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大棚生產是一項高投入、高技術、高收益的農業(yè)產業(yè),冬季大棚的管理關系到來年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種植戶要養(yǎng)成堅持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或經常上網查詢當?shù)?天或1周天氣預報,要特別注意低溫寡照天氣設施大棚的溫度、光照、水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幾方面的管理工作。
1 " 提早設置防寒溝
在冬季降溫之前,在大棚的周圍挖好防寒溝,一般溝寬1 m,深40~50 cm,溝內填秸稈、雜草等。防寒溝里的雜草受潮之后發(fā)酵,釋放出二氧化碳和熱量,起到保溫作用。
2 " 栽培適宜品種
在栽培定植時,選擇耐低溫高濕、抗病性強、耐儲運、豐產的品種。
3 " 覆蓋草簾、棚膜
對于二膜覆蓋反季節(jié)栽培的設施草莓、番茄、黃瓜等作物,可根據(jù)天氣情況,在棚上加蓋草簾或棉被。對于多膜覆蓋反季節(jié)促成栽培的草莓,可在10月中旬鋪設黑膜,以防除雜草和提高地溫。二膜、三膜的覆蓋,一般在11月中旬進行。
4 " 溫管理度
4.1 " 正常天氣溫度管理 " 草莓現(xiàn)蕾后,白天保持25~28 ℃,夜間7~8 ℃,最低不應低于6 ℃;開花后白天溫度23~25 ℃,晚上7~8 ℃;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23 ℃左右,晚上不低于5 ℃。番茄為喜溫性蔬菜,開花、結果期溫度采用四段式管理,即前半天 23~27 ℃,后半天18~23 ℃,前半夜16~20 ℃,后半夜10~16 ℃。黃瓜溫度要求高,白天溫度26~28 ℃,晚上溫度10~14 ℃。
4.2 " 風雪天大棚溫度管理 " 根據(jù)天氣變化,在大風雪到來之前,及時檢查塑料薄膜的固定情況,壓膜線或壓桿必須固定牢靠,并把草苫蓋好壓嚴。如果出現(xiàn)中到大雪時,要盡早清除棚上和棚周圍的積雪,以防止積雪壓塌大棚;積雪較少可等雪停再進行清掃。當白天氣溫低,夜間又持續(xù)降雪時,為了提高棚內溫度應做好保溫工作,可在棚上或棚周圍加蓋多層覆蓋物(薄膜或草氈);有條件的農戶可進行設施加溫,可用增溫補光燈、空氣加熱線、電暖器等進行加溫;也可在棚內放置木炭火盆進行加溫。增溫補光燈在安裝時距地面1.5 m,8 m寬的棚可順棚安裝2行,電壓要求220 V,夏天不用時取下保存??諝饧訜峋€一般每棚可裝長為120 m,1 000 W,5~8條。
5 " 濕度管理
根據(jù)棚內濕度情況,盡量在中午10:00以后進行短時間的小通風,在盡可能不降底棚內溫度的條件下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注意做到通風量小、時間短,一般以白天棚內溫度不低于15 ℃,夜間不低于10 ℃為宜。
6 " 光照管理
在冬季要經常清除棚膜外的灰塵,提高棚膜的透光性??筛鶕?jù)不同作物對光照的需求來管理,一般草簾采取早揭晚蓋的方法進行管理。如遇雨雪天也要揭開草簾見光,充分利用散射光;如遇連陰天氣,有條件的農戶可在棚中安裝增溫補光燈(安裝方法同上)或100 W白熾燈泡等進行補光,白熾燈泡安裝時可順棚每2 m安裝1個100 W白熾燈泡,燈泡距地面1.5 m。一般扣棚后補光2小時,揭簾前補光2小時。
7 " 水分管理
要嚴格控制澆水,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可根據(jù)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灌水,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進行灌水,采用小行灌溉或膜下滴灌,禁止明溝澆大水。澆水后要及時通風排濕,當棚內濕度大且又不能通風時,為了保持地溫、降低棚內濕度、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可在行間撒草木灰或細干土、稻草等物吸濕。
8 " 施肥管理
8.1 " 追施多元肥 " 冬季設施大棚施肥要遵循“控氮增磷鉀”的原則,結合噴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硼砂等微量元素肥,也可噴灑碧護、甲殼素,以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果實膨大。
8.2 " 補充二氧化碳 " 冬季棚室蔬菜生產是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蔬菜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嚴重不足。有條件的農戶可在棚內懸掛二氧化碳增長劑,增加作物光合產物,提高經濟效益。
9 " 病蟲綜合防治
低溫高濕環(huán)境易誘發(fā)霜霉病、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晚疫病等,這一時期要特別注意棚內濕度的控制。
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稍谂飪葢覓焖{板、黃板或抑菌驅蟲板等進行物理防治,以降低病害的發(fā)生,達到提前預防的目的。對于已發(fā)生病蟲害的棚,盡量使用煙劑或粉塵劑,減少化學藥液的使用。對于瓜類蔬菜的霜霉病,茄果類蔬菜的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可用百菌清煙劑或粉塵劑進行防治。對草莓、瓜類、茄果類蔬菜的灰霉病可用10%的速克靈煙劑或6.5%的萬霉靈粉塵劑進行防治。對瓜類蔬菜的細菌性角斑病,可每畝用10%脂銅粉塵劑1 kg防治,一般5~7天噴粉1次,連續(xù)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