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那些本不優(yōu)美的故事對于蕭紅來說化作了沉沉的懷念。
本書收錄了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與《生死場》。北方冬天里干燥的土路、地上散落的用來燒飯的柴草、灰色空曠的天空里紅得耀眼的夕陽、嘴里哈出的白氣、皴裂的皮膚、干燥的嘴唇、空氣里總彌漫的那股子燒著了東西的味道,還有傍晚時(shí)分家家戶戶升起的炊煙…蕭紅在《呼蘭河傳》里描繪了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她的寫作風(fēng)格超越了時(shí)代,沒有主角,沒有中心,小說不再是小說,支配力量也不再是人物和場景。她的文字干凈、凝練,忠實(shí)于個(gè)人的生活體驗(yàn)。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蕭紅就這樣與生活面對面呼吸,與其說她一生坎坷漂泊,不如說她一直飄蕩于自己詩意的天空里。
《呼蘭河傳》里寫過一個(gè)粉坊,粉坊里的人住著搖搖欲墜的房子,吃著不干凈的粉條,還唱著歌。蕭紅說,他們唱歌不是因?yàn)樯罡蛔悖麄兒孟窈蹨I在笑似的,那粉房里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墻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這段話也許是她寫給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