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綜合素質(zhì)不僅影響一個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水平,更影響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家間的競爭也就是教育水平的競爭。為適應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我國正在逐步實行教育改革。本文主要探討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對高中語文教學起到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 聯(lián)動合作 合作學習 語文教學 主體性 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4.044
Application of Linkage Group Cooperative Inquiry Mode
in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AI Yang
(Panshan Senior High School, Panjin, Liaoning 124000)
Abstract 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alent not only affects a country's level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ffect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refore to some extent,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the education level of competition.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trends, China is gradually implement educational refor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inkage group to explore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policy is applied in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and f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has played a positive meaning.
Key words linkage cooper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Chinese teaching; subjectivity; teaching object
0 前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教育水平的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也必然要發(fā)生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語文教學需要,新型的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有助于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從而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1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內(nèi)涵
小組聯(lián)動探究合作探究模式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習小組,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的而開展的互動學習的過程。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教學模式,能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和適應性等方面的個性化的發(fā)展。①
2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的原則
2.1 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主體,更是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要想使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首先要使該模式獲得學主認可,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只有讓學生明了自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2.2 獎勵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才能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生的心理并不是十分成熟,心理承受能力還相對脆弱,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趣。當然,這里的獎勵并不單單指物質(zhì)獎勵,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贊揚、一個笑臉都是對學生的最大的獎勵,這種獎勵的效果遠遠大于物質(zhì)獎勵。②
2.3 個性化原則
高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喜歡追求個性化事物,不喜歡行為受限,不喜歡約束,過多的行為限制只會激化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生本人的意愿做好學生學習小組的分配工作,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防止出現(xiàn)不必要的教學事故。
2.4 混編原則
學習合作小組的編制要保證同一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的學生成績分配均勻,將具有不同學習能力優(yōu)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同時兼顧學生性別的分配,因為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認知能力、認知風格、行為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學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樣,學生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則往往帶有家庭的烙印。要注意將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混編在一起,因為家庭屬于不同的社會群體或階層,這種混編合作能使學生把不同的合作經(jīng)驗應用到真實社會中,有利于學生的快速成長。③
3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的優(yōu)勢
與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相比,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1 強調(diào)全面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僅強調(diào)學生知識的掌握,學生的知識接受過程也是被動完成的。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不僅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求全面、綜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這種教學原則不僅符合我國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有助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④
3.2 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僅僅注重教師的“教”,忽略學生自主性的“學”。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打破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實施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在保證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亦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注重和諧、全面的師生關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3.3 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熱情
與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相比,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重視學生語文教學中的參與性,教學參與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度,進而從被動的學習轉(zhuǎn)為主動的學習,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兩者之間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學生語文學習熱情的提高,為學生的思維能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⑤
4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實施策略
4.1 多元化教學策略
多元化教學開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交流,從而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實施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時,可以增加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的使用,綜合運用聲音、圖像與視頻,使學生的分組合作討論結(jié)果更加具體、更加形象,但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多媒體的過度使用,造成原始語言文字魅力的喪失。
4.2 明確小組聯(lián)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屬于社會科學范疇,所學習的內(nèi)容多為理論知識,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綜合分析與評價能力,這也就導致語文學科的枯燥性。因此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fā)揮,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表達能力,讓學生參與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去,注重學生發(fā)展與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重合。⑥
4.3 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聯(lián)動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確小組聯(lián)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講解合作學習的方法與內(nèi)容,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還要形成集體意識,學會尊重對手,學會服從集體決策。
4.4 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及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還應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明確小組聯(lián)動學習的重要性,認真聽取他人意見,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進行難點教學時,可以通過教學故事引入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匯總各個學習小組的觀點,逐一進行觀點的點評。這種情景教學不僅豐富課堂內(nèi)容,還能提高學生參與度,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⑦
5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5.1 改變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下,語文教師給出學生閱讀篇目及指導意見,鼓勵學生開展小組聯(lián)動合作的閱讀模式,交流閱讀經(jīng)驗及閱讀感悟,增強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感受語文合作交流的樂趣。例如在朱自清散文《背影》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視頻短片的拍攝,課上展示同學所拍的短片,短片播放完畢后可以分組探討拍攝感受。在完成相關工作后,可以進行原文閱讀,這種閱讀感受跟平常所獲得的閱讀感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層次,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原文的理解。
5.2 有助于寫作素材的積累
學生的寫作過程就是寫作素材的輸出過程,對于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來說,寫作素材的獲得一直是寫作的最大障礙。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能實現(xiàn)不同學生之間,不同學習小組之間的及時討論與交流,對不同環(huán)境中的不同人物、不同事件進行討論、交流。在這種討論與交流中,學生會不自覺養(yǎng)成自我分析問題、探討問題的能力,社會中熱門事件更會成為討論的焦點,寫作素材的積累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5.3 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教師教得再好也不如學生自己學得好,現(xiàn)階段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學生沒有寫作的欲望。在寫作實際教學中,常規(guī)的文體知識、選題立意、寫作模式的教授僅僅是給學生以指導作用。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使學生在分組討論、交流之中獲得寫作題目的選擇,借鑒他人優(yōu)秀的寫作模式,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挖掘?qū)W生的寫作潛能。⑧
5.4 改變寫作批改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更是學生的思想結(jié)晶。在實際寫作批改中,由于教師寫作批改工作量過大,不能一一指出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只能指出具有概括性的,這種看似全面的寫作批改方式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學生采取匿名方式分組討論他組成員的作文,學生自制評價標準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這種寫作批改方式不僅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還能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5.5 豐富寫作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是教師給出寫作題目,學生寫作,教師批改,學生等待宣判,這種枯燥乏味的寫作教學模式不僅阻礙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提高,更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學生采取小組聯(lián)動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討論中自由選取寫作題目,放寬寫作限制,使學生的寫作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打破教師寫作教學“一言堂”局面,讓學生參與寫作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多元化。
6 結(jié)論
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是教育改革與實踐的產(chǎn)物,與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相比,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豐(下轉(zhuǎn)第137頁)(上接第91頁)富高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以后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小組聯(lián)動合作探究模式。
注釋
① 魏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6(12):86-88.
② 李金芝.小組合作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③ 朱萬香.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④ 郭寶貴.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4.7(14):12-15.
⑤ 陳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0):26-29.
⑥ 顧德永.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14.5(10):8-10.
⑦ 劉玉蘭.淺議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9(18):25-27.
⑧ 楊麗萍.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及其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