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政治生活中,握手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一位官場人士指出,官場里的握手絕不僅是手部動作。比如上、下級之間的握手,領導不會主動上前與下級握手,而是習慣抬頭看看天氣,或是自個兒捶下肩膀,這時,下級就應當主動上前伸出雙手。
官場的握手意義
握手是一種西方禮節(jié),傳人中國之初,是否采用握手,甚至成為衡量官員開明或保守的標準。電視劇《走向共和》中有個鏡頭頗有意味——袁世凱向英國記者介紹自己的屬下,北洋軍大將馮國璋。英國記者正準備按照中國傳統(tǒng)禮節(jié)作揖時,馮國璋卻熱情地伸出了右手。
中國人之間的握手,也烙上了東方文化的烙印?;镜奈魇轿帐侄Y節(jié)非常簡單,右手伸出,大拇指朝上,手掌攤平。手掌貼手掌,有力地握住另一個人的手。手垂直上下2到3次。而在中國,人們更傾向于輕輕地握手,而且在握手之后要再握一會。因此,如中國人這般,兩人握上手寒暄個十幾秒乃至更長時間,在西方是極少見到的。
官場之中的握手,蘊含的意義就更加深刻。有親歷者曾跟隨某市的常務副市長去視察該市在一場重要展覽會上的布展情況,走到展館前,副市長便大為不悅,認為展館的位置太偏。他甚至訓斥身邊的人:“你們的協(xié)調能力就這么差!政府批那么多錢,就弄個這么偏的位置。”
一直在展館負責布展工作的旅游局副局長這時走了過來,主動伸出雙手,向副市長問候。副市長面帶慍色地打量著副局長,隔了幾秒鐘后,才勉強地伸出右手。遲上幾秒伸手,弄得副局長好生尷尬,副市長對下屬工作的不滿也清晰地傳遞了出去。
副市長接著又批了副局長一頓,依舊是責怪他們沒在展館里弄個好位置。接下來陪同副市長視察的過程中,副局長也找機會為自己解釋了一番。據(jù)副局長說,這次展覽主辦方對展館有統(tǒng)一規(guī)劃。涉及旅游主題的,只能到這個展廳布展。不光本市的館在這里,其它城市的展館也在這個廳。而且在這個廳里,該市展館的位置已算相當不錯,就在大門口。
副市長的怒氣漸消。視察結束離開時,他又與眾人握手告別。這一回,面對副局長伸來的雙手,他第一時間迎了上去,還淡淡地說了句“辛苦了”。
在旁人看來,副市長已經(jīng)接受了下屬的解釋,并認為自己的批評過了頭。身為領導,不好意思當眾承認自己剛才說錯了,只好用握手傳達出訊息。
上下級的手怎么握
有人認為,上級與下級握手,無論怎么握,下級都會備感榮幸,因此不需要學什么細節(jié);下級與上級握手,自然是禮數(shù)周到,殷勤備至,因此不用學自己都會。
對這種說法,一名官場人士并不認同:“上級與下級握手,也要注意基本的禮節(jié),這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懾于你的威儀,人家或許當場不說,卻并不意味著心里沒意見。至于不會握手的下級,則大有人在。”
這名人士分析,不會握手的下級,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只知伸手不會停手,一類是該出手時不出手。他回憶說,一次陪市委書記下鄉(xiāng)調研,一個村支書握住市委書記的手,沒完沒了地說了幾分鐘。陪同的縣里領導,唯恐耽誤了行程,在一旁瞪著村支書,結果村支書說得興起,竟沒有察覺。
“當時有個特殊情況,負責行程安排的市委副秘書長在一旁處理另一件事?!边@名人士說,大領導面對下屬,往往威儀十足,可面對基層群眾時,又會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比方說村支書握住市委書記的手說個沒完,市委書記還不便離開,只得在那津津有味地聽著。這時就需要旁邊的人擋駕,比如負責行程的市委副秘書長,就該出面提醒領導接下來還有活動,應該盡快啟程。“就像明星與粉絲見面,明星一定要有親和力,周圍的保安卻不會那么客氣。”
這名人士說,下級與上級握手,切忌握住上級的手不停嘮叨。尤其上級不再發(fā)問,只是一味點頭微笑時,下級就應當知趣。
該出手時要出手
至于該出手時不出手,這名人士則說到另一次經(jīng)歷。省里一名老領導到縣里視察,縣委書記自然擺出大陣仗歡迎。老領導下車后,忽然抬頭看著天:“今天的陽光不錯嘛!”縣委書記順著話題說:“是啊,連下了幾天雨,總算碰上大晴天。”兩人聊了一分鐘天氣,才發(fā)現(xiàn)連手都沒握。此時,再把握手禮儀補上或干脆不握手,似乎都有些不妥。
他說,官場里的握手,絕不僅是手部動作。比如上、下級之間的握手,一般是上級立在原地,下級躬身上前。領導下車之后,自然不會主動上前與下級握手,而是等著下級迎上來。但是,就這樣大咧咧地立在原地,又顯得架子太大。于是,許多領導下車后,都習慣抬頭看看天氣,或是自個兒捶下肩膀。這時,下級就應當主動上前伸出雙手,而不要錯誤地以為領導真關心天氣。
握手除了需要腳步的配合,更離不開面部的表情。一些領導往往握著張三的手,卻朝著李四說話。殊不知,一個握手動作,同時讓張三、李四感覺尷尬。長此以往,這名領導架子大,對待下屬刻薄的名聲也會不脛而走。
這名人士最后總結道,握手其實是最基本的禮節(jié),拋開那些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就以真誠和敬意面對對方,自然錯不了。
楊瀾在《一問一世界》一書回憶克林頓與“楊瀾訪談錄”節(jié)目組人員見面時說,克林頓與在場的人員一一握手,讓人感到親切、真誠、平和、尊重,因為他會用眼神專注地看著你,極盡禮儀又富有人情味。
(據(jù)《廉政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