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教育部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中小學掛牌督導創(chuàng)新縣(市、區(qū))工作。工作方案設定了領導組織、管理制度、督學隊伍、開展工作、保障措施、督導方式、問責整改、結果運用等8項成為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chuàng)新縣(市、區(qū))的主要條件,并對達成每項條件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領導組織方面,工作方案要求縣級人民政府成立教育督導機構,設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部門;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求建立責任督學選拔、聘任、注冊登記、管理、培訓、考核、評價、問責、獎懲和定期交流等管理制度。
在工作規(guī)范方面,工作方案主要是對懸掛責任督學公示牌、配發(fā)責任督學證和《工作手冊》等進行規(guī)范。在科學督導方面,主要是要求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縣域內責任區(qū)督學掛牌督導信息系統(tǒng),對責任督學實現(xiàn)網絡信息化管理。督導結果如何落實和運用?工作方案規(guī)定,學校要形成落實督導建議和整改要求的工作機制。地方政府要明確把學校限期整改的進度和成效作為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督導部門或責任督學對學校的問責處理、評優(yōu)評先等工作具有監(jiān)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