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寶堰鎮(zhèn)前隍村村民、103歲的凌秀英,70年堅持祭掃在村頭與日寇激戰(zhàn)犧牲的兩名新四軍小戰(zhàn)士,凌秀英因此于2015年6月入選中央文明辦發(fā)布的“中國好人榜”。
彈火剛剛熄滅,歷史的悲壯色彩
在我們流血的姿勢中加深
多少年后,你的淚水與心思
仍灼熱著1938年的那個寒夜
當(dāng)時我們,可有一絲余溫?
可有最后的心跳
和最后一滴血?如若有
姐姐,你一定以瘦弱的身影
與父兄一道為我們?nèi)诒?/p>
除了茅屋灶火的暖意,甚至
你會拋卻一個村嫂的羞澀
暢開粗藍布衣襟,卻不顧孩子
嗷嗷待哺,任雖不豐盈但圣潔的
奶汁,帶著純香彌漫在
我們的生命的每個角落,猶如
那情動沂蒙的紅嫂
早已失去母親的我們,你就是母親
母親般的姐姐,如今
蒼老得連乳腺也像
干涸的山溪,但只要你輕輕走近
我們即放縱吮吸,江河般汩汩的滋養(yǎng)
不會枯萎的渴望,被你
粗糲的雙手無數(shù)次抱起,
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是回到嬰兒
并且在你的懷里,重新長大
姐姐,長大了,我們還是守護你的戰(zhàn)士
就像村頭那株香椿樹,被雷電劈過
依傍著你,至今不論晴雨仍抽枝吐芽
不識字的姐姐呵
一生為我們,寫下
生死不離的紅色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