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品德不良的學生是可以教育好的,他們的不良行為是可以得到改正的,關鍵在于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否采取符合他們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有效措施,能否講究教育藝術。
[關鍵詞]師生關系;談話藝術;閃光點;起步點;反復點
大量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品德不良的學生是可以教育好的,他們的不良行為是可以得到改正的,關鍵在于我們教育工作者是否采取符合他們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有效措施,能否講究教育藝術。對品德不良學生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下面簡要談談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多年實踐的具體做法。
一、消除疑懼心理,建立相互依賴的師生關系
品德不良的學生對老師一般都報疑懼心理,總覺得老師處處跟他們作對,想方設法整治他們。他們聽到的往往是冷嘲熱諷,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久而久之,他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生懷疑,逐漸自暴自棄。這時候,老師真誠的愛心是一種特效良藥,能慢慢融化學生心靈的冰塊。
二、提高道德認識,講究談話藝術
品德不良學生往往都有一套錯誤的思維方法,天長日久也變成了錯誤的思想,促使他們接連不斷地犯下錯誤。因此,要教育好他們,必須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講究對學生的談話藝術。在這方面要注意以下三點:
1.心靈溝通原則。當品德不良學生犯了錯誤時,要及時找其談話,實行心理上的溝通,以便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輕裝上陣。
2.心理相容原則。教育措施要符合品德不良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個性特點,如果學生發(fā)生抵觸情緒,再明智的教育,再美好的愿望都是徒勞的,解決的方法就是要溝通思想,達到心理相容。因而必須做到:(1)溝通的時機一般選在其心理處于平衡、歡樂狀態(tài)時為宜;(2)談話時,要時時掌握對方的情緒變化;(3)尊重談話對象的思想,順情成理,借題發(fā)揮,發(fā)問要以不損害人格為標準,分析推理要留有余地,只有實現心理相容,教育信息才能輸入被教育者的大腦,才能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促使矛盾的轉化。
3.心理反饋。實踐告訴我們,這些品質不良的學生,心靈深處同樣潛藏著要求表現自己的才能和改變現實處境的強烈愿望。因此,必須及時地向他們輸送引起“歡樂情緒”的信息,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心理反饋活動。
三、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齊力配合。
社會是轉化品德不良學生的政治基礎;學校是轉化品德不良學生的中心場所;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轉化品德不良學生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沒有家庭的配合,轉化品德不良學生很難甚至是不能的,所以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共同做到以下幾點:
1.挖掘閃光點
品德不良學生也有其自身的閃光點。盡管他們思想素質不高,紀律松馳,學習成績差,缺點明顯,但班主任還是要沙里淘金。平日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長處和進步要 緊緊抓住它以表揚鼓勵,予以肯定,使之在贊美聲中增加信心。當頑皮生不顯眼的優(yōu)點竟被班主任所承認時,必然會誘發(fā)他們獲得改正缺點的力量。
2.扶持起步點
班主任要在集體中給品德不良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也能體現到成功的喜悅。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適合他們特點的活動,如社會調查活動,班際、校際間的交往活動,興趣小組活動,演講比賽,文體方面的競賽。這些活動要考慮他們優(yōu)先參加,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在活動中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成功,在成功中體驗自身的價值。要常給一些他們能解答的問題,當他們在眾目睽睽下,較好地回答了問題,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的進步表示祝賀時,這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會得到增強,也促成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3.捉住反復點
品德不良學生思想素質及意志力都較差,有時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經幫助有了一些進步,但好景不長,當他們在學習或其他方面受到新的挫折時,就會出現反復。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盡最大努力,花更大心血,繼續(xù)關心學生的成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耐心細致地做好反復教育的工作,做到問題嚴重不嫌棄,屢教不改不灰心。相反,若認為該生不可救藥,任其下滑,勢必前功盡棄。要善于引導他們從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中吸取動力,激發(fā)起他們積極進取的意識。要善于運用正反事例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提高辨別是非、真?zhèn)巍⑸茞耗芰Α?/p>
總之,我們無論采取哪種教育手段,都要注意啟發(fā)自覺,激發(fā)他們在感情上產生共鳴,使他們下決心痛改前非。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