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下消化道大出血剖腹探查?方法:對2013年10月~2014年10月3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診剖腹探查診治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均查出出血部位,單一出血灶29例,血管畸形2處出血1例?術中探查術平均時間15min?29例手術成功痊愈出院,1例死亡?結論:對于持續(xù)嚴重出血伴有休克,保守治療無效,或同時合并穿孔和腸梗阻的病人,若無手術禁忌,可以再出血部位定位診斷基本確立的情況下,實施剖腹探查?
關鍵詞:下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剖腹探查
【中圖分類號】R4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187-01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韌帶以下的消化道出血?①空腸與回腸病變引起的出血相對比較少見,因此下消化道出血主要來自大腸的病變?老年人下消化出血的病因與老年疾病譜有關,惡性腫瘤(主要是大腸癌)占53%以上,腸息肉約占20%,其他還有潰瘍性結腸炎?惡性淋巴瘤?小腸腺癌?腸血管畸形?腸憩室病?缺血性腸炎和肛腸疾病等[1]?對2013年10月~2014年10月3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診剖腹探查診治方法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齡 22~68歲,平均52歲?嘔血14例,便血5例,嘔血伴便血8例,伴休克26例?初次出血20例,反復出血3~6次10例?
1.2 方法
1.2.1麻醉選擇:鑒于探查范圍廣?腸管翻動多,硬膜外阻滯麻醉難于滿足手術需要,應盡量選用氣管內(nèi)全身麻醉?
1.2.2體位?切口選擇 考慮到術中經(jīng)肛門插入內(nèi)鏡或管狀吻合器的需要,手術體位以截石位為宜?若出血部位已明確,可選易于到達病灶的切口,否則應選擇易于延長的正中或右旁中線切口?為了便于探查,切口應夠大?
1.2.3探查要點 術中應對胃腸道進行全面系列的探查,一是尋找出血部位;二是防止遺漏兩種或兩個部位的出血病變?即使是術前或術中已明確出血部位者,控制出血后亦應全面探查?小腸應自Treitz韌帶起逐段在強光照射下仔細檢查?腸管的系膜緣更應著重觀察?有人推介腸管分段鉗夾法以尋找小腸的出血病灶,即將腸管分段地向上?下擠空,再用腸鉗夾閉兩端后觀察數(shù)分鐘,若腸腔內(nèi)逐漸充盈發(fā)紅變紫,則表明該段腸管在出血,術中行選擇性動脈造影或注入色素劑如亞甲藍等也有助于定位?不要滿足于發(fā)現(xiàn)一兩個病灶,要確定出血系從何而來;同理,也不能確認了一個出血灶后就放棄全腸道的探查?
1.2.4術中內(nèi)鏡檢查 術中確認出血性病灶有困難時,應配合內(nèi)鏡檢查?結腸除橫結腸和乙狀結腸可部分提出腹腔外細察外,其余部分特別是結腸脾曲位置極為深在;加之腸壁肥厚及腸脂垂的存在,因此結腸細小病變的發(fā)現(xiàn)較為困難,更應積極采用術中結腸鏡檢?術中內(nèi)鏡的進鏡途徑視檢查腸段的不同而有經(jīng)口腔?肛門?腸壁切開口三種?小腸檢查較為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用纖維胃鏡或纖維結腸鏡經(jīng)小腸中段切口插入腸腔,分別對空腸?回腸進行檢查[2]?在檢查結腸時,因結腸的切開發(fā)生感染及滲漏等并發(fā)癥的危險較大,所以除非有需切除的病變可在其附近切開外,應盡量避免經(jīng)結腸切開口進鏡?常規(guī)經(jīng)肛門置入纖維結腸鏡,在術者的幫助下,可以很順利地到達回盲部,甚至進入末段回腸?條件有限時也可采用硬質(zhì)乙狀結腸鏡分別從盲腸?橫結腸及乙狀結腸切口插入以查看全部結腸?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行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剖腹探查,均查出出血部位,單一出血灶29例,血管畸形2處出血1例?術中探查術平均時間15min?29例手術成功痊愈出院,1例死亡?
3 討論
上?下消化道的解剖分界是在十二指腸與空腸移行部(十二指腸空腸曲),以此處的Treitz韌帶為標志?但也有不少的學者認為,應將空腸上段的出血歸于上消化道出血?本書采用傳統(tǒng)概念,即下消化道包括空腸?回腸?結腸?直腸,凡這些腸管內(nèi)的出血(不包括痔和肛裂出血)視為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大,不致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但急性大出血(每小時失血量達100ml以上)在臨床并不罕見?因腸道容積很大,有的急性大出血病例往往一開始出現(xiàn)血便,即陷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血便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某種疾病的一個外在表現(xiàn),但有時也以其發(fā)作的急劇性而成為需緊急處理的臨床急危重癥?
出血可突然發(fā)作,亦可漸次發(fā)作;便血次數(shù)多?間隔時間短,提示出血速度快;有的病例可有周期性;血便的顏色(鮮紅色?暗紅色?紫醬色?黑色)既與出血的部位有關,更與出血速度相關;可伴有口渴?眩暈?出汗?暈厥等全身癥狀;有的尚可伴發(fā)熱及毒血癥表現(xiàn);腹痛(部位?性質(zhì)?程度)?腹鳴?腹脹?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癥狀可不同程度存在;另外,就醫(yī)和治療經(jīng)過以及既往個人史均應詳盡詢問?
當患者出現(xiàn)以下征象時,需要急診剖腹探查?腹部實質(zhì)器官破裂導致進行性腹腔內(nèi)出血,經(jīng)過輸血?補液?止血等措施,休克難于糾正,腹腔出血呈活動性?肝?脾?異位妊娠破裂患者出血量多,確診后須及早手術治療?確診為腹腔空腔臟器穿孔,且穿孔較大?腹腔炎癥較明顯,穿孔難于自行閉合者[3]?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患者,嚴格的非手術治療72h無效或出現(xiàn)腸管血供障礙?腹膜刺激征等?患者病因不明,但體格檢查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經(jīng)保守治療,腹部體征不見減輕反而加重或炎癥擴散明顯者?膽道感染患者出現(xiàn)血壓下降和明顯的精神癥狀者?對急性腹痛患者進行手術時,要先搶救生命,在條件許可時,可進行病灶清除術?對于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手術力求簡單有效,已挽救生命為首要,病灶可考慮二期切除?
參考文獻
[1] 夏穗生,主編.疑難普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05.
[2] 吳在德.外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58-459.
[3] 劉棟才,周建平,袁聯(lián)文,等.閉合性胰腺損傷的處理與預后因素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04,1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