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戰(zhàn)爭中,全民抗戰(zhàn),就連孩子也加入到這場關系民族存亡的斗爭中。他們雖然不能上戰(zhàn)場殺敵,卻發(fā)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了許多大人也做不了的任務……一起來讀讀他們的故事吧。
高廷光被稱為“活電臺”,這個綽號是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肖華將軍給他起的。那時,高廷光還只是一個十歲多的孩子,能得到這樣的綽號可是很高的榮譽呢。為什么要把一個娃娃叫做“活電臺”呢?
1940年,羅榮桓、肖華領導的115師在沂蒙山的費北縣建立了抗日根據(jù)地,而一條公路之隔,對面的費南縣就是日偽占區(qū)。費南縣的武安村是進出費北根據(jù)地的通道。這里駐扎著日軍一個大隊,還有一個偽軍師,就像餓狼一樣守在根據(jù)地的門口。八路軍決心打掉武安,打開這扇大門。
可是八路軍不了解武安村里的情況,前幾次交手,都沒能取得勝利。要想打贏這一仗,就得派人進村偵察??墒枪碜釉绶乐@一手了,對進村人員盤查得很嚴,想飛進去一只鳥都困難。八路的偵察員們扮成賣豆腐的小販,送菜的農(nóng)夫,給炮樓送饅頭的伙夫,都被攔在了村外。村里地下黨搜集到的情報,怎么傳遞出來呢?
這時,肖華盯上了自己的警衛(wèi)員高廷光。高廷光年紀不大,卻很機靈。肖華覺得用一個孩子去傳遞情報,或許能讓敵人放松警惕。
第二天一早,小廷光身穿一件破棉襖,用一根木頭做扁擔,前頭是一塊臘肉,后頭是兩只公雞,向武安村走去。經(jīng)過村前小河上的石橋,他就看到設崗的偽軍哨兵了。
“站住!”哨兵拉著槍栓,氣勢洶洶地把槍口對準了小廷光。
別看廷光只有10歲,可他同漢奸、鬼子都過過招,心里一點也不害怕。他不慌不忙地走過去,吸一口氣,呵一下手,用棉襖袖子抹了一把鼻涕,咧著嘴問:“你為啥攔俺呀?”
“你是八路的小探子!這回可讓老子逮著了?!?/p>
廷光裝著很害怕的樣子:“誰是八路?俺是來看姥姥的。”
偽軍放松了警惕:“你姥姥是誰?”
“孫和寶?!?/p>
“她住哪里?”
“從村口往東南拐,再往東一個胡同,門口一盤石碾的那戶就是?!?/p>
偽軍看他對答如流,沒什么可疑的,便放行了。這一放行,鐵打的武安就成了泥捏的武安了。高廷光順利拿到了一張敵人火力布防和村內(nèi)交通圖,藏在鞋子里。地下黨員孫和寶送他到城門口,偽軍見只是一個小孩子出來,攔也沒攔。
出了村,還在敵人的視線中的小廷光撿起薄薄的石頭在河水邊打水漂。他邊打水漂,邊沿河而行,直到脫離了敵人的視線,才轉身往北邊費北根據(jù)地飛奔而去……有了高廷光送來的情報,那一仗打得很干脆,一下子殲滅了300多敵人。
后來,小小的高廷光用不同的身份出現(xiàn)在很多地方,日本人苦心經(jīng)營的一個個據(jù)點都因為他獲得的情報而灰飛煙滅??墒菙橙说姆辞閳笕藛T想破了腦袋,也不會想到這個“小屁孩兒”頭上來。高廷光成了難得的傳遞情報的人才,稱他“活電臺”,是多么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