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給予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糖尿?。蝗诵曰o理;療效;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311-01
人性化護理指的是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給予患者提供精神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服務,全心全意滿足患者的小愿望?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給予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重要意義,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5.61±5.12)歲,病程4~22年,平均病程(7.26±1.15)年?入選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者和對照組,每組各1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程等臨床資料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對患者強調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積極控制血糖,合理用藥,并且有效控制血糖,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對癥治療,并且注意防治低血糖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鼓勵患者進行體育鍛煉,叮囑患者頻繁清潔眼結膜和皮膚,避免眼睛和皮膚發(fā)生感染?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具體為:①增強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關于糖尿病的基礎知識,使患者正確認識糖尿??;②在護理的工作中要使用帶鼓勵性的語言與和善的態(tài)度和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感受,并及時發(fā)現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耐心地為患者答疑解惑,及時排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對于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患者時要使用勸導性的語言,在查房過程中使用保護性的語言,在患者出院時要使用祝福性語言?③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對患者進行注射的時候動作要輕柔,以免患者緊張?在進行輸液之前,護理人員要安慰患者輸液并不會感到疼痛,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使其靜脈充盈?在寒冷的冬季里對患者進行輸液時,可以在輸液管的最下端放置40℃~50℃的熱水袋,以緩解患者對液體的不適感?患者在輸液的操作過程中藥要充滿自信,進行熟練地穿刺,選擇合適的靜脈;④如有必要,可以給予患者適量的胰島素注射治療?普通胰島素臨床皮下注射時間為餐前30min,但是在臨床中藥根據患者的實際血糖情況來決定胰島素的注射時間,注射的角度為30°~40°,對于比較肥胖的患者可以將注射角度設為90°;④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在病房環(huán)境,在病房中擺放時鐘,方便患者進行正常就餐和按時注射胰島素?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依從性進行比較?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有效:空腹血糖在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無效: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沒有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據,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們的生活結構和飲食習慣也不斷發(fā)生變化,導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越來越多,而糖尿病史一種終身性疾病,無法根治,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1]?人性化護理指的是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從人文的角度出發(fā)全心全意地關愛患者,從心理?生物和社會三個方面看待患者,并且有計劃地實施護理措施,促進糖尿病患者的快速恢復[2]?分析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可以使患者自覺合理地使用藥物,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許君早.老年糖尿病護理進展[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12,10(05):142-143.
[2] 周彩虹.糖尿病護理中知識教育對預后的作用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14(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