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開年,A股就連跌3天。1月6日,上證指數創(chuàng)出2132.63點的新低。隨后,股指開始震蕩反彈。
一開始,人們對這個低點并沒怎么在意,多年的熊市,讓人們對股指迭創(chuàng)新低已經麻木。但時任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的李大霄,卻對這個低點上了心,并向外高調宣稱,2132.63點就是A股的歷史大底,且美其名曰“鉆石底”,以標示A股在這個點位附近的投資價值。
不管李大霄出于什么動機,反正,一潭死水的A股,似乎被他的高論激活了,一時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無數股民或股評家開始圍繞這個“鉆石底”,打起說不清道不明的口水戰(zhàn)。那一年,股指波瀾不驚,但圍繞所謂“鉆石底”的喧囂卻貫穿始終,也算是中外股市上少見的奇觀。
作為始作俑者,對于所謂“鉆石底”的論斷,李大霄給出了六大理由:
一、外圍市場的情況較預期略好,市場有望走出恐慌;二、房價、CPI等2011年政策調控的主要對象均已受控,此前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出現改善;三、市場經過調整后的估值已與1664點時相近,投資價值凸顯;四、“政策之手”將帶來轉機,包括匯金、社保等“國家隊”的入市及2011年中期研究的養(yǎng)老金入市等;五、產業(yè)資本積極“抄底”,其增持規(guī)模連續(xù)兩個月超過減持規(guī)模;六、此前唱空做空的外圍資本2011年中期大舉買入中國股票ETF,轉向做多A股。
“股市的表現是違反人性的。到了應該冷靜的時候它更加狂熱,有投資價值時卻跌跌不休。在股市低迷時給大眾一點信心和鼓勵,就如同在2007年上證指數6000點之上時給他潑冷水不斷提示風險一樣?!泵鎸涿娑鴣淼目谒c板磚,李大霄堅持認為自己有理性有良知。
與李所長的固執(zhí)自信相比,更多的市場人士對所謂的“鉆石底”嗤之以鼻。私募人士花榮就曾表示“見底論是一廂情愿”,“市場仍處于熊市狀態(tài)之中,前景并不明朗”。
當年7月24日,上證指數盤中創(chuàng)出2131.01點的新低,于是,“鉆石底”一說,頓時成為市場的笑談,網上對李大霄的攻擊更是此起彼伏,據他本人說:“有追殺的,取首級的。”此后,李大霄改稱“鉆石底”是一個區(qū)域。
事實證明,股市的走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謂的測底斷頂,都不過是所謂專業(yè)人士的囈語。
7月24日以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上證指數迭創(chuàng)新低。12月4日,滬指盤中最低觸及1949.46點。之后,走出一波跨年度的強勁反彈。這個低點,也因此被稱為“建國底”。
此時,人們都忙于如何參與當年度最有賺錢效應的行情,琢磨著如何抓住“最后的晚餐”,幾乎沒什么人再去拿“鉆石底”煩擾李大霄。
就在人們不再期望能找到A股所謂的底部時,一個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指數大底卻悄然而生,那就是兩年后人們才恍然大悟的創(chuàng)業(yè)板大底——585.44點。股市的吊詭之處就是如此。這真是應了那首著名的宋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