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外陰癌圍手術期臨床護理體會。方法 通過對8例外陰癌患者進行術前及術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綜合護理措施,促進患者康復。結果 8例外陰癌手術患者均恢復良好出院。結論 術前充分評估,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實施全程整體護理,能有效地確保外陰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外陰癌;圍術期;護理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of 8 Patients with Vulval Cancer
YU Hui,CHEN Ro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Hanzhoung 3201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vulvar carcinoma. Methods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patients of 8 cases of vulvar cance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of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8 cases of vulvar cancer operation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post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for vulvar cancer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Vulvar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外陰癌是一種老年婦女較少見的疾病,據(jù)報道,外陰癌約占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的3%~5%,大多數(shù)發(fā)病年齡在60歲左右[1],以外陰原發(fā)性鱗狀上皮細胞癌最常見,少數(shù)為腺癌。常發(fā)生在大陰唇,其次是小陰唇、陰道前庭及陰蒂等處。首先出現(xiàn)局部結節(jié)或腫塊,并逐漸增大、壞死破潰及感染,分泌物增多,伴有瘙癢疼痛感。一旦確診應該盡早進行手術治療。本科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手術治療8例外陰癌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手術前后的全方位優(yōu)質護理,使患者均康復出院,無護理并發(fā)癥發(fā)生,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科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8例外陰癌患者,8例患者均為已婚婦女, 年齡58~69歲,平均為61.5歲;絕經(jīng)者7例,未絕經(jīng)者1例。患者入院時均有臨床癥狀:外陰瘙癢3例,外陰潰瘍3例,外陰白斑2例。合并高血壓者4例,合并糖尿病者1例。病理診斷:6例為外陰鱗狀細胞癌,腺癌2例。
1.2 方法 麻醉方式:8例行硬膜外麻醉3例,全身麻醉5例。手術方式:外陰廣泛切除術+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5例,外陰局部廣泛切除術+鄰位皮瓣修復術1例,單純性外陰局部切除術2例。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患者年齡偏大,文化層次低,醫(yī)學知識缺乏,對能否手術、手術方法、手術安全性、預后極為關切,顧慮重重,除擔心手術可能危及生命、術后能活多久、可能有難以忍受的疼痛外,還擔心手術外陰毀損、嚴重影響性生活、影響夫妻關系[2]。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護士要積極與其交談,給患者講解外陰切除只是部分性感覺喪失,通過與其配偶的交談對他所顧慮的問題進行解釋,并要求配偶積極參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顧,使其明白不僅是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照料,性的需要對健康也十分重要,鼓勵夫妻雙方坦誠相對,為將來達到性生活和諧而共同努力。
2.1.2 術前準備 ①一般護理:術前協(xié)助患者完成常規(guī)檢查如血常規(guī)、心電圖、胸片、監(jiān)測血壓等一排除手術禁忌癥,保證安全。②外陰及陰道準備:術前保持外陰清潔衛(wèi)生,術前3d用1:5000的高錳酸鉀坐浴,2次/d,30min/次。③術區(qū)常規(guī)備皮:術區(qū)予備皮,剃掉毛發(fā)。范圍是上至劍突下至大腿內(nèi)側上1/3,兩側至腋中線,包括會陰及肛周。④胃腸道準備:術前3 d進流食,以減少腸道積便,術前晚22點開始禁食禁飲,防術中嘔吐。術前晚通便灌腸術晨清潔灌腸,防止術中排便及術后過早排便而污染傷口。
2.1.3 術前康復訓練 因術后外陰及腹股溝創(chuàng)面大,術后約1w不能下床活動,術前需訓練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床上翻身,術前教會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以預防長時間臥床誘發(fā)的墜積性肺炎。
2.2術后護理
2.2.1 病情觀察 患者術后回病房,去枕平臥6~8h,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持續(xù)心電血氧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6h,術后第2d改為外展屈膝半坐臥位,雙下肢外展屈膝膝下墊軟枕,雙腿呈截石位有利于引流減少傷口張力減輕疼痛并保持肢體功能位。觀察切口敷料情況,有無滲血滲液;各引流管是否固定通暢,引流液的性質和量,并做好記錄。
2.2.2 傷口的觀察 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腹股溝傷口并發(fā)癥主要是傷口裂開、感染壞死,使傷口延期愈合。術后傷口需加壓包扎,當日腹股溝切口應有1kg沙袋壓迫12h,以防出血 切口敷料保持清潔和干燥,每日更換敷料,有滲血滲液隨時更換,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避免大小便污染創(chuàng)面。為防止陰道傷口粘連,陰道內(nèi)放置碘紡紗條,用碘伏棉球消毒外陰2次/d,臀下墊消毒棉質會陰墊,及時更換防止會陰傷口感染。術后每次大便后用0.5%碘伏棉球消毒,按醫(yī)囑使用足量抗生素及全身支持治療,防切口感染。當患者咳嗽時,以雙手按壓腹部切口,避免震動引起切口疼痛或切口裂開,因外陰傷口脂肪組織少,張力較大,可行人表皮生長因子促進愈合。
2.2.3 引流管的護理 兩側腹股溝淋巴結切除術后,難免會有一些組織液淋巴液、淤血殘留在皮瓣下,所以術后放置腹股溝引流管持續(xù)負壓吸引能及時清除皮下淤血、滲液,是皮膚與皮下組織緊貼,這是促進愈合預防感染的關鍵措施之一。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暢,患者翻身時要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脫落。腹股溝引流管定時擠壓,保持持續(xù)負壓引流,術后4~6d拔根據(jù)引流液的量考慮拔除腹股溝引流管。
2.2.4 尿管護理 尿管長期開放,護理時注意不要使尿袋高過床面,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外陰2次/d,防逆行感染,術后第5~7 d予拔除尿管,觀察患者排尿情況。
2.2.5 并發(fā)癥的預防 患者手術范圍較大,術后留置尿管和引流管,較長時間不能下床,應做好皮膚護理。讓患者睡氣墊床,定時給患者翻身,注意骶尾部皮膚,定時按摩,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預防壓瘡;老年患者靜脈回流減慢,血液粘稠度高,定時按摩下肢防止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2.2.6 功能鍛煉及康復指導 患者因手術切除大量組織,易致切口瘢痕或攣縮引起陰道口狹窄[3],因此術后7~10 d后盡可能行功能鍛煉,如雙腿合攏、分開、前屈、后伸、外展、內(nèi)收等2次/d,10~20 min/次,動作輕柔緩慢,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根據(jù)年齡及病情不同指導患者進行外陰肌肉鍛煉。
2.3出院指導 囑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多食堿性食物,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大小便污染切口,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重體力勞動,待傷口愈合良好可恢復性生活。并堅持功能鍛煉,堅持隨訪,必要時行放化療治療。
衛(wèi)生宣傳工作:增強社會支持做好衛(wèi)生宣傳,是所有醫(yī)護人員的本職工作。護理工作者應該多關心和照顧患者,使患者對疾病治療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介紹成功病例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結論
外陰癌術后的護理十分重要,主要因為外陰癌手術切除的范圍較大,手術部位易感染,術后并發(fā)癥較多,且創(chuàng)面愈合后易形成瘢痕攣縮,不但影響生理功能,而且給患者帶來精神壓力[4],因此加強手術前的心理護理、完善術前準備,有效的術后康復指導、并發(fā)癥的預防都是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途徑。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滿意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患者進行身心的全方位整體護理,促進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慧敏.外陰癌圍術期護理[J].淮海醫(yī)藥,2009,27(6):553.
[2]應華.老年患者30例外陰癌的護理[J].河北醫(yī)學,2002,8(3):274-275.
[3]魏鴻,張傭來.13例外陰癌根治術患者的圍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2004,4(11):40-41.
[4]雷岸江,黎玲.1例外陰癌合并神經(jīng)纖維瘤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6A):1501-1502.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