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學習生活與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如何順利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新生入學教育至關重要。文章基于大學學習特點,針對大學學習與高中學習的不同,以及因此導致的近年來大學新生入校后的適應性問題,提出了構建高效完善接地氣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體系,旨在幫助新生正確認識大學,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關鍵詞:入學教育 大學學習特點 適應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148-02
Abstract:College life and high school are quite different, how to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university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high school , and thus lead to the adaptability problem in freshmen enrolled in recent years,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efficient perfect system of college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aims to help new students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y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entrence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learning;adaptive education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90后學生思想特征以及國內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學習特點的顯著不同,給入學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目前,各個高校非常注重入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但大部分研究是從90后思想特征出發(fā),并且在實際應用中新生入學教育缺乏系統(tǒng)性,很多內容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效,晚開始早結束。如何依據(jù)大學與中小學學習的不同特點以及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實際需要,構建完善的新生入學教育系統(tǒng),創(chuàng)新方法途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患者,其要求更為嚴格。
1 新時期大學學習特點
大學學習與以往任何學習階段相比更具有專業(yè)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首先,高中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而大學學習的專業(yè)性強,包括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理論知識;其次,高中學習知識比較單一,而大學學習范圍廣;再次,高中學習與大學學習模式不同,高中授課比較精細,老師講解詳細并且安排練習多,大學授課速度快,內容龐大并且安排練習少,主要以自學為主;最后,高中學習則是在老師和父母的督促下進行的,高中是被迫的灌輸式學習,而大學是自主性的學習,家長和老師不會干涉太多。由于這些不同,學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后就會面臨一個適應調整再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嚴重的適應性問題,有的學生自暴自棄,放棄大學學業(yè),有的學生心理出現(xiàn)疾病,有自殺或傷他的危險,也有部分高中優(yōu)秀的學生退步大,出現(xiàn)嚴重掛科等現(xiàn)象。
2 新生遇到的適應性問題
國內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顯著的不同,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遇到不同程度的適應性問題,輕微的出現(xiàn)厭學、翹課等現(xiàn)象,嚴重的放棄學業(yè),特別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自殺,自殘,傷他。依據(jù)多年的學生工作實踐以及鉆研相關的文獻著作,總結起來共有六大方面的適應性問題。
2.1 新生社會經(jīng)驗少,容易受到社會各種勢力滲透
網(wǎng)絡時代的今天,中國經(jīng)濟迅速崛起,西方資本主義以及亞洲部分國家對中國虎視眈眈,西方具有欺騙性的滲透、價值觀多元化、行為選擇現(xiàn)實化以及科學主義的泛濫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由于學生在中小學時很少接受專業(yè)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且學生心智發(fā)展不成熟,這樣的情況下新生很容易受到各種勢力滲透,所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國防教育顯得更加重要。
2.2 新生普遍存在迷茫,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教學模式,對于專業(yè)了解不夠,缺乏學習動力
大學的教學模式與中小學差異較大,高中學習理論基礎,而大學更加注重專業(yè)的學習與實踐,并且高中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經(jīng)過激烈的競爭來到大學后會出現(xiàn)放松,突然缺乏學習動力。根據(jù)這種現(xiàn)狀,加強專業(yè)教育與職業(yè)生涯教育顯得必不可少。
2.3 新生適應能力差,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適應不良
中小學的學生在父母的呵護及老師的關懷下學習生活,而大學時全國各地的學生,離開自己的故鄉(xiāng)到異地求學,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如果引導不到位,這些學生會逃避現(xiàn)實生活壞境。
2.4 新生心理開始變得比較復雜
中學時代學生的心理由于受到干擾少而比較穩(wěn)定,而大學時期影響新生心理的因素發(fā)雜多變。學習狀態(tài),感情問題,交際問題,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以及家庭情況都會影響到新生心理。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引導新生應對這些變化顯得非常重要。
2.5 新生宿舍適應不良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個地方,每個宿舍同學的生活習慣差異較大,近年來宿舍問題層出不窮,如何解決宿舍適應性不良,將宿舍適應性教育納入入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途徑。
2.6 困難新生的適應性問題
據(jù)統(tǒng)計,經(jīng)濟困難學生更容易出現(xiàn)適應性問題。這些學生來到大學后容易迷失自己,出現(xiàn)迷茫,自卑等心理狀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對他們提供一定的資助,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經(jīng)濟困難,引導其自強不息,建立正確的生活學習觀,更有利于他們的發(fā)展。
3 構建完善的新生入學教育體系
針對大學新生的適應性問題,突出重點,創(chuàng)新方法,構建完善的入學教育體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與國防教育、專業(yè)教育與職業(yè)生涯教育、校史校情院史院情及班團組織建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宿舍適應性教育、資助助學教育等,整合學校各個部門,以政工干部及專業(yè)老師為主要骨干,以團學為依托,構建完善接地氣的入學教育體系。
3.1 理想信念教育與國防教育
從當前國際形勢與新生適應性教育的思想現(xiàn)狀出發(fā),通過班團組織建設、思想理論講座、形勢與政策課程、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探討與看法引導等,加強新生理想信念教育,養(yǎng)成大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要加強對新生的國防教育,通過一系列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學習,培養(yǎng)大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一致的革命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深愛國主義情懷,抵制各種不正思想的滲透。
3.2 校規(guī)校紀院史院情教育
安排校規(guī)校紀院史院情教育,帶新生參觀學校學院,重點參觀一些國家級省級實驗室和學校圖書館,為新生講解學校學院發(fā)展歷程、取得的成績、目前的特色及著名校友,為新生講解校規(guī)校紀,學習《大學生學生手冊》及《大學生行為準則》,增強學生對學校學院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斗志,鞏固新生愛校榮校情懷。
3.3 專業(yè)教育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
大學與中學學習內容及方式千差萬別,大部分新生對所報專業(yè)不了解,對人生沒有規(guī)劃,入學后人云亦云,不能達到高等教育的目的。通過開設專業(yè)介紹會,邀請專業(yè)各方向學科責任教授進行專題講座,向新生介紹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前景及就業(yè)情況,激發(fā)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依托團學組織,通過新老生交流會、直系師兄弟交流會、校友新生交流會等形式進行學習方法學習經(jīng)驗交流,增加新生學習的技巧性方法性。邀請職業(yè)規(guī)劃師開設講座,對其在學習發(fā)展、素質拓展、職業(yè)生涯等方面進行引導,明確發(fā)展方向。
3.4 心理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
從近幾年新生教育的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心理普查、健康知識講座及新生心理健康課,幫助新生了解心理健康與成才的關系,深刻了解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正確面對人生挫折,強化生命意識,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的追求。同時邀請安全領域專家對新生進行安全教育,保證新生在生命、財產(chǎn)等方面安全非常重要。
3.5 宿舍適應性教育
大學宿舍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陣地,宿舍和諧安全一直是學生工作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舉辦宿舍評比,宿舍籃球賽及文明宿舍月等活動,加強舍友間的了解與溝通,促進他們之間的友誼,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3.6 貧困生資助助學教育
貧困生適應性教育是近年來入學教育缺少重視的一部分,但是近年來貧困生遇到的適應性問題非常多,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思想心理特征。為貧困新生設立綠色通道國家助學貸款,提供國家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及企業(yè)助學金,設立勤工助學崗位,解決貧困生上學資金的問題,同時專門為貧困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自強不息。
構建完善的新生的入學適應性教育體系,幫助大學新生解決目前遇到的適應性問題,關鍵在于:(1)創(chuàng)新入學教育方式,改變以往講座開會的入學教育模式,入學教育形式多樣化;(2)構建一支高層次專業(yè)化的入學教育教師隊伍;(3)注重招生階段的宣傳,讓報考學生在入學前就對大學生活及所學專業(yè)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綜合以上六個方面,將入學教育貫穿整個大一學年度;(4)將新生入學教育貫徹大一整個學年,重視每個階段的主題教育;(5)注重歸屬感與生活環(huán)境適應性引導,一定盡快讓學生熟悉學校壞境,找到歸屬感。
依據(jù)大學學習特點,總結因此導致的適應性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新生入學教育體系,做到有的放矢,重點內容重點抓,將入學教育每個內容落到實處,并且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途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呂林海,龔放.大學學習方法研究:緣起、觀點及發(fā)展趨勢[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2):58-66.
[2]萬忠倫.大學學習的特點和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6,12(2):48-50.
[3]張懷滿.試論大學學習的特點及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教育,2010(9):129-131.
[4]季宜敬,何學軍,楊琦.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內容及方式探究[J].高校輔導員,2010(4):46-48.
[5]傅瑞星.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問題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13(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