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音樂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學任務發(fā)生了改變,已不在僅僅局限于一些音樂知識的傳授,而是擔負著更加全面的教育意義,并將弘揚我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作為己任。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審美能力至關(guān)重要,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要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應用能力及掌控能力,只有這樣我國的中學音樂教學才會取得卓著的教學成果,進而培養(yǎng)全面綜合型人才。該文主要圍繞新課改環(huán)境下中學音樂教學展開探討,以突出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新課改 中學 音樂教學 優(yōu)化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158-02
當前在我國中學教學中,音樂教學已必不可少,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根深蒂固,音樂教學還沒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在設計音樂課程時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很多學生對音樂提不起興趣,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不高,這導致很多學生對與音樂相關(guān)的基礎(chǔ)知識知之甚少。下面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就中學音樂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展開探討。
1 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
音樂教學的第一要義和首要目標就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美能力及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懂得感受美、鑒賞美、欣賞美[1]。眾所周知,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教學要具有較高的審美功能,也就是音樂的基本功能。音樂是一種通過特有旋律來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shù),通過音樂抒發(fā)感情,扣人心弦打動人心。所以說,音樂教學的這種獨一無二的審美功能是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音樂家用美妙情感與高尚心靈所創(chuàng)作出的音樂除了能讓人賞心悅目外,還能對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向上的鼓舞作用。學生在中學階段一般精力比較旺盛,思想比較活躍,富于幻想和想象,可塑性較大,同時叛逆性和變化性也很大,再加上實踐經(jīng)驗少、社會閱歷不足,稍不留神就會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響,以致走上歧途。所以,中學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明辨是非善惡,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高尚情操及綜合素質(zhì)。
1.2 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商
音樂能夠啟迪智慧、開啟靈魂、陶冶情操,這些功能越來越得到音樂工作者及教育界的認可與共識。同時音樂還具有豐富想象和完善思維功能,這一功能有助于提高理科學生的想象力、判斷力與感受力,還能助于提高文科學生的定量分析問題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文案寫作能力。
2 我國中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
盡管我國一直在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但是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仍根深蒂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仍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對于中學音樂教學來說,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重視不夠,在音樂教學設備與資金投入上微乎其微,在安排音樂教學課程時也不夠合理,更有甚者為了抓好學生學習成績,很多學校直接把音樂課程教學取消,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音樂教學的開展,削弱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2]。
2.2 我國中學音樂教材的針對性不強
國外中學音樂教學不同于我國中學音樂教學模式,它們將音樂教學擺在重要位置,視音樂教育為重中之重。很多國外音樂人為教學創(chuàng)作出了不同種類的音樂教材,這些音樂教材完全符合學生需求、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所以我國可以借鑒學習,學??梢园凑諏嶋H情況,結(jié)合教學任務編制音樂教材,選擇具體的教材內(nèi)容,以適合中學生學習需求??墒俏覀兊摹鞍醽碇髁x”過于嚴重,在選取音樂教材時并沒有因地制宜,而是照抄照搬過于模仿國外音樂教材,嚴重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中學音樂教材內(nèi)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音樂教學的目的[3]。除此之外,我國很多中學更換音樂教材頻率過高,音樂課程缺乏連續(xù)性和銜接性,很多音樂課程交叉重疊,導致音樂教師措手不及,嚴重影響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幾乎停滯不前。
2.3 我國中學音樂教學存在著落后的教學方式
在我國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向?qū)W生傳授音樂知識,教師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角,然而音樂不同于其它學科教學,所以這種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音樂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真正成為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主人。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那么必然會引起學生對音樂的厭倦和反感,這樣不但完不成音樂教學目的,還會影響學生對音樂學校的積極性,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影響音樂教學效果,學校更不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音樂教育家。
3 新課改視閾下中學音樂教學優(yōu)化的路徑
3.1 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毋庸置疑,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助推器,當學生對某一門功課感興趣,他就會選擇與之相關(guān)的生活方式,想方設法進行鉆研和學習,這必將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時通過家長或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生或多或少意識到學習好壞直接關(guān)系著其未來的升學和就業(yè),只有學好中學各門功課才會為高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4]。所以不管是否對學科感興趣,中學學生都會有意識自主學習,并刻苦鉆研知識。基于這種情況,音樂教師如果能夠循序善誘,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必將產(chǎn)生濃烈的學習欲望,學習成績也必將節(jié)節(jié)高升。
3.2 選取適合的音樂教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音樂教材和教學設備都比較落后,那么在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也難以提高音樂教學質(zhì)量,所以音樂教學在我國中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加大對音樂教學的資金投入和設備投入,學校應該為學生增添一些鋼琴、二胡、小提琴等音樂設備,以提高教學設備質(zhì)量。除此之外,學校在選取音樂教材時,要結(jié)合學生學習實際,確保選取的音樂教材符合學生需要。另外,為體現(xiàn)出音樂教學的針對性、特殊性,可以結(jié)合當?shù)孛袼罪L情創(chuàng)作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教材,搞一些音樂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3.3 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音樂教師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真正發(fā)揮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平時多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通過交流了解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訴求,以此修整教學方式。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做一些音樂游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比如歌唱接龍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游戲掌握音樂學習技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最終達到高效音樂課堂教學的夙愿。
3.4 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音樂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們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而如何將教學實踐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則是新課改后教師需要面臨的新挑戰(zhàn)。中學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應以此為中心創(chuàng)設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既能讓學生學會演唱音樂作品,還能夠熟練掌握樂曲節(jié)奏的目的?;诖?,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各種方法如將跺腳、拍手等肢體語言融入到樂曲節(jié)奏中,更深一步理解音樂內(nèi)涵,從而獲得良好教學成效。
3.5 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
自全面實施新課改以來,無論是在教學硬件方面,還是在師資力量上都有了明顯改觀。基于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實踐活動時,應針對教學現(xiàn)狀及學生接受情況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從而讓學生們感受一個與眾不同的、極具立體化的音樂世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教學時必須以遵循合理、優(yōu)化原則為前提。例如,在給學生講解音樂理論知識和作品相關(guān)背景過程中,可以將一些與之相關(guān)的影像資料穿插其中,這樣能夠讓學生看的更加直觀,記憶更為深刻??偠灾?,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中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充分挖掘?qū)W生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理解和欣賞能力。
3.6 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密切融合
中學音樂教學的實質(zhì)是教育與藝術(shù)兩者間的相互融合,新課標中對中學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高度重視。基于此,在進行中學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將其他學科知識穿插其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知識面。比如教師可以將舞蹈融入到律動教學中;將文學鑒賞貫穿于鑒賞教學中;將美術(shù)知識運用于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將物理知識與發(fā)聲教學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與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既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又能夠有效提高中學音樂教學質(zhì)量。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中學教學中,音樂教學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重視不夠,音樂教學在中學課時中所占比例并不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加深與發(fā)展,中學音樂教學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及教師的重視和關(guān)注,音樂教學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審美能力及音樂素養(yǎng),從而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對于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其所要承擔的歷史使命與責任就是充分發(fā)揮藝術(shù)魅力,挖掘創(chuàng)作潛能,傳承民族文化,培育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鼓舞學生大膽實踐,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徜徉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海洋中。
參考文獻
[1]廖蜜.試論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中學音樂教學[J].戲劇之家,2014(12):179-180.
[2]程澤.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教學研究——以茂名市茂港區(qū)第一中學為例[J].大眾文藝,2014(15):259-260.
[3]孔霞.新課改形勢下中學音樂教學的問題及解決方式[J].音樂時空,2014(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