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雜志上看到《中國新聞出版報》刊載的有關《黨史天地》發(fā)展文章,其中有一句話讓人振奮,就是雜志曾經(jīng)月發(fā)行量達到60萬份,這個數(shù)字可能是前幾年的,但聽起來仍感驚訝。一本黨史雜志,如何在市場中跑出如此速度,或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定位精準。雜志是給誰看的?在報刊海洋中又有誰為雜志自掏腰包?這一點《黨史天地》十分清醒,定位在“老資格公民”的特殊群體,說直白一點,就是有錢,有閑,有閱讀情結(jié)的老年人,我就是其中一員。退休多年,別無它好,喜歡讀書看報,不會電腦,不懂網(wǎng)絡,紙質(zhì)讀物陪伴左右,像我這樣的讀者可能不在少數(shù),因此,《黨史天地》沒有與發(fā)達的網(wǎng)絡拼勁,而是從容自信地苦練基本功,用優(yōu)秀的黨史經(jīng)典贏得了中老年讀者的青睞。
穩(wěn)健樸實?!饵h史天地》不趕時髦,不追時尚,而是以一種沉穩(wěn)、務實的姿態(tài),在自己的位置上穩(wěn)健前行。它不吶喊,更不爭執(zhí),客觀公正,追求真實。就從它的版式設計來看,也是實實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版面空間,沒有華而不實的花哨。在語言風格上,《黨史天地》說的是大白話,講的是大道理,即使是黨和國家的大事,也以老百姓喜聞樂見、鮮活新穎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一點足以看到《黨史天地》穩(wěn)健的風格。
解密細節(jié)。近年來,黨史類報刊之所以受到讀者的關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已經(jīng)不滿足以往那種對黨史說教形式的解讀,而是從微觀的視角尋找歷史真相。因此,對讀者而言,解密細節(jié)就是最大的看點?!饵h史天地》有一個欄目為“最新解密”,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如陳獨秀為了給擔任校長的預料大學爭取一筆款子,居然放棄出席中共一大,從而喪失了載入史冊的良機。這些內(nèi)容真實而嚴謹,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誠然,一本雜志能在市場上拼搏,沒有三頭六臂是站不住腳跟的,何況《黨史天地》的刊名受到諸多局限,能走市場而且受到歡迎實為不易,為何制勝,略舉一二,此為一家之言,供參考。
江蘇徐州周士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