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胃腸道淋巴瘤的多層螺旋CT影像學表現(xiàn)?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診斷為胃腸道淋巴瘤有完整病歷資料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平均年齡(51.8±12.8)歲,男性54人,女性68人?對比(1)胃淋巴瘤患者和腸道淋巴瘤患者病變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2) 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部位?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結果:(1)胃淋巴瘤患者和腸道淋巴瘤患者的病變厚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淋巴瘤患者和腸道淋巴瘤患者的CT值及增強CT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厚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CT值及增強CT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黏膜相關性淋巴瘤位于腸道有10例?胃部32例,其他胃腸道淋巴瘤位于腸道有44例?胃部36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為CT影像學為診斷胃腸道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必要時需配合胃腸鏡及免疫組化來確診?
關鍵詞:胃腸道淋巴瘤;多層螺旋CT;增強
【中圖分類號】R32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81-01
胃腸道原發(fā)性淋巴瘤較少見,是指原發(fā)于胃腸而起源于粘膜下層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患者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上腹痛?惡心?嘔吐?消化道出血?發(fā)熱?肝?脾腫大等?因此我們擬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診斷為胃腸道淋巴瘤的患者,探討CT對胃腸道原發(fā)性淋巴瘤的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診斷為胃腸道淋巴瘤有完整病歷資料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平均年齡(51.8±12.8)歲,男性54人,女性68人?
1.2 入選標準 (1)年齡18~60周歲,入院后臨床資料完整?(2)胃腸道淋巴瘤的診斷符合第8版實用外科學關于胃腸道淋巴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所有患者入院后有明確的病理標本?
1.3 排除標準 (1)納入研究時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的患者?(2)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惡性心律失常者?
1.4 CT掃描方法:采用飛利浦CT儀,檢查時,囑患者仰臥,禁食6 h,清潔腸道?對患者全程進行心電監(jiān)護,檢測血壓?脈搏?血樣飽和度?
1.5 閱片方法:由3名取得副主任級別的放射學醫(yī)生進行獨立讀片?
1.6 評價方法:對比(1)胃淋巴瘤患者和腸道淋巴瘤患者病變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2) 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部位?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
1.7 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將資料錄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_)±s描述,使用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用χ2檢驗法,當P<0.05,判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胃淋巴瘤患者和腸道淋巴瘤患者病變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比較 見表1?
2.2 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 黏膜相關性淋巴瘤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厚度?CT值及增強CT值分別為(1.52±1.08cm?37.9±8.5HU?64.8±12.6HU)?(2.47±1.51cm?38.6±7.4HU?65.8±13.8HU)?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厚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CT值及增強CT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黏膜相關性淋巴瘤與其他胃腸道淋巴瘤的病變部位比較 黏膜相關性淋巴瘤位于腸道有10例?胃部32例,其他胃腸道淋巴瘤位于腸道有44例?胃部36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原發(fā)胃腸道淋巴瘤起自胃腸道黏膜固有層和黏膜下層的淋巴組織,病理類型多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指出胃腸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35%?胃腸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長在固有層和黏膜下層蔓延,表現(xiàn)為結節(jié)或腫塊,也可全胃浸潤?隨著疾病發(fā)展到后期,可侵及周圍臟器[1]?腸道的淋巴瘤病理中以黏膜相關結外邊緣帶B細胞淋巴瘤多見,但也有10~30%的比例為T細胞起源,此類淋巴瘤多呈潰瘍性斑塊,多見于近端小腸?淋巴瘤侵及固有層的神經叢時,可引起管腔擴張[2]?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進行CT檢查時可以明確消化道受累的程度以及有無淋巴結轉移?對于胃部淋巴瘤的患者,掃描前必須口服生理鹽水充盈胃腔;小腸病變的患者需要檢測器口服甘露醇充盈腸道,同時配合解痙藥的使用,減少偽影?結腸病變時,要檢查前做好做好清潔灌腸?
胃淋巴瘤CT多表現(xiàn)彌漫性胃壁增厚,可以累計全胃壁,導致胃腔變窄,增強后胃壁強化明顯?還有研究指出發(fā)生在胃腔內淋巴瘤,CT表現(xiàn)為邊緣光滑銳利,增強后均勻強化?少數(shù)越有2%~5%的患者表現(xiàn)為潰瘍性病變,因此CT掃描較難發(fā)現(xiàn)?還有學者提出當胃周脂肪消失時,則提示鄰近器官受侵[3]?
小腸的淋巴瘤CT表現(xiàn)較有特征性,淋巴瘤因不引起結締組織增生,因此很少患者可出現(xiàn)腸梗阻?研究[4]指出空氣征是回腸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征性的表現(xiàn),原因與病變腸道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不能吸收局部的氣體?此外擴張也是CT診斷小腸的淋巴瘤的較好指征,原因與腫瘤破壞腸道粘膜的植物神經,導致管腔的擴張引起?還有學者[5]指出空腸淋巴瘤在CT增強時表現(xiàn)環(huán)形強化?結腸淋巴瘤CT可表現(xiàn)為病變段腸壁的不規(guī)則增厚?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認為CT影像學為診斷胃腸道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必要時需配合胃腸鏡及免疫組化來確診?
參考文獻
[1] 焦鳳歧.12例原發(fā)性胃淋巴瘤的X線表現(xiàn)[J].白血病與淋巴瘤,2011,18(2): 101-107.
[2] 沈亦麟,費蓓芬.原發(fā)性胃淋巴瘤15例臨床分析[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4,8(27):1-8.
[3] 王劍,李非,孫家邦.原發(fā)性胃淋巴瘤治療現(xiàn)狀及進展[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12(33):1774-1777.
[4] 李琛,燕敏,朱正綱.原發(fā)性胃淋巴瘤的臨床特點和外科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4,8(27):1-8.
[5] 樓君.原發(fā)性胃淋巴瘤8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1,18(2):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