yǎng)支持、平穩(wěn)顱內壓等常規(guī)治療;對患者給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于常壓下供氧。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高壓氧治療:將患者推入高壓氧艙(NG雙人型高壓氧艙,浙江醫(yī)療器械公司),根據(jù)實際溫度調節(jié)艙內溫度,保持在18~26℃之間,空氣加壓為0.2MPa,保持1/2h,控制氧濃度≤80%;待患者稍事休息后,降低空氣壓力并保持1/2h;若患者病情嚴重或氣管切開,不能自行呼吸,醫(yī)療人員可進入艙內幫助患者處理呼吸道分泌液,保證患者呼吸通暢;維持1次/d高壓氧治療。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GCS評分情況[1]和患者清醒時間。
1.4 療效判定 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患者清醒,意識恢復,GCS評分≥15分;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患者清醒,但意識稍有模糊,10分≤GCS評分<15分;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患者未清醒,腦組織仍處于缺氧狀態(tài),GCS評分<10分;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整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08%;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GCS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GCS評分為(15.24±2.68)分,對照組患者GCS評分為(7.12±1.45)分,兩組患者GC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清醒時間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平均清醒時間為(58.62±9.33)h,觀察組患者平均清醒時間為(23.57±6.82)h,觀察組患者平均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顱腦損傷根據(jù)顱腦解剖部位分為頭皮損傷、顱骨損傷與腦損傷,三者可合并存在;頭皮損傷包括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顱骨損傷包括顱蓋骨線狀骨折、顱底骨折以及凹陷性骨折;腦損傷包括腦震蕩、彌漫性軸索損傷、腦挫裂傷以及腦干損傷等[2]?;颊唢B腦損傷常見原因為意外交通事故、高空墜落、施工事故以及摔跌傷等;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意識不清、神經(jīng)功能障礙、頭痛、惡心嘔吐、瞳孔和生命體征異常等,危重顱腦損傷患者常表現(xiàn)為水、鹽代謝紊亂,高滲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腦性肺水腫和腦死亡等,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患者可致殘或死亡。臨床治療危重顱腦損傷多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主要包括顱內壓監(jiān)護、亞低溫治療、脫水治療、營養(yǎng)支持療法、呼吸道護理、腦血管痙攣防治以及腦神經(jīng)保護藥物等,其中臨床中應用最廣的治療方法為高壓氧治療,其主要是指患者在一個高于大氣壓的環(huán)境里吸入100%純氧治療疾病的過程,為腦外傷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科學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對改善腦外傷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殘率具有重要意義;高壓氧治療顱腦損傷的主要作用在于:①提高氧分壓、增加血氧和組織氧含量;②提高氧的彌散率和有效彌散距離;③促進患者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④由于腦組織血管豐富,高壓氧不僅可以促進側枝循環(huán)形成保護“缺血半影區(qū)”內的神經(jīng)細胞,而且大量微血管的形成能夠修復某些病變的腦血管;⑤預防血栓形成,促進血栓吸收;⑥改善腦代謝,恢復患者正常腦功能,提高顱腦外傷治愈率。研究結果證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GC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平均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而言之,采用高壓氧治療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損傷,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縮短患者昏迷時間,提高治療有效率,臨床療效顯著。
[1]王忠誠,趙元立.加強顱腦外傷臨床基礎研究提倡規(guī)范化治療[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1,17(03):133-134.
[2]劉彥青.神經(jīng)外科危重顱腦外傷臨床治療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01):73-74.
R651.1+5
A
1007-8517(2015)08-0090-02
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