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授道理是大學教師在課堂上的首要任務,也是大學教師的職責所在,而大學教師的“傳道”之路是一個系統(tǒng)連續(xù)性的工程,不僅關系到教師的內在職業(yè)修養(yǎng),還關乎到提高教學水平、教學相長以及構建和諧課堂的任務。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針對新形勢下大學教師的“傳道”職責,分別從有所奉獻、有所感情、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魅力等四方面,提出了如何實現(xiàn)大學教師言傳身教的建議。
關鍵詞:職責 大學教師 言傳身教
在緊張忙碌的當今社會,大學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壓力越來越大,外界對大學教師的解讀也越來越多。那么,在新形勢下大學教師的職責與工作是什么呢?在2014年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北京師范大學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習總書記特別強調,教師職責第一位是“傳道”。所謂“傳道”,主要指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因此,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有所奉獻、有所感情、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魅力,認認真真的上好每一堂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奉獻中的“傳道”
大學教師要具備高度的敬業(yè)奉獻精神,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愿意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奉獻青春、奉獻一生。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奉獻,不僅體現(xiàn)在平常的課堂教學和科研工作中,還要主動加壓,積極參與學科建設、課程改革、實驗室建設等多個方面,爭取把每件事情做好做精;對于學生的奉獻,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的充分交流,還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主動關心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走出心理陰影,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講課方面,積極地向擁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尤其是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聆聽他們的課程,多與他們交流,練好基本功,嚴格要求自己,備好每一堂課。對要講授的教材內容,做好充分準備,使得每一堂課都成為一場精彩的演出。在課堂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講授與互動提問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每一堂課的內容都要講明白、講透徹,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感情中的“傳道”
要將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每節(jié)課中去。在課堂上,感情要時起時伏,聲音時高時低,語調抑揚頓挫,做到聲容并茂,富有節(jié)奏感,能夠在感情上打動學生,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要讓課堂上的語言通俗易懂。也就是說,將一些晦澀難懂的原理知識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使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到教學課堂學習氣氛中,并隨時注意觀察學生們的表情和動作,隨時調整自己的講話方式,做到尊重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要協(xié)調課件和黑板書寫之間的關系,做到互相補充。純粹依靠課件,侃侃而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降低。粉筆在黑板上的一筆一劃,能夠引領學生慢慢地進入思考狀態(tài),由淺入深、由易至難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因此,要靈活運用課件和粉筆,做到尊重學習規(guī)律,迎合學生們的學習口味。
用心備好每一堂課。把每一堂課看作是一場演出,自己和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演出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演員的臺下排練。將當前時事與課堂內容密切聯(lián)系,日積月累,形成自己獨特的授課風格。
三、創(chuàng)新中的“傳道”
在課堂上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對于超過兩個班的大班課堂教學,尤其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掌控教學氣氛,靈活面對出現(xiàn)的各種突發(fā)情況,采用隨機測驗、隨機提問、隨堂考試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出勤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兩個班的小班課堂教學,可多采用互動教學,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深入剖析,教師在講臺上與學生一起學習討論,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雖然書本上的知識都是一些經(jīng)典原理,但將其與當前生活中的一些熱點事件聯(lián)系起來,必將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結合嫦娥三號的發(fā)射成功,講解地球引力、空氣動力學、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原理;結合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講解核聚變、原子彈的相關知識;結合北方的大范圍霧霾天氣,講解工業(yè)排污治理、大氣成分測量等。密切聯(lián)系生活,才能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魅力中的“傳道”
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展現(xiàn)獨特的個人魅力,包括穿衣打扮、舉手投足、行為語言等。教師講授每一次課,其實就是一場演出。要把這次演出表演完美,就要花費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教師的穿衣打扮要簡約大方得體,給學生展現(xiàn)好形象,以奇裝異服、特色發(fā)型取悅學生,必不可取,還會影響授課效果。
教師的舉手投足要適當,要掌握好與知識銜接的分寸,如果情緒興奮時手舞足蹈,心情低落時拍桌子叫嚷,必將使課堂失去教學的氣氛;同樣,教師的語言要言簡意賅,講解每個知識點的時候要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避免廢話連篇,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
不學禮,無以立。只有學好禮儀,才能立足社會。在一些公共場合,要表現(xiàn)出教師的健康形象。例如,有領子的上衣比無領子的正式,有袖子的上衣比無袖子的正式,暗色服裝比亮色服裝更顯穩(wěn)重,無色彩的服裝比有彩色的更顯內斂等。在課堂上,不要佩戴一些炫目的耳墜、項鏈、戒指,否則會影響學生的集中注意力,不戴墨鏡上課,戴變色鏡需在門口停留片刻再進教室。只有注重細節(jié),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尊重,才能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
總之,新形勢下大學教師的職責與工作主要體現(xiàn)在傳授道理,即“傳道”。教師言傳身教,嚴格要求自己,認真?zhèn)湔n與上課,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授課方式和教學方法也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yǎng),完善自己做人的藝術,才能教好每一節(jié)課,才能提高教學研究的水平,才能做到與科學研究的和諧補充,實現(xiàn)教學成果與科研成績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周光禮,馬海泉.教學學術能力:大學教師發(fā)展與評價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
[2]呂秋云.大學教師壓力及當前大學教師群體問題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3(31).
[3]譚少元.《大學語文》課教師的言傳身教與教書育人技巧[J].語文建設,2013(10).
作者簡介:
付興虎(1981— )男,漢族,河北故城人,博士,燕山大學講師,河北省特種光纖與光纖傳感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特種光纖傳感與運動光通信。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