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勝
(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魔笛》作為莫扎特生命最后一年寫就的歌劇作品,深度應用了音樂素材完成了對于人物形象以及審美特征的銜接與轉化,從序曲到終章都以不同的生命內涵完成對于性格的刻畫,保證了人物以及故事之中的沖突性能夠被其結構形式以及音樂體裁突出出來。
總體來說,在《魔笛》這部藝術作品之中,西方歌劇藝術的基本審美特性以及人物塑造方式都被深度地詮釋出來,其豐滿的藝術效果保證了劇情能夠與音樂設定進行結合,人物的情感以及性格沖突能夠在深度的藝術內容中被展現(xiàn)在觀賞者的面前。對《魔笛》的人物角色以及審美特征進行分析,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歌劇藝術的內涵。
西方歌劇藝術的人物角色以及情節(jié)藝術的設定都需要符合西方藝術發(fā)展的基本審美特征,無論是強烈的音樂情緒還是特殊的演唱技巧,都需要以角色為中心,以審美特征為基本設定,保證其演唱的旋律以及線條都能夠與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契合。本文從《魔笛》這一西方經典歌劇入手,從其不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題材風格以及故事內容簡要分析歌劇審美中所具有的戲劇美、形象美以及情感美,深入探究其不同的審美特點對于不同的歌劇角色來說所具有的藝術性。
(一)戲劇美。在西方歌劇藝術中,所謂的戲劇美,就是指在表演者情感以及心理發(fā)生巨大變動的過程中對于其行為引起的戲劇性變化,意志力從內心展現(xiàn)出來而對于外界產生的影響表現(xiàn)了戲劇性的重要特點。在《魔笛》中,戲劇美展現(xiàn)得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第二幕中帕米娜以抒情性的詠嘆調來詮釋故事劇情,在音樂曲調的配合之下,無論是無奈而又傷心的感情還是純真而又執(zhí)著的自我情感都被進一步釋放出來,歌劇以戲劇性的藝術沖突來完成對于人物的塑造,而最后戲劇性的懸念設置更為這部作品之后的沖突性發(fā)展埋下了伏筆。從整體上來說,這樣的戲劇美主要展現(xiàn)在人物塑造的情感沖突之上,戲劇的懸念設置更加能夠增加歌劇藝術的神秘感與藝術感,幫助觀賞者深度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基本特性,從角色藝術的角度展現(xiàn)基本的歌劇藝術審美。
從戲劇美的角度來說,歌劇藝術中所具有的沖突性和敘事性也能夠表現(xiàn)西方歌劇藝術對于審美的需求,無論是在情節(jié)鋪墊還是在沖突設置的過程中,戲劇美都能夠保證人物角色的塑造更加豐滿,根據歌劇內容的主要線索來激化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品格,以此保證故事情節(jié)的合理性和轉折性。
(二)形象美。從人物角色設定的角度來看,形象美更加能夠符合西方歌劇藝術中對于角色特點的設定要求,保證了能夠根據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設定標準來完成具體的人物特點轉化,以此來保證角色具有更加生動的特點。在歌劇《魔笛》之中,其個人角色的形象美主要是以音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音樂形象能夠以深度的概括性來展現(xiàn)角色的個人情感及其內心思想,保證欣賞者在了解歌劇獨特風格的過程中還能夠在心中深度刻畫出其基本的人物性格以及豐滿的藝術形象,保證形象美這一藝術審美特點被全面性地展現(xiàn)出來。
在《魔笛》中,形象美被演唱者不同的聲音特點完美地詮釋出來,以薩拉斯特羅為例,其所擁有的男低音,將《魔笛》中太陽之神的角色進一步地展現(xiàn)出來,其寬廣渾厚的聲線塑造了光明、正義的藝術形象,保證了人物角色在藝術演唱的過程中與基本的審美特征進行了銜接與轉化,而歌詞對于角色形象的設定能夠將藝術角色與歌詞特點完成基本的統(tǒng)一,角色的基本定位就這樣在音樂形象性中體現(xiàn)出來。
(三)情感性。對于歌劇來說,音樂以及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藝術元素,音樂作品的不同風格直接決定了歌劇藝術中的不同情感,能夠作為歌劇的基本標志之一對于歌劇作品進行一定的分類。所以,情感性在歌劇藝術中的展現(xiàn)主要從音樂中人物形象設定的角度出發(fā),以不同的題材、種類以及格調設定完成對于情感內容的表達。
在《魔笛》中,其審美特征的抒情性主要可以通過詩、曲、聲這三種基本的要素展現(xiàn)出來,由演唱者以極度抒情的效果來豐富人物形象,以此來完成對于作品主題和形象特征的詮釋。在人物特征以及形象的設定之中,無論是歷史背景、人物地位還是人物關系,都能夠在抒情性的情節(jié)中被情感細化出來,保證歌唱性與抒情性的緊密相連,以此來完成對于歌劇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是演唱者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1]徐藝.論莫扎特歌劇音樂的戲劇性——以歌劇《魔笛》為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03).
[3]劉雙.抒情性和戲劇性在威爾第與普契尼歌劇中的比較[J].藝術百家,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