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跟腱淺層滑囊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結合檢查結果進行診斷并治療?結論:治療的目標是減少足跟上的摩擦?減輕滑囊炎的炎癥,并通過各種伸展鍛煉來預防滑囊炎復發(fā)?可選治療包括一些減少足跟后面摩擦的措施(大氈環(huán)?鼴鼠皮?皮膚保護膜?V字口網(wǎng)球鞋或者帶墊的足跟套)?
關鍵字:跟腱淺層滑囊炎 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199-02
跟腱淺層滑囊炎(“pump bump”也叫Haglund變形,是個后足痛的常見原因,其臨床表現(xiàn)為跟腱附著點附近會有一個疼痛的軟組織腫脹?譯者注)是跟腱的跟骨止點處和皮膚之間的滑囊炎癥?它的作用是減少皮膚和肌腱之間的摩擦,摩擦可由于鞋大小和鞋型不合適或過緊造成的?盡管通常被誤診為跟腱炎,但是在病理學?發(fā)病位置和對治療的反應上是與跟腱炎明顯不同的?跟腱淺層滑囊炎的壓痛和炎癥位于跟骨正上方?而跟腱炎的壓痛和跟腱增厚位于跟骨上3.81cm(1.5in)處?滑囊的慢性刺激可以導致跟骨后方鈣化(Haglund畸形)?跟腱淺層滑囊炎很少導致患肢功能受限,并且不會直接導致跟腱斷裂?下面將跟腱淺層滑囊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
1.1癥狀
患者在足跟后面出現(xiàn)疼痛和局限性腫脹?當描述病情時,患者會試圖旋轉足部以顯示足跟后面的腫脹,或用手沿足跟后面進行揉搓?
“我找不到一雙合適的鞋,我不能忍受足跟后面的任何壓力?”
“足跟后面有一個腫塊?”
“醫(yī)生告訴我在我足跟后面有鈣沉著,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他讓我來您這咨詢?”
“我的足跟后面受傷了?”
1.2檢查
檢查足跟后面的滑囊有無局部壓痛和腫脹?
1.2.1跟骨正后方出現(xiàn)局限性壓痛和腫脹?2.54cm(1in)大小的炎癥區(qū)域高出中線處足后跟表面約0.64cm(1/4in)?
1.2.2沒有跟腱炎的體征,踝關節(jié)被動背屈拉伸跟腱時,疼痛加重不明顯?
1.2.3抵抗踝關節(jié)等長收縮跖屈時疼痛加重不明顯?
1.2.4踝關節(jié)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常?
1.3 X線檢查
通常需要做踝部X線平片檢查,但這并非是診斷所必需的?側位可以顯示出來自于跟骨后面的鈣化?在大多數(shù)病例中,鈣化的出現(xiàn)并不影響臨床決策的制定或者長期結果,但接近 lcm長的鈣沉著可明顯引起壓迫癥狀和影響行走?
1.4特殊檢查
不需要做特殊檢查?
2診斷
診斷以物理檢查時發(fā)現(xiàn)腫脹和壓痛為基礎?為了區(qū)分是滑囊上面病變還是下面跟骨病變(應力骨折?骨骺炎或距下關節(jié)炎),偶爾需要進行局部麻醉阻滯?
3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減少足跟上的摩擦?減輕滑囊炎的炎癥,并通過各種伸展鍛煉來預防滑囊炎復發(fā)?可選治療包括一些減少足跟后面摩擦的措施(大氈環(huán)?鼴鼠皮?皮膚保護膜?V字口網(wǎng)球鞋或者帶墊的足跟套)?
3.1第一階段 使用帶墊的足跟套?鼴鼠皮?雙層襪子或黏合性的皮膚保護膜,用于減少足跟的摩擦?
3.1.1推薦使用大氈環(huán)?
3.1.2當躺在床上時,建議使用羊毛做的足跟墊?
3.1.3建議不要穿帶硬背的鞋子?
3.1.4建議穿V字口的網(wǎng)球鞋?
3.1.5建議減少行走和跑步步幅?
3.1.6建議在急性腫脹和炎癥消退后,進行跟腱的被動伸展運動?
3.2第二階段(癥狀持續(xù)3~6周的病例) 局部注射甲潑尼龍?
重復強調第一階段的方法?
3.3第三階段(癥狀持續(xù)8~10周的病例) 如果癥狀緩解不到50%,應在第4~6周時重復注射?
鼓勵患者進行第二次注射,結合使用行走管形石膏?
3.4第四階段(癥狀持續(xù)2~3個月的慢性病例) 對于大的鈣化或慢性炎癥,考慮請骨科會診?
在跟腱全部刺激體征消除和柔韌性完全恢復之前,需要推遲全部活動?
3.5理療
與減少摩擦?局部注射和固定相比較,理療起的作用很小,冰敷能非常有效地緩解疼痛,因為滑囊位于淺表組織里,在皮下0.95~1.27cm(3/8~1/2in)處?跟腱的拉伸運動通常也是有益的?
3.6注射
使用麻醉藥進行局部注射通常用于明確診斷,并且能和皮質類固醇激素聯(lián)用,用于有效地緩解局部炎癥?注射和固定(充氣支具和行走管型石膏)聯(lián)合使用可以改善嚴重病例或復發(fā)病例的治療效果?
3.6.1體位 患者處于俯臥位,腳放在桌子邊緣上,踝關節(jié)保持中立位?
3.6.2體表解剖和進針點 確定跟骨上跟腱的附著點?進針點在中線上,在肌腱附著處上面部分的正上方?
3.6.3進針角度和深度 進針角度應垂直于皮膚?深度在真皮下和有堅韌抵抗感的肌腱附著處之間,為0.64~0.95cm(1/4~3/8in)?
3.6.4麻醉 在皮膚上噴灑氯乙烷?將局部麻醉藥注射到皮下組織內(0.25m1)和肌腱的正后方(0.25~0.5m1)?
3.6.5技巧 采用特殊壓力技術來準確地識別滑囊?將中線處的皮膚縮攏,有利于進針?進針到有堅韌抵抗感的肌腱處(進針時可感到組織抗力增加或當試圖注射麻醉藥時壓力增加)?使用常規(guī)的中等注射壓力注射,然后再將針緩慢后撤,直到麻醉藥能夠順利注入?正確地注射后可見出現(xiàn)一個1角錢大小的局部隆起?注意滑囊內只能注射很小體積的藥物?用最小的麻醉劑量來明確診斷?然后對患者進行再次檢查?如果局部壓痛明顯緩解,注射0.5ml甲潑尼龍?應特別注意的是注射時感到有堅固的壓力時提示可能注射到肌腱內了?
3.7注射后處理
3.7.1休息3d,避免全部不必要的負重?
3.7.2建議使用寬大足跟墊(雙層襪子?氈環(huán)或厚魔術貼布),同時穿系帶的高幫鞋,用來防止足跟受到直接的壓力?
3.7.3使用冰敷(每4~6h敷15min)對乙酰氨基酚(1 000mg,2/d)來緩解注射后的疼痛?
3.7.4避免全部不必要的行走和站立,對踝部保護3~4周?
3.7.5建議減小步幅?“行走上下班時,寧可花更多的時間”?
3.7.6疼痛和腫脹消退后,進行踝關節(jié)屈伸的被動伸展練習?
3.7.7如果腫脹復發(fā)或癥狀持續(xù),在第6周時重復注射?
3.7.8如果連續(xù)2次注射都失敗了,并且患者還是主訴有足跟后部疼痛,則需要做X線平片檢查,并請骨科醫(yī)生或足踝外科醫(yī)生來會診?
3.8外科治療
當滑囊的慢性刺激癥狀伴有長度>1cm的鈣化時,需要進行外科治療,將大的跟骨鈣化取出?
3.9預后
下肢滑囊對鞋造成的壓力和摩擦敏感,很難治愈,再治療并不少見?癥狀輕微的滑囊炎對冰敷?減小步幅?減少肌腱上摩擦的措施(雙層襪子?鼴鼠皮?皮膚保護膜?足跟套或黏合墊)和逐漸進行肌腱的伸展治療反應不錯?中度到重度病例通常需要進行皮質激素注射(甲潑尼龍),聯(lián)用充氣支具或短腿行走管形石膏3周?使用局部注射不能獲得長期緩解的患者應做踝部的X線檢查,了解跟骨的完整性和是否存在跟腱鈣化?出現(xiàn)>lcm的跟骨骨贅的患者預后不確定,很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長跑運動員急慢性跟腱腱圍炎的治療 -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 19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