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經腹與經陰道超聲檢查在宮外孕診斷過程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90例,分別對其進行經腹與經陰道超聲檢查,分析、對比其診斷結果的準確率、檢查出的包塊大小與分型。結果 經腹部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49例,準確率為54.4%,經陰道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85例,準確率為94.4%,遠高于經腹部超聲檢查,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陰道超聲檢查中包塊小于3cm者39例(包塊型28例,孕囊型11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46例(包塊型40例,孕囊型6例),經腹超聲診斷中包塊小于3cm者11例(包塊型8例,孕囊型3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38例(包塊型14例,孕囊型24例)。結論 宮外孕包塊小于3cm時,經陰道超聲檢查臨床效果優(yōu)于經腹超聲檢查,然而由于其自身探測深度的限制,經陰道超聲在檢查位置較高且較大的宮外孕包塊時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可將經腹超聲與經陰道超聲二者聯(lián)合應用。
關鍵詞:經腹部;超聲診斷;經陰道;宮外孕;臨床效果
宮外孕屬于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異常妊娠過程,大多數(shù)患者都是輸卵管妊娠,病因一般是由于輸卵管附近或其管腔發(fā)生炎癥,造成管腔通暢性較差,從而阻礙了孕卵的正常運行過程,最終其停留在輸卵管內并著床,開始逐漸發(fā)育,若對其進行處理就會導致輸卵管破裂或妊娠流產,腹腔、闊韌帶、卵巢、子宮頸都是發(fā)生宮外孕的常見位置[1]。我院分別采用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宮外孕患者,探討其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宮外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21~39歲,平均(26.8±2.4)歲;無明確停經史者11例,有準確停經史者79例;停經時間31~74d,平均(48.7±3.1)d;所有患者的經尿妊娠試驗結果均為陽性,并且出現(xiàn)了不規(guī)則的陰道流血癥狀。
1.2方法 檢查儀器采用GE E8,分別設置陰道探頭與腹部探頭的頻率為C7.5~5.0MHz和C5-2MHz。所有患者依次經過經腹超聲檢查與經陰道超聲檢查。進行陰道超聲檢查時,等待患者排空膀胱后要求其保持截石位,不可忽略的一個細節(jié)操作是應用避孕套套在探頭外部,在陰道穹窿處放置探頭,將探頭不斷旋轉從而完成不同切面的掃查。責任醫(yī)師在檢查過程中應觀察附件區(qū)包塊、胚芽的性質與大小、子宮大小、原始心管搏動、包塊中存在盆腔積液與否、內膜厚度、是否存在胎囊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經腹和經陰道超聲檢查宮外孕患者的診斷結果,包括包塊大小與分型,并將病理診斷、臨床手術的結果與兩種超聲檢查的結果相比較,計算診斷結果的準確率與漏診率[2]。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用x2進行組間比較的檢驗。如果P<0.05,判斷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診斷準確率的比較 90例宮外孕患者經過臨床手術與病理診斷證實均以輸卵管為發(fā)生部位,其中峽部17例,壺腹部56例,間質部11例,傘端6例。經腹部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49例,漏診41例,準確率與漏診率分別為54.4%和45.6%,經陰道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85例,漏診5例,準確率與漏診率分別為94.4%和5.6%,準確率遠高于經腹部超聲檢查,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包塊大小與分型情況 在85例經陰道超聲診斷為宮外孕的患者中,包塊小于3cm者39例,其中包塊型28例,孕囊型11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46例,其中包塊型40例,孕囊型6例;在49例經腹超聲診斷為宮外孕的患者中,包塊小于3cm者11例,其中包塊型8例,孕囊型3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38例,其中包塊型14例,孕囊型24例。見表1。
3討論
宮外孕在婦科疾病中屬于急腹癥的一種,通常是采用超聲檢查的方式進行診斷,能夠直接顯示出附件區(qū)與子宮的結構,醫(yī)生以腹腔和盆腔中游離性暗區(qū)的范圍和深度為依據(jù)估計患者的出血量,有助于準確進行診斷[3]。
在超聲檢查中宮外孕通常表現(xiàn)為子宮內膜回聲逐漸增強、子宮體積增大、附件區(qū)卵巢附近有盆腔積液或包塊存在、內膜增厚、宮內無孕囊或有假孕囊等,診斷結果可分為孕囊型與附件區(qū)包塊型,孕囊型的超聲表現(xiàn)主要有周邊回聲增強、原始心管搏動、孕囊中存在胚芽與卵黃囊、孕囊中心無回聲、呈面包圈狀且增厚等[4]。附件包塊型則會隨著妊娠階段的變化而有一些區(qū)別,開始附件區(qū)包塊主要呈液性混雜型回聲、實性混雜型回聲或均勻分布低回聲,與附近結構間僅有模糊界限。開始破裂后分布逐漸變?yōu)楦呋芈?,經常合并盆腔積液,且邊界不清楚。破裂后最終顯示為混合性包塊圖像。經陰道超聲檢查宮外孕時的征象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點:①有均質實性或不均質結構出現(xiàn)于輸卵管或附件內;②妊娠征象在輸卵管中不明顯,有血凝塊或出血現(xiàn)象存在于子宮直腸窩內;③大部分患者輸卵管中出現(xiàn)妊娠結構,原始心管搏動比較明顯。該方法探頭頻率與圖像分辨率均較高,與盆腔器官更容易接近,卵巢等能夠清晰顯示出來。但其掃差范圍遠小于經腹超聲檢查,難以觀察包塊和子宮的關系[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腹部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49例,準確率為54.4%,經陰道超聲檢查中共診斷出宮外孕85例,準確率為94.4%,遠高于經腹部超聲檢查,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陰道超聲檢查中包塊小于3cm者39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46例,經腹超聲診斷中包塊小于3cm者11例,包塊等于或大于3cm者38例。說明宮外孕包塊小于3cm時,經陰道超聲檢查臨床效果優(yōu)于經腹超聲檢查,然而由于其自身探測深度的限制,經陰道超聲在檢查位置較高且較大的宮外孕包塊時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可將經腹超聲與經陰道超聲二者聯(lián)合應用。
參考文獻:
[1]汪彩英,張才智,金霞,等.經陰道CDFI在早期宮外孕診斷中的應用(附53例報告)[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1,25(4):349-350.
[2]呂群星,李裕生,經腹彩色超聲與陰道彩色超聲在診斷早期宮外孕的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11(8):96-97.
[3]張綠林.經腹二維與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未破裂型宮外孕效果對比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6):2402-2404.
[4]徐曉紅,吳萍,劉鋒,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早期宮外孕與早孕時厚壁黃體囊腫的比較研究[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3,(23):35-36.
[5]李培玉,李欣欣,勞偉.經陰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及結合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9):51-53.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