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社會形勢下,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護理人員,學校教育工作者將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護理教育中。通過對PBL教學法相關內容的介紹,了解到PBL教學法的特征以及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通過對我國護理教育事業(yè)的分析,將我國護理教育事業(yè)現狀呈現出的諸多弊端給暴露出來,如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對PBL教學法的介紹和國內教育現狀的分析以鼻飼法為例說明PBL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和對教師的幫助。結合分析結果,筆者認為PBL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十分必要。
關鍵詞:PBL教學法 《護理學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180-02
當今社會進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雖然我國在護理教育事業(y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護士整體素質顯著提高。但是,傳統(tǒng)概念的護理人才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要求。若要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護理人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滿足護理教育。由此,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PBL教學法便是其中之一。20世紀90年代,PBL在護理教育中得到了嘗試[1]。筆者在參考了國內外護理教育發(fā)展現狀和趨勢的基礎上,舉例來說明PBL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 PBL教學法相關介紹
1.1 PBL教學法產生背景
隨著知識大爆炸時代的到來,美國醫(yī)學教育界很快發(fā)現了醫(yī)學教育中存在的缺陷—醫(yī)學和醫(yī)學相關知識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醫(yī)學生負荷大大加重,以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學模式進行醫(yī)學相關知識的傳授已經漸漸不能適應教學要求,難以培養(yǎng)出合格的醫(yī)學專門人才。因此,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創(chuàng)了PBL教學模式,并且在北美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至90年代,除了美國70%的醫(yī)學院校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PBL教學法以外,亞洲的一些國家也陸續(xù)的引入PBL教學模式,其中包括中國。
1.2 PBL教學法的概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其基本含義是:首先通過提出一個臨床護理問題,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自學,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分析,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觀點,從而達到學習理解并掌握知識的目的。
1.3 PBL教學法的特征
1.3.1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將學習與問題掛鉤,教師在PBL教學中主要負責的是設置問題,提供學習材料,引導學生學習和學習的過程,使學習順利地進行。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問題積極主動的查閱資料,經過分析、討論,得出結論,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占主導地位。
1.3.2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方法
筆者認為在PBL教學法中,問題是學習的起點和中心點,問題設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者學習的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設置的問題不能用過于太簡單的解決方法,必須具有挑戰(zhàn)性,還要涉及到相關課程,并且要讓學生在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進行分析后能夠解決。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核心的高水平的學習方法。
1.4 PBL教學法的優(yōu)點
1.4.1 PBL教學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主動的、積極的去學習。PBL教學法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主動學習的氛圍,使其能夠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從而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法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弊端。
1.4.2 PBL教學法可提高讓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師設置的問題多多少少與其它相關課程有聯(lián)系,學習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然要運用到其它有關課程的知識。通過學習學生可將各學科知識相互滲透,融會貫通,培養(yǎng)了自己的發(fā)散思維和橫向思維。例如,在學習《鼻飼法》的時候必然要觸運用到消化系統(tǒng)解剖知識。
1.4.3 PBL教學法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打下了基礎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要自己解決問題,必然要分析討論,查閱資料,最后總結表達自己的觀點。因而,PBL教學法還可以提高學習者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查閱資料的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高對今后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2 《護理學基礎》教學概述
2.1 《護理學基礎》的地位和教學要求
《護理學基礎》是一門實用學科。是護士從事臨床各專科護理工作的基礎,是護理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本課程內容既包括理論知識又包括操作技能。
當今社會正處在一個新知識,新事物不斷涌現的時代,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會接觸到很多新生事物或者是新生的知識理念。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自己在原有的知識經驗上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來接納、融合新的知識。例如,在以往的心肺復蘇術搶救過程中要求先開放氣道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但是,2010年以后的要求是這兩個步驟要顛倒過來,這就需要我們的臨床護士就要盡快熟悉新的標準,按新標準的要求來操作。同時,護理工作是一種復雜的工作,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還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可能影響到某一項護理操作,甚至威脅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這些問題并不能完全靠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來解決。例如,老師沒有講過怎么為有鼻息肉的患者進行鼻飼,那么在工作中沒有老師來教你怎么做,怎么解決為鼻息肉患者插胃管這個問題就要看操作者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了。根據以上所訴,為了滿足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提高護生以后的工作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護生的關系以及各自承擔的任務需要改變一下,要求學習過程中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能單純的將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起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便于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護理學基礎》教學現狀
在我國,由于國情比較特殊,“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我國教育實踐中仍占主要地位。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學生就無法學到知識。教師惟恐學生知道得太少,所以不斷的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加以灌輸,也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而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很被動地接受著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學生沒有時間去掌握和理解這些信息。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對上課很排斥。例如,在筆者所在的學校里,一方面,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主要以講的形式來上課,不管學生能不能理解,將所要教授的內容硬塞給學生。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念教材,教材上怎么寫,教師就怎么講;教學思路單一,過程單一;師生之間互動少,課堂上學生只能聽老師講,看老師寫,而主動提問的機會少,時間一長,不少學生一上課就睡覺,或者聊天。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在這種灌輸式的授課模式中,很難真正掌握住所學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她們的自由創(chuàng)造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受到了禁錮。這使得她們在臨床工作中自主學習能力差,遇到問題時,無所適從,不會分析問題以及尋求相應知識和辦法來解決問題,就有可能在工作中對患者造成傷害。因此,在護理教學中應用新的教學法勢在必行。
3 結語
經過分析,我們知道了《護理學基礎》這門課所包含的內容特點,也了解了它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為了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以及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可以使得護理學生在學生時代就面對具體的臨床基礎問題,護理學生將問題所涉及到的護理學基礎知識和其他臨床學科的知識點貫穿于一個具體的病例,通過對臨床技能操作和相關知識的查詢、分析、討論,來解決問題,從而得出教師和自己想要的結論和學習效果,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鼻飼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再設置這么一個問題“患者王某,因口腔動手術不能吃飯,我們如何幫助他來獲取營養(yǎng)?”。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討論以獲取答案,經過討論學生可能給出這樣的答案:(1)輸液;(2)經過鼻子向胃內插入管子,從管子里給病人喂食物。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引出了2個答案,很顯然我們所需要的是第二個答案。這很自然的導入了新課《鼻飼法》,也讓學生自己說出了鼻飼法這項操作的定義和目的是什么。因為這一部分內容涉及到消化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復習一遍相應的解剖知識。比如說教師講授鼻飼法操作步驟時,可設置這樣的問題:“在插入胃管15 cm時,我們需要做什么,為什么?”。讓每個小組分析、討論,查閱資料。學生給出的答案可能很多,但其中或許就有這么一條:再插入胃管15 cm時,若病人清醒,讓病人做吞咽動作;若病人昏迷,須將病人的頭抬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原因是防止胃管進入氣管。根據這一條答案教師可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胃管進入15 cm時容易進入氣管,這一問題的答案又涉及到解剖知識了。學到這里學生也就明白了將鼻飼法為什么要先復習解剖知識了,很自然地將護理學與解剖學聯(lián)系起來。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培養(yǎng)了自己的橫向思維。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使用PBL教學法對于學生來說,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結論,在尋求結論的過程中又可以提出自己發(fā)現的問題來解決。由于這些內容是學生經過思考討論自己得出的,這比直接從老師那聽來的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更重要的是在PBL教學法下學生能提前進入到護士的角色中去,能夠體會到一名護士的責任感和承擔的使命,提高了自己分析病情、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對于教師來說,使用PBL教學法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及時了解教學效果,根據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思路,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傊?,使用PBL教學法既縮短了課堂學習與現實的差距,又拓展了思路[2],最終結果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能夠滿足新時代的護理工作要求。由此,筆者認為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根據教學要求,采用PBL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的,是毫無疑問的。
參考文獻
[1]郭紅霞,姜永東.PBL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現狀[J].護理學報,2007,14(1):2526.
[2]吳紹勇,閆紅,任若梅.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見習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4(4):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