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探討了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從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基本特征和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 初中物理 教學模式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很多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不好物理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為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即合作學習方法,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二、合作學習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可行性
(一)初中生的特點適合開展合作學習
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是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已經逐步形成并且逐步占據(jù)主導。但是,初中生的邏輯思維中仍然起著主要作用的還是事物的具體特征。也就是說,初中生只有在觀察到形象的、直觀的和感性的事物,才能通過判斷推理得出抽象邏輯思維形象。同時,初中生思想比較活躍,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揮各自不同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從而打開學習物理知識的更多途徑。
(二)物理學科的特點適合開展合作學習
物理學科離不開各種實驗,而實驗教學需要同學之間小組合作完成。因此,小組合作學習非常符合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在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同學之間組成小組,小組分工合作,通過大家一起動手集思廣益,共同完成物理實驗,從而加深對物理學概念和規(guī)律的認識和記憶,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物理學科的學習除了要動手做實驗并且善于觀察之外,還要勤于思考。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通過探討和爭論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和實驗思考的欲望,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最后得出正確的答案。
三、初中物理合作學習教學的基本特征
(一)恰當分組
在進行合作學習前先對全班學生進行了解,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和性格等方面內容。然后根據(jù)能力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恰當?shù)姆纸M。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最好是五到七人,確保小組人員在性格和能力方面互補,以能夠有效地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小組不是長期固定的,在恰當?shù)臅r候需要進行有效調換。在同一班級中,不同的學習小組要盡可能保持同質,這樣不僅能夠保持各個小組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平衡,更加有利于激發(fā)不同小組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欲望。
(二)組內分工
在小組內部也要進行有效分工,以便能夠有效開展學習工作。這個分工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如有的同學擅長交流溝通,就可以讓這樣的學生擔任小組協(xié)調總結的工作,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就可以讓這樣的學生進行試驗操作。這種分工合作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責任感,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這種分工并不是長期的,在發(fā)揮學生特長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之后小組成員可以進行適當?shù)恼{換,在獲得不同體驗的同時也可以獲得全面發(fā)展。
(三)互動合作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內容是學生個人無法完成的,小組合作教學的特點也就決定了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要進行交流互動。只有不同小組之間和小組內部不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教學內容,也才能保證本小組在競爭中不會落后。
四、初中物理合作學習的教學基本模式
(一)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精心備課,選擇恰當?shù)奈锢斫虒W課程和實驗課程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首先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知識結構和興趣愛好,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相對自由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chuàng)新和提問。在提出各種假設之后,引導學生積極去探索和動手去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討論交流,篩選方案
在學生確定假設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試驗方案的探究。不同的小組之間具有不同的知識差異,因此,制定的實驗方案也不盡相同,對于不夠完善的實驗方案,教師可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探討將自己的想法展示給其他同學。通過這種交流討論,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與人合作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施方案,實驗探究
在學生設計好實驗方案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試驗探究,進行體驗和嘗試。初中物理離不開實驗教學,而實驗也是總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的現(xiàn)象。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物理學實驗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初中物理很多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都是已知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去做,通過自己動手來驗證前人的結論,同時不要擔心出錯,仔細觀察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現(xiàn)象,在動手體驗過程中享受科學探索的喜悅。
(四)科學分析,得出結論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邏輯關系和推理對實驗現(xiàn)象作出解釋。在科學探究中,結論往往是不確定的,如果結論與假設相符,證明假設是成立的;若結論與假設不符,就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檢驗和反思,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一次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有時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若是這種情況,就必須進一步完善探究的方法和步驟,再重新進行探究,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五、結束語
筆者從初中物理教學中分析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合作學習教學的基本特征和合作學習的教學基本模式三個方面探討了對初中物理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新見解,希望筆者的探討可以對物理教學同行的課堂教學的豐富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堅.農村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歷程與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張麗萍.概念圖之物理教學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廖妍.中學物理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4]魏愿堅.小班化背景下的物理教師核心教學能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