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熱毒寧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用藥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集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熱毒寧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結果 采用熱毒寧治療的觀察組流行性熱出血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明顯優(yōu)于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的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熱毒寧治療流行性出血熱具有顯著的療效,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
關鍵詞:熱毒寧;流行性出血熱;用藥效果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于漢坦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輕度患者可表現為發(fā)熱期、少尿期、低血壓休克期等,嚴重時可出現發(fā)熱期、少尿期、低血壓休克期的重疊[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集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10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
對照組患者: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41.25±2.26)歲,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41.32±2.29)歲,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9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治療方法 利巴韋林注射液:給予患者利巴韋林注射液(丹東醫(yī)創(chuàng)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1023511)治療,小兒按體重每天10~15mg/k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注射,分2次給藥;成人注射0.5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注射,2次/d。
1.2.2觀察組治療方法 熱毒寧:給予患者熱毒寧(江蘇康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17)注射液進行治療,小兒以0.6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釋后靜脈滴注;成人注射2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注射液250ml稀釋后靜脈滴注,1次/d。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 對兩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式,實施對應的治療方案,觀察兩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
1.3.2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臨床指標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沒有休克及低血壓的現象;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沒有休克及低血壓的現象,各項指標檢查顯示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有患者出現休克及低血壓的現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對兩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情況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代表兩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對比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治療后的顯效人數為38例,有效人數為8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00%(46/50);對照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治療后的顯效人數為28例,有效人數為10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6.00%(38/50)。由此可見,觀察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對比 治療后,對照組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為3.85±2.64(d),少尿持續(xù)時間9.32±2.42(d),尿蛋白持續(xù)時間8.26±2.24(d);觀察組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為2.15±0.42(d),少尿持續(xù)時間2.32±1.04(d),尿蛋白持續(xù)時間3.01±1.75(d),由此可知,觀察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于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到動植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動植物的本身等,其病毒接觸到人體臟器、血管或皮內細胞會進行大量繁殖,造成細胞變性、腫脹直至壞死[2]。
流行性出血熱在臨床上常采用抗病毒進行對癥治療。中醫(yī)認為流行性出血熱屬濕熱疫毒,主要經口鼻及皮毛入侵,可迅速進入血液,形成斑疹。本文通過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熱毒寧進行治療,熱毒寧是一種純中藥注射劑,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3]。熱毒寧主要由青蒿、金銀花、梔子經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其中,青蒿為菊科類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抗寄生蟲、治療弓形感染、抗瘧的作用;金銀花,又名忍冬,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梔子是茜草科植物,具有抗菌、抗免疫力、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4]。諸藥聯合使用,能夠有效的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增加血小板、纖維蛋白的含量及血小板的凝聚力,改善患者的發(fā)熱、少尿等臨床癥狀,保護和修復受損的臟器。利巴韋林注射液為抗病毒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發(fā)熱、少尿、休克等臨床癥狀,但是由于其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過長,易出現不良反應,加重患者的痛苦[5]。與利巴韋林注射液相比,熱毒寧能夠達到標本兼顧的作用,具有解熱、抗病毒、鎮(zhèn)痛、抗菌、抗炎的作用,其能夠限制細胞的死亡,修復受損的臟器,具有顯著的療效,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發(fā)熱時間、少尿時間、尿蛋白持續(xù)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顯著的療效[6]。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熱毒寧治療的觀察組流行性熱出血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明顯優(yōu)于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的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可知,采用熱毒寧治療流行性出血熱具有顯著的療效,能夠有效地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喻靈芝,付家榮,王意平,等.寧鄉(xiāng)縣2006-2010年腎綜合征出血熱疫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2):207-208.
[2]孫英偉,韓仰歡,李鑫,等.遼寧省2007-2011年腎綜合征出血熱疫情監(jiān)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2,28(6):838-840.
[3]曹瑩.腎綜合征出血熱14例誤診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5):124-125.
[4]何似,陳陽,林文,等.福建省2010年腎綜合征出血熱監(jiān)測結果分析[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18(3):26-27.
[5]張敏,馬少寧,楊炬,等.寧夏某非疫區(qū)腎綜合征出血熱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3(10):947-949.
[6]周影,趙勇,包淑平,等.腎綜合征出血熱并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214例臨床分析[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11,30(5):589.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