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备郀柣舱f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碑斈愕暮⒆訍凵祥喿x,他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他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
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閱讀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閱讀可以給我們打拼的勇氣和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閱讀有助于積累詞匯,提高寫作能力;閱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總之,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話來高度概括閱讀的好處:“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p>
怎樣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通過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對于少讀書或不愿讀書的孩子來說,聽故事是沒有負擔的,反而能從講者聲情并茂的敘述中了解情節(jié),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學生對聽故事是樂于接受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講講故事,引導學生閱讀,達到激發(fā)興趣,擴大閱讀量的目的。
二、營造民主的讀書氛圍
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在民主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真正把創(chuàng)新的熱情激發(fā)起來。教師則要發(fā)揮好指揮者和組織者的作用,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有效地參與,不僅教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教師,師生之間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
三、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一理念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教材為媒體,實現(xiàn)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該是點撥、啟發(fā)、激勵學生,重點是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
四、培養(yǎng)學生寫讀書筆記
當然,閱讀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后感。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nèi)容,針對教材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向?qū)W生傳授目標閱讀法、快速閱讀法、以意逆志法、十目一行法、寫寫畫畫法。教師把所教的每一篇課文作為例子,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讀懂文章,并且把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的閱讀實踐中去,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才能實現(xiàn)“博覽群書,厚積而薄發(fā)”的宗旨。在班上可以開放圖書角,方便同學們在課間時間借閱。學生們也可以在閱讀課上去圖書室借閱書籍。教師也可以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書目,種類有:科幻小說、童話故事、各國的風土人情、名人奮斗故事、英雄人物故事。
孩子從小閱讀是大有益處的,可以積累語言,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能力。進入閱讀,學生便進入了一扇扇文學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們與大師對話、與書本為友,與偉人交流,久而久之,人類的思想精華便積淀成了學生的精神底子。更重要的是,閱讀是生長夢想的重要途徑,學生在長期的閱讀中會不斷地產(chǎn)生夢想。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智力開發(fā)活動,就是自我教育過程,是一種人文的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