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動脈血氣剩余血在危重患者生化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危重疾病患者,按照完全隨機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對觀察組的患者應用動脈血、剩余血生化檢驗方法,對對照組的患者則采用靜脈血生化檢驗方法,對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失血量。結果 經(jīng)過分別的采集血液方法檢查化驗后,兩組患者在AST、TBIL、GGT、BUN、GLU、HBDH、CK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ALT、TP、DBIL、AKP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并且差異沒有超過1/2CLIA/88,所以是在實驗室標準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nèi)。在患者失血量的比較上,一次動脈采集2.4ML左右的全血就能夠完成血氣分析檢測以及22項生化檢查,而分別單獨采集血液的話則需要9ML左右的血液。結論 依據(jù)以上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動脈血氣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檢驗就有結果可靠的結論,并且可以明顯降低危重患者檢驗性失血發(fā)生的可能性。
關鍵詞:動脈血氣剩余血;生化檢驗;血氣分析;檢驗性失血
目前,危重患者在臨床上不僅病情比較復雜嚴重,而且為了治療的目的需要經(jīng)常進行抽血化驗分析。由于各個檢測項目對于血液的采集都有著各自的標準,所以導致患者被多次、多管采集血液,這種情況極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檢驗性失血,并且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痛苦,同時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失血過多可能留下后遺癥。所以為了提高危重患者血液生化檢驗的效果以及減少患者的檢驗性失血,我院選取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危重疾病患者,進行動脈血氣剩余血用于生化檢驗的試驗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50例危重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在35~75歲,平均年齡55.5歲,按照完全隨機的方法分為觀察和對照組,組各25例。對觀察組的患者應用動脈血、剩余血生化檢驗方法,對對照組的患者則采用靜脈血生化檢驗方法,對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失血量。
1.2方法 在標本采集與處理上,對于對照組的患者使用促凝管常規(guī)靜脈采集3ml的血液,用來做電解質(zhì)分析和生化檢驗。對于觀察組患者則使用固體動脈血氣針采集2.5ml左右的動脈血液,并用在血氣分析上,在血氣分析好了之后,將2.3ml左右的剩余血液用于生化檢驗。在血液采集過程中避開患者輸液的血管,在室內(nèi)放置30min左右后,將血液標本做分離血清處理,并上機測定,排除溶血的情況。
在儀器、試劑以及材料上,生化檢驗項目主要以危重患者常規(guī)檢驗項目來研究,主要包括AST、TBIL、GGT、BUN、GLU、HBDH、CK、ALT、TP、DBIL、AKP等指標,并使用專業(yè)化學分析儀器達到測定目的,相關試劑及材料均符合嚴格的實驗室標準。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我院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以上檢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使用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過分別的采集血液方法檢查化驗后,兩組患者在AST、TBIL、GGT、BUN、GLU、HBDH、CK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ALT、TP、DBIL、AKP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并且差異沒有超過1/2CLIA/88,所以是在實驗室標準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nèi),見表1。在患者失血量的比較上,一次動脈采集2.4ml左右的全血就能夠完成血氣分析檢測以及22項生化檢查,而分別單獨采集血液的話則需要9ml左右的血液。
3討論
在目前的臨床生化檢驗中,靜脈血清通常是最主要的檢驗指標,并且很多生化項目在制定標準上也是依據(jù)靜脈血清的統(tǒng)計樣本數(shù)值。在本次試驗研究中,兩組患者在AST、TBIL、GGT、BUN、GLU、HBDH、CK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ALT、TP、DBIL、AKP等指標上的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并且一次動脈采集2.4ml左右的全血就能夠完成血氣分析檢測以及22項生化檢查,而分別單獨采集血液的話則需要9ml左右的血液,也就說應用動脈血氣剩余血做生化檢驗,一次就可以節(jié)省6.5ml血液,考慮到危重患者血氣分析等抽血檢驗的頻繁性,該方法可以為危重患者極大減輕檢驗性失血引發(fā)的危險。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動脈血氣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檢驗就有結果可靠的結論,并且可以明顯降低危重患者檢驗性失血發(fā)生的可能性,應當積極在危重患者尤其是需要經(jīng)常抽血檢驗的患者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史連義.動脈血氣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檢驗的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21):2544-2545.
[2]王敏.肝素抗凝血漿與血清臨床生化指標對比分析[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2,20(1):34-35.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