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聽到一段很有趣的對話,一對母女和那母親的同事并肩走著,那同事說:“你家好幸福?!蹦赣H尚未答話,小女兒就搶先說道:“媽媽,媽媽,阿姨說得不對,我不幸福,你幫我把這口袋裝滿爆米花我才幸福。”說完伸出吃得半空的食品袋。小姑娘固然天真可愛,未必分得清快樂和幸福。
怎么裝幸福呢?我曾經(jīng)聽到過一個很美的答案。那時我畢業(yè)實習(xí),在一家公司做文案,中午下班同事都會商量今天中午上哪里吃飯,后街的炒米太遠(yuǎn),東門的削面人太擠,對面的炒面太油膩,說來說去還是在公司大食堂吃大米套餐。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
他是另外一個部門的,畢業(yè)后和妻子一起打拼到這個城市。每天中午他都會從容地從包里拿出一個精致的保溫飯盒,很卡通的粉白色外表,還貼了個喜羊羊的不干膠,大概是他愛人的杰作。有時里面是燜的紅油油的燒茄子,有時是煎的像花兒一樣的荷包蛋,也有時是燒的香酥可口的排骨。
有次大家無意間談起一個話題:這個月給你裝多大的紅包你會覺得幸福?他冷不丁地說:“其實不用奢望月月發(fā)獎金,天天把飯盒裝滿就是幸福。”頓時辦公室就充滿了羨慕的眼光,覺得那原本不方便的飯盒卻成了最暖人心扉的東西。的確,一日三餐,就是生活的大部分,每天都有一個人提前為你認(rèn)認(rèn)真真地準(zhǔn)備,就是難得的幸福。
他說是他腸胃不好,吃不得飯店的油膩。
好你個吃不得飯店的油膩,卻吃得了這人間最美的煙火。
有人愿意不嫌麻煩地天天帶著一個飯盒上班,也有人愿意天天早早起床認(rèn)認(rèn)真真地把飯盒裝滿。你看,幸福源自平凡,不必要精挑細(xì)選稀世珍寶,裝些最平常的白米就可以,幸福源自歲月,不必要裝得滿滿一火車一輪船,一個小小的飯盒足已。只有這些生活里每天都要發(fā)生的小事,才能給生命染上不褪的色彩。
把幸福裝起來,讓它陪著日子一起慢慢地過。
(據(jù)《洛陽晚報》洛水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