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瑟夫地群島,南森和約翰森度過了九個月的荒島生活。
他們蓋了一座石砌的小房子,捕獵海豹,用海豹皮做遮風御寒的衣料,用海豹的膏油做燃料。
還去捕獵北極熊,解決了一冬的食物和用作墊褥的熊皮。
1895年3月14日,南森和約翰森離開“弗拉姆號”,他們帶著28條狗和3副雪橇,2條皮艇,以及100天的食物踏上征程。在臨行前,南森作了認真的準備,他們先到冰上試著生活一陣,試用了各種鞋具、衣服、食物和帳篷,檢查了雪橇和拉雪橇的狗,盡量做到萬無一失。在他們離開“弗拉姆號”時,距離北極只有400英里,這在歷史上是一個新記錄,以前從未有船這樣靠近過北極呢。
南森和約翰森在一望無際、似乎可以一直通到北極的平坦冰原上疾馳。最初幾天,他們往往每天可以前進14英里,如果能保持這個速度,不久即可大功告成。然而好景不長,他們很快就陷入了由無數(shù)冰脊組成的迷宮:一堆堆冰礫布滿了冰脊之間的通道,雪橇經(jīng)常翻車;狗拉著沉重的雪橇翻越高聳的冰脊特別吃力,他們只得從雪橇上下來幫狗一起拉;在這連綿不斷的冰石流中前進,他們經(jīng)常在滑行中睡著,腦袋一沉,猛地撞在自己的滑雪鞋上才被驚醒。
這段時間里,白天融化成的一潭潭冰水一到夜間便結(jié)成冰,并且冰情還有越來越壞的趨勢。南森又開始疑惑了,雖然他們每天都向前跑了幾英里,但到晚上對照星座一測量,發(fā)現(xiàn)仍停留在昨晚的位置,他們像是在踩踏一只巨大的轉(zhuǎn)磨,拚命向北跑,而浮冰卻向南移,兩者一抵消,他們便只得在原地不動了,這個一向善于利用自然力的科學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然力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了。
于是他們再度改變自己的計劃,決定掉頭向南退卻,而放棄了向北極挺進的想法。這時他們已在北緯86°14′,從離開“弗拉姆號”起的23天內(nèi),他們一共走了差不多200公里,離北極只差大約316公里了。因為食物補給已經(jīng)難以為繼,他們殺掉剩下的狗,而最為艱苦的時候,還不得不吃用狗血做成的稀飯。南森寫道:“如果我說這好吃,我是在撒謊。我得把它咽下去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1895年4月9日,他們不得不帶著遺憾掉頭朝南面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出發(fā)。整個夏天,南森和約翰森都沒法找到法蘭士約瑟夫群島,南森開始絕望,“整整三個月里我們都徘徊在這片冰凍的荒漠中,我們總在原地踏步?!彼麄冇袝r滑雪代步,有時步行,有時則乘坐皮艇,在雪泥混雜,縱橫交錯的浮冰迷宮里轉(zhuǎn)圈圈。
南森后來承認,當時他和約翰森 “看不到走出去的希望,冰層橫亙在每一個方向,不可逾越。給養(yǎng)迅速減少,無物可捕可殺……我徹夜難眠,每時每刻都在苦思冥想,期望找到一條走出困境的路?!?/p>
7月24日,即在他們向南走了3個半月后,才在遠處地平線上看到一個海島。這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到8月7日,他們才從冰原上到達海邊,他們改乘皮艇駛向這個海島。在冰上漂泊兩年后,他們首次踏上了陸地——他們的運氣來了??恐东C北極熊和海象,他們很快就吃上了鮮肉,并且供應(yīng)充足,體力也慢慢恢復(fù)了。
他們在這個海島上進行勘測,收集地質(zhì)標本;當他們踩著堅實的巖石,看到巖縫中盛開著罌粟花,心里不知有多高興,他們忽然覺得,大地是那么的寶貴,在再堅實的冰塊上也會感到不踏實,他們不禁暗暗替“弗拉姆號”上的伙伴們擔心。
他們意識到在回家前,不得不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島上度過第三個冬天。兩人在島上避風的地方蓋了一座石砌的小房子,用苔蘚堵塞壁縫,用不透水的厚海豹皮做屋頂。他們又去捕獵海豹,用海豹皮做遮風御寒的衣料,用海豹的膏油做燃料。他們還去捕獵北極熊,解決了一冬的食物和用作墊褥的熊皮。
他們就在這里安心地度過了九個月。沒有風時,他們就出去打獵,在雪地上散步,或者欣賞北極光和流星的精彩表演,而當狂風怒號,大雪紛飛時,他們就呆在小房里,偎著油爐而睡,由于整日無所事事,而吃的盡是營養(yǎng)豐富的熊肉湯和煎熊排,結(jié)果他們都長胖了,南森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重增加了20斤,而約翰遜則增加了11斤多。
盡管受制于如此極端困境,他們卻一直保持著理智,約翰森后來說道,“我們沒有爭執(zhí),唯一的問題就是我有打鼾的毛病……南森試過在我打鼾的時候踢我的背?!倍仙瓌t在他的日記里寫道:“約翰森睡著了,弄得小屋內(nèi)回音陣陣,我很高興他的母親不會看到現(xiàn)在的他,一個又黑又臟衣衫襤褸的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