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實施子宮切除手術中應用不同麻醉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組兩組,治療組組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方法,對照組組采用靜吸復合全麻方法?對患者的多巴胺?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以及手術后的不良反應?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和拔出導管時間進行記錄對比?結果: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治療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和拔出導管時間方面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多巴胺?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明顯降低,并且術后的不良反應較少,所有指標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應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的方法效果更好,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靜吸復合全麻;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R71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47-02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以其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的優(yōu)點在臨床上應用日益增多?但是使用腹腔鏡手術時,往往會由于二氧化碳氣腹而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不利影響,誘發(fā)應激反應,導致BP升高,HR加快?此種情況下,如果使用全麻方法進行麻醉,患者的術后清醒時間較長,并且鎮(zhèn)痛效果較差?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的麻醉方法鎮(zhèn)痛效果好,起效迅速,臨床上應用也較為普遍?本科室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應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中,年齡40~62歲,平均年齡(51±4.2)歲,體質量51~66kg,平均體質量(55±7.2)kg?對照組中,年齡39~61歲,平均年齡(50±4.0)歲,體質量49~67kg,平均體質量(54±7.7)kg?全部患者均沒有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兩組患者的年齡和體質量等資料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靜吸復合全麻方法,根據患者的體質量,為患者依次注射咪達唑侖?丙泊酚?維庫溴銨等,患者經過麻醉誘導穩(wěn)定之后,用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維持正常的通氣頻率和供氧量?同時使用七氟醚來維持麻醉狀態(tài),使用羅哌卡因鎮(zhèn)痛?治療組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的麻醉方法,首先在患者接受手術之前30分鐘前快速靜脈輸入適量的乳酸鈉林格氏液,然后在穿刺成功后,在蛛網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頭端處要留置3厘米的硬膜外導管,以便于后續(xù)追加藥物,2小時之后,注射5毫升的羅哌卡因?之后的誘導與對照組相同,同樣采用七氟醚維持全麻狀態(tài)和羅哌卡因鎮(zhèn)痛?
1.3 評價標準
臨床中,對兩組患者的多巴胺?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以及手術后的不良反應?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和拔出導管時間進行記錄對比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對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中p<0.05,兩組患者數據的差異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和拔出導管時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對照組患者自主恢復呼吸時間平均為(5.7±2.9)h,治療組為(3.2±1.7)h;對照組患者拔出清醒時間為(18.1±6.3)h,治療組為(8.9±4.5)h;對照組患者拔出導管時間為(10.7±4.9)h,治療組為(6.8±3.7)h?此外治療組患者的多巴胺?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明顯降低,并且術后的不良反應較少,兩組指標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的一種,具有窗口小?流血少的優(yōu)點,但是部分患者在氣腹充氣的過程中會引起循環(huán)代謝的皮質醇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在這個過程中,糖異生作用增強,從而導致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機體內胰島素敏感程度下降,患者產生應激性的糖代謝障礙,導致患者血糖濃度升高,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環(huán)功能,對機體造成損傷?
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的方法時,患者的多巴胺?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明顯降低,是由于使用這種麻醉方法時,可以適度的抑制阻滯脊神經,減少了刺激性傷害的傳入,也就阻斷了手術區(qū)域中大部分交感神經的傳輸和傳導,使患者感受不到疼痛?同時,還可以使通過次要通道傳入機體中樞位置的傷害性刺激被抑制,從而使患者的應激反應降低?而靜吸復合全麻方法不能抑制這種興奮的產生,從而導致兒茶酚胺分泌增加?
本文就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在使用脊椎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全麻的方法后,患者的血漿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濃度都有所降低,并且其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清醒時間和拔出導管時間相較于對照組都有明顯減少,手術之后的不良反應也明顯減少,臨床效果要優(yōu)于使用靜吸復合全麻的對照組患者,因此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郝偉,王鵬,單世民. 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與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應用的效果比較[J].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4,36:97-100.
[2] 周穎,張卉,李振英,劉浩東,祖正儒. 不同麻醉方法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血清皮質醇及兒茶酚胺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14:2713-2715+2712.
[3] 錢自亮,徐軍美,周啟兵.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不同麻醉方法對應激反應的影響[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12:824-826.
[4] 鄧默. 右旋美托咪啶復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在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J].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4,11:85-88.
[5] 溫漢新,曹殿青,何海燕,揭育麗,姚業(yè)興,張鳳蘭. 兩種麻醉方法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06:432-434.
[6] 劉忠玉. 不同麻醉方法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病人氣腹應激的臨床觀察[J]. 臨床軍醫(yī)雜志,2008,03: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