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環(huán)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療重癥肺心病臨床療效,并對患者的肺功能?血氣變化及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與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隨機抽取我醫(yī)院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120例患有重癥肺心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并且研究人員將對這120例患者進行隨機的分組,并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每組包括患者60例,并且相關醫(yī)護人員對兩組的常規(guī)治療相同,而對于觀察組,研究人員則對觀察組患者加用環(huán)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療程7~10d?在對患者的治療結束后,相關研究人員將會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肺通氣功能和動脈血氣的改善程度?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進行相同時間,不同手段的治療方式之后,研究人員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率進行計算,并且經過計算可知,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率分別為90%和70%;肺活量(VC)較治療前分別增加(415±112)mL和(303±124)mL;1s用力呼氣容積(FEV1.0)分別增加(226±43)mL和(174±34)mL;最大呼氣流量(PEF)分別增加(0.81±0.26)L/s和(0.46±0.36)L/s;動脈血氧分壓(PaO2)分別增加(26.2±8.4)mmHg和(16.2±9.5)mmHg;并且經過計算后可知,兩組患者在得到不同的治療之后,患者的有效率分別為62.6%和40.3%,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環(huán)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療重癥肺心病臨床療效有顯著的改善,并且安全,不良反應少,非常值得臨床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字:環(huán)磷腺苷葡胺;重癥肺心??;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143-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相關研究人員將隨機選取我醫(yī)院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12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樣本,并且,相關研究人員將對這120例患者進行隨機的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并根據對這兩組采用不同的治療手段來進行對比實驗,并研究環(huán)磷腺苷葡胺對重癥肺心病患者的療效?對照組共包括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40例,女性患者共20例,患者的年齡分布在47--8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5+5.7)歲,其中心功能2級的患者共計22例,心功能3級患者共計30例,心功能8級患者共計8例;觀察組共包括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計38例,女性患者共計22例,患者的年齡分布在50--8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8+6.3)歲,其中心功能2級的患者共計20例,心功能3級患者共計31例,心功能4級患者共計9例?并且,通過研究人員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心功能等級?肺心病狀況等情況進行分析后可知,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在本次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對兩組患者都采用相同的常規(guī)基礎治療手段,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手段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低流量的吸氧處理?祛痰?解痙平喘?抗生素抗感染處理?強心利尿等手段?而對于觀察組來說,除了要進行上述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之外[1],還要加用環(huán)磷腺苷葡胺,其中環(huán)磷腺苷葡胺的用量一般為90--120mg,并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150--250ml共同對患者進行緩慢的靜滴,對于這種靜滴每天進行一次即可,治療周期為10天?
1.3 觀察指標級評定標準
對于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相關研究人員對患者的臨床癥狀級體征進行分類,主要可以分為顯效(顯著療效)?有效(有效療效)和無效這三種?其中顯效的特征表現為肝臟腫大及水腫等癥狀或這體征都明顯消失或明顯減輕,心功能至少上升2級;有效的表現特征主要為肝臟腫大及水腫的情況都有明顯的好轉或者減輕,心功能至少上升1級;無效特征表現為并沒有上述兩種情況的發(fā)生?除此之外,相關研究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血氣分析(Ph?PaCO2 ?PaO2 )?血細胞比容?血漿粘度?全血黏度?紅細胞電泳級纖維蛋白原等指標進行嚴謹的分析和研究?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需要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實時的記錄,而不良反應主要都包括心律失常?血和尿常規(guī)檢測?肝功能和血清電解質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本次試驗中,研究人員將采用SPSS13.0作為本次試驗的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及分析
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上述的治療手段在之后,相關研究人員將對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及體征進行比較分析,并根據評定標準來計算患者的治療效率,進行比較?其中觀察組的患者治療后獲得顯著療效的患者共計42人,顯效率為70%,治療后獲得有效療效的患者共計11例,有效率為18.7%,治療后患者沒有獲得治療效果的共計7例,無效率為11.3%,經計算可知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8.7%;而對于對照組來說,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獲得顯著療效的患者共計31人,顯效率為51.2%,治療后獲得有效療效的患者共計8例,有效率為13.3%,治療后患者沒有獲得治療效果的共計22例,無效率為36.6%,經計算可知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3.3%?經過對兩組患者的顯效率?有效率?無效率以及總有效率進行比較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根據相關人員的分析可知,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兩組患者的血氣分析和血液流學指標分析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比較和分析可知,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血氣分析(Ph?PaCO2 ?PaO2 )?血細胞比容?血漿粘度?全血黏度?紅細胞電泳級纖維蛋白原等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是對照組的改善效果并不明顯,而觀察組的改善效果不僅明顯,而且較對照組的效果也很顯著?經研究人員比較分析后可知,這些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心病是一種慢性病[2],慢性肺源性心臟?。ǚ涡牟。┦侵袊R姷囊环N多發(fā)病,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表現為右心衰竭為主的心功能不全?而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醫(yī)護工作者已經可以采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止咳祛痰?解痙平喘?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呼吸興奮劑?改善呼吸功能?強心利尿等常規(guī)治療手段,但是這種治療手段從臨床角度看來,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顯著,甚至很多患者在治療過后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從而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研究人員對重癥肺心病患者采用上述的治療手段后可知,這種治療手段效果顯著,并且安全可行,十分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 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10—111.
[2]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97—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