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屬于春天的嫩芽裹挾著暖陽迅速生發(fā),成都人脫去厚厚的冬裝,開啟踏青之旅。喝了林林總總各色香茶后,想去茶園中親手采摘一片嫩葉的渴望是否更加強烈?
春日踏青采茶忙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分之后,天氣回暖,大地一片欣欣向榮。城市里的人們在繁忙工作之余,對郊外的綠意分外渴望,一顆踏青之心伴著周末暖陽徐徐而來。若想擁有一次與眾不同的春游,那就去山間的茶園吧。
成都往南,是素有“天府南來第一州”之稱的邛崍市,那里山丘連綿,勤勞的人們在層層丘土之上種滿了茶樹。一場春雨過后,山間茶園新綠喜人,連空氣也顯得格外清新。濃濃春意中,嫩綠的葉芽剛剛抽頭,系著竹編小筐的茶農(nóng)便開始勞作。采茶大姐說:“采茶時只能采最嫩的葉芽,以前采下嫩葉后我們習慣在自己家里炒,現(xiàn)在基本都直接賣給加工廠了?!?/p>
在許多茶園中,游客都可以現(xiàn)場體驗采茶、制茶、泡茶的全過程,與茶園間身著青色布衣的茶農(nóng)一起默默勞作,靜靜采摘,感謝自然的饋贈。
家門口的老茶樹
清明之前是采摘春茶的好時機,短短的新芽里仿佛積攢了一個冬天的生機。淅淅瀝瀝的春雨浸透初春的新綠,讓茶農(nóng)忙碌了起來。
大抵是自小看慣了山丘上的茶樹,即使是年邁的當?shù)夭柁r(nóng),也說不清這些茶樹究竟是從何時開始栽種的,只知道一茬接一茬的茶葉養(yǎng)活了山坳里一輩又一輩人。
第一波新芽起來時,茶農(nóng)只取最嫩的部分。但怎么取,卻有技巧:拇指與食指捏住嫩葉底部,輕輕一提,便可采下。茶農(nóng)說:“用指甲(直接掐下)會傷了茶,(茶葉)沖泡之后的口感可能大受影響?!眱H取嫩芽的原因,一是嫩芽的品相好,能賣個好價錢;二是新茶一天一個樣,三四天便可長出一波,因此必須把握好時機,才能采到更多茶葉。采茶,考驗的是茶農(nóng)的洞察力和判斷力,經(jīng)驗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偶爾也有一人多高的茶樹錯落生長于茶山之上,但與齊腰高的茶樹相比,這些長得過于高大的茶樹產(chǎn)出的茶葉味道過于苦澀,難以賣出好價錢,只有少數(shù)偏愛這種苦味的人才會買上一些。
茶農(nóng)與新茶
茶農(nóng)與茶樹的關系十分親密,他們依靠茶樹生活,對茶葉的愛質(zhì)樸純粹。春雨過后,系著小蘿筐的茶農(nóng)依時而動,“明前茶是寶,雨前茶是藥”,錯過半分時機,也許就會帶來巨大損失。
如今除了自己采茶,茶農(nóng)還會教游客采茶??腿讼胍氖且环萁佑|大自然的體驗,一種對手工勞作的好奇探索,茶農(nóng)們則為自己喝了半輩子的茶葉有人賞識而高興著。
茶農(nóng)與新茶,茶園與茶簍,總有些隱隱淡淡的悠然氣息。
炒鍋里的秘密
新采下的嫩芽顏色翠綠,煞是喜人,輕捧一把,能嗅到濃濃的草木清香。制茶人將新鮮的嫩芽攤開在簸箕里,靜靜晾曬,只需半天時間,清爽的茶香便四散開來。心急的人這時便恨不得抓上一把,就著沸水嘗鮮。可這還不算是真的茶。
綠茶、紅茶、烏龍茶,茶種不同,制茶過程也不同,但炒制卻是大部分茶葉都要經(jīng)歷的過程?;鸷蚺c炒制手法的不同,直接決定了茶葉的形態(tài)及口感。
制茶師覺得炒茶是一件既難也易的事:“其實只要有個灶臺就能炒茶,但制茶技術(shù)更多還是依靠經(jīng)驗的積累?!碑?shù)夭柁r(nóng)個頂個都是炒茶能手,只是好多人搬進了新房子,少了制作工具,雖然年年采茶,卻不再炒茶。
制茶師的雙手在炒鍋中靈動翻飛,直至茶葉中的水分所剩無幾,濃濃的茶香飄散而出。這是一門技藝,更是茶葉制作過程中最吸引入的一環(huán)。制作綠茶只需炒制,邛崍最著名的黑茶還要經(jīng)過獨特的發(fā)酵環(huán)節(jié)。
試與不試都是樂趣
喝茶的人喜歡看干燥的茶葉在開水的浸潤下慢慢舒展;愛茶的人則想了解新鮮的嫩芽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才成為茶。到了茶山之上,鮮有游客不被一簇簇整齊的茶樹吸引,目力所及之處盡是新綠,心曠神怡四字都難以形容那種欣喜,只覺得多日未得舒緩的雙眼仿佛被山泉水沖洗過一般,說不出的舒適清透。
炒茶是游客最愛圍觀的項目。制茶師用手背感知著鍋內(nèi)的溫度,游客圍在鍋邊,卻看不出半分端倪,想試又不敢試。茶山一游的樂趣,也盡在其間了。
海燕:為什么新采的茶葉需要經(jīng)過炒制才能透出香氣?
陶祖強:茶葉本身是植物,嫩芽、嫩葉中只有植物的青草氣,但通過晾曬和炒制,茶葉當中的水分散失后,青草氣也隨之散發(fā),產(chǎn)生茶香的分子逐漸釋放,人就能聞到茶香了。
海燕:將新鮮茶葉攤放晾曬是不是制茶的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呢?
王恩海:我們稱這個步驟為“萎凋”,顧名思義就是讓嫩芽枯萎綠茶和紅茶的制作環(huán)節(jié)中都有這一步,只是時間長短(萎凋程度)有一些差異新采的茶葉所含水分較多,葉片比較脆,經(jīng)過萎凋后,會變得軟綿綿的,如果制作的是綠茶,這時候就可以進入殺青環(huán)節(jié)了。紅茶是不需要殺青直接發(fā)酵的。
海燕:殺青這道工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陶祖強:新采的茶葉是綠色的,但久放之后葉片就會泛紅。所謂殺青,就是利用蒸、炒、泡等方法讓新鮮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鈍化,避免茶葉變紅,讓泡出來的茶葉、茶湯都是綠色的。
海燕:炒茶的手法有哪些?
陶祖強:主要就是悶和抖:當炒鍋達到一定溫度后,將茶葉放入其中,用手蓋住茶葉,這就是“悶”,作用是提高炒制溫度:炒制茶葉的目的是使其水分蒸發(fā),所以當茶葉溫度升高后,需要用雙手將茶葉抖散,促進其中的水分散失,這便是“抖”。悶和抖是炒茶常用的手法,交替的時機與節(jié)奏會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
海燕:茶葉都是炒出來的嗎?不同品種的茶葉之間有何差異?
陶祖強:不同品種的綠茶在具體加工方式上會有差異。比如四川著名的竹葉青屬于扁茶,除了選料要講究,制作時還會有專門的“理條”工序,就是為了讓茶葉呈現(xiàn)出更好的形態(tài) 甘露則屬于卷茶,加工時需要制荼師邊炒邊揉捻,常見的綠茶之間的差異多集中在外形,也就是制作工藝上,這恰恰是決定茶葉口感的關鍵。
海燕:除了綠茶和紅茶,花茶在四川也很受歡迎,它就是指將茶葉與花朵一起進行炒制的茶嗎?
王恩海: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區(qū),認為花茶只是將花朵加入到茶葉中。其實花茶的制作有很復雜的工序,以茉莉花茶為例:需選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人工促其開放后,以1:2的比例與綠茶混合,讓花朵的水汽和香味慢慢浸透干燥的茶葉,使綠茶充滿馥郁的花香,這個過程被成為窖制。窖制一般以一天為單位,通常需要3次及以上的窖制,最后再將茶葉與茉莉花一同炒制,香味濃厚的花茶才算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