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
郭熙(約1000-約1090年),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平民出身。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以畫聞名。
郭連高遠(yuǎn)氣,熙攘清新閣。
——?jiǎng)⒘貫楣酢断叫新脠D》撰,王弘毅書
《溪山行旅圖》,絹本,縱96.5厘米,橫46.3厘米,是郭熙的代表作之一,此圖寫深秋山水。凌云的高山,清冽的溪水,突兀的巨石,古樹喬木,亭臺(tái)樓閣,點(diǎn)綴著尋幽訪友的高士,寄情于林泉的雅興。山石用多種皴法,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力勁健。畫面立體厚重,意境深邃。畫幅右邊有作者楷書“臣郭熙”三字款識(shí),左上角有乾隆皇帝的題詩:“河陽行旅曾題句,彼似非真此似真。既曰似贗猶未定,真乎欲問彼行人。向有題郭熙溪山行旅詩,圖中既無款識(shí),筆墨亦覺?弱,因未人《石渠寶笈》之?。此圖古淡雄簡,似是河陽真跡,然細(xì)觀題名,又似后人補(bǔ)署者,仍致疑焉,故詩句及之”?!拔煨缂厩镏绣薄坝}并識(shí)”。畫面有“乾隆御覽之寶”篆書朱文印,“乾隆鑒賞”篆書白文印,“三希堂精鑒璽”篆書朱文印,“宜子孫”篆書白文印,“乾”,“隆”篆書朱文印等。此圖現(xiàn)藏于云南省博物館,是云南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郭熙(約1000-約1090年),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平民出身。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以畫聞名。熙寧元年召入畫院,后任翰林待詔直長。山水師法李成,擅畫山水寒林,山石用“卷云”或“鬼臉”皴法,畫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力勁健,水墨明潔。筆法獨(dú)樹一幟。早年風(fēng)格工巧,晚年轉(zhuǎn)為雄壯。常于巨幛高壁上作青松喬木、回溪斷崖、巖岫峻絕、峰巒秀起,境界雄闊而又靈動(dòng)飄渺。郭熙的畫雖是院體,但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學(xué)修養(yǎng),故畫中文人畫的意味濃郁,有評(píng)論認(rèn)為他“脫盡院體”。郭熙對不同景致駕馭自如,他對畫面氣息的追求尤值得稱道。他的繪畫思想和藝術(shù)見解在其子郭思纂的《林泉高致集》,此書奠定了郭熙在繪畫史上的地位。
(詹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