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精神分析原理,在創(chuàng)作實驗短片時,充分考慮人物的性格構成、心理結(jié)構、潛意識養(yǎng)成等問題,為短片的創(chuàng)作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撐,并深化短片的主題,從而探討集體無意識中的文化價值構成與個體早年遭遇所導致的特有潛意識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關鍵詞]精神分析原理;實驗短片;人物性格;人物塑造
一、精神分析原理在實驗短片中應用的思路探討
運用精神分析原理,在創(chuàng)作實驗短片時,充分考慮人物的性格構成、心理結(jié)構、潛意識養(yǎng)成等問題。通過深入地挖掘其性格成因、早年遭遇、環(huán)境背景、交往歷程等問題為短片的人物設置、主題表達、意義生成與手中接受提供可靠的保障。筆者通過對實驗短片《楓·鈴·芝》中主要人物紫楓、紫鈴的性格剖析、人格解讀和心理挖掘,為全片的故事情節(jié)和合理化展開與主題的有序深化打下了基礎。以此思路,從人物性格特點、內(nèi)心世界與生活遭遇入手飽滿而深刻地描摹了紫楓這一特定人物,提高了短片的制作水準與意義內(nèi)涵。經(jīng)此設計,使短片的故事感人、情節(jié)離奇、主題深刻、發(fā)人深省。
二、運用精神分析原理在《楓·芝·鈴》中進行人物塑造的實驗
(一)主要人物介紹
實驗短片《楓·鈴·芝》中的主人公紫楓,在家中排行老大,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一個有片段性“記憶衰弱癥”精神病患者。同時該角色是具有三重人格的特設人物。其一,是平日里獨處之時,自我臆想的強勢人格;這一人格表現(xiàn)為爭強好勝、敢闖敢當、無所羈絆。其二,在現(xiàn)實中被二妹欺侮之時,真實流露的懦弱人格;這一人格表現(xiàn)為克制忍讓、唯唯諾諾、精神葳蕤。其三,于夜深人靜之時,因長期受壓榨欺凌在內(nèi)心深處激發(fā)的邪惡人格;這一人格表現(xiàn)為無理取鬧、咄咄逼人、肆意妄為。
實驗短片《楓·鈴·芝》中的女二號紫鈴,在家中排行老二,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特設角色。其一,是現(xiàn)實生活中自私自利、蠻橫無理的有暴力傾向的人格;這一重人格表現(xiàn)為對大姐的霸道欺壓和極強的占有欲,也是導致大姐第二重人格的客觀原因。其二,是內(nèi)心深處收到大姐懦弱人格誘導和影響,而裂變出的對大姐的呵護與關愛,是同大姐第二重人格共鳴存在的善意的人格。
實驗短片《楓·鈴·芝》中的女三號紫芝,在家中排行老三,與老二是同卵雙胞胎,但幼年時期因一次意外,不幸夭折。在短片中設置為誘導女一號第一重和第三重人格的催化劑。對于紫芝是否真的存在過或者是否是意外身故我們不做揭示,可以想象成老大的精神臆造物,也可是真實出現(xiàn)過的人物。其主要作用就是催化和誘發(fā)女一號的第三重人格變化。
(二)故事情節(jié)簡介
短片采用倒敘的方式和插敘的方式,從大姐“超我”的強勢、愛二妹的性格出發(fā),講述在將二妹殺害之后,心理出現(xiàn)的陰影,一直幻想二妹依賴自己生存,而自己一直是個時刻保護著二妹的強勢大姐的形象。從短片一開始,大姐紫楓不斷發(fā)現(xiàn)二妹身上無緣無故出現(xiàn)傷痕,愛妹心切的紫楓懷疑是二妹的男朋友健垵所為,憤然去找健垵算賬,沒想到健垵的一句話卻戳破紫楓內(nèi)心防線的關鍵。紫楓被健垵說出的“鈴鈴的事我還沒跟你算賬呢!”引發(fā)了心理反映,恍惚之中看到空白房間里被捆綁的二妹,驚嚇之中的大姐被二妹用繩索勒住脖子。
短片開始第二部分,這部分大姐的性格是現(xiàn)實中的性格,懦弱、積累了對自己呼三喝四的二妹的仇恨,而引起大姐性格中“本我”邪惡的出現(xiàn)的出發(fā)點,同樣是健垵,健垵本為大姐紫楓的男朋友,因花心常朝三暮四,二妹紫鈴怕大姐受騙,遂和健垵在一起。不知情的大姐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已逐漸積累下仇恨,只是受“自我”的抑制。而健垵的事是個引爆點,激發(fā)了大姐“本我”。
短片第三部分則為短片的真相大白,穿插著大姐紫楓的三重人格相互交錯,將生出惡念的大姐紫楓用繩索勒住二妹紫鈴,與大姐心理的陰影被二妹勒住脖子,真實的性格軟弱被二妹所保護。歸根結(jié)底,大姐紫楓看到逐漸消失的二妹,是渴望得到她的原諒,同樣渴望自身能在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中得到救贖。
在短片中,女一號隱約有印象,似曾有過這么一個三妹,并時常在第一重幻想人格的夢境中充當保護三妹的角色。同時在第二重人格的長期支配下,因第一重人格中的夢幻人物“紫芝”超出苑囿出現(xiàn)在第二重人格中;而誘使女一號開始萌生第三重人格。在女三號誘導下,女一號的第三重人格開始快速成長,并在無意識下開始影響到現(xiàn)實中的第二重人格(真實人格)。在女三號誘導下,第三重人格之前導致二妹離奇死亡的意外似乎并非那么簡單。于是,通過設計步驟、架設引導性線索,在第三重人格的世界中誘導女二號就范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些指向女二號的蛛絲馬跡。而后在精神世界中不斷掙扎的第三重人格沖出牢籠,殺死了女二號,為早已亡故的三妹復仇。然而女一號的第三重人格其實戧殺的是女二號善意的第二重人格。
故事最后可以設置一個情節(jié),只要畫面不用聲效,來解釋最初潛意識中的景狀。實質(zhì)上,女一號的第三重人格暴力的復仇人格其實是為自己的罪惡行為尋找借口、找開脫才意向出的二妹被三妹陷害致死。事實上,真正的意外是十五年前,五歲的大姐和三歲的二妹、三妹一起出門游玩,當時的老大任性不懂事,要帶著兩個二妹一起在河邊的泥沙堤壩上玩危險的爬坡游戲。當時二妹聰慧機敏不同意一起玩危險游戲,大姐不高興還推了一把二二妹,讓她走開別掃興,于是二二妹就一個走到遠處的小樹林里玩抓石子。之后,老大和老三兩人玩起了爬坡游戲,但是堤壩很滑,兩個孩子一不小心踩滑了一腳,雙雙跌落下來,導致三妹落入河中溺水而亡,自己索性被雜草攔到也沒有被荊棘石塊撞傷,但雖幸免于意外卻也被隨后滾落下來的石頭撞到了頭不省人事。
(三)紫楓人物形象的精神分析
紫楓的三重性格在短片的三部分分別表現(xiàn),即“本我”壓抑的軟弱,“自我”展現(xiàn)的邪惡,“超我”表現(xiàn)的強勢。這三部分的性格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軟弱的性格里逐漸積累出的仇恨形成了邪惡的本身,而渴望得到救贖和原諒的部分則表現(xiàn)在幻想中的自己一直是疼愛和保護著二妹好大姐形象。三種性格的引發(fā)和串聯(lián)都需要一個突破點,這個重要的節(jié)點就是男主角健垵,雖然沒有著重塑造健垵的人物形象,但是每次健垵的出現(xiàn)都是引發(fā)故事持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力。在大姐紫楓幻想自己“超我”性格時,健垵的話是大姐回歸現(xiàn)實的節(jié)點。在大姐軟弱的“自我”性格時,健垵和二妹的牽手是大姐性格突變?yōu)椤氨疚摇钡墓?jié)點。這樣三種性格順其自然的集中在大姐身上,并且使三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自然的過度。
紫楓的三重性格是本身具有還是后期產(chǎn)生的呢?大多有性格分裂的人都是幼年時期經(jīng)受過虐待和打擊,短片沒有描寫幼年時期,但是片中最后響起大姐二妹溫柔稚嫩的對話,說明幼年時期大姐二妹的感情是和諧的,并且并未出現(xiàn)偏激現(xiàn)象。而后期在成長過程中,二妹對大姐的占有欲,使大姐產(chǎn)生壓迫感,大姐由此形成了軟弱受欺負的性格,但是在“自我”軟弱性格形成的同時,“本我”被壓抑住的邪惡性格也同時產(chǎn)生,只是在“自我”的壓制中,沒有將“本我”的性格顯露出來,直至出現(xiàn)了導火線。“超我”的性格在“自我”被“本我”反占主導地位后出現(xiàn),即表現(xiàn)出大姐的良知實際上是在譴責她謀害二妹這種行為,所以她在良知的“超我”性格中處處保護二妹、關心二妹、愛護她,直至短片最后親耳聽到二妹原諒她,大姐才真正得到解脫。但這些已成虛幻地妄想,也許這只是一場噩夢,也許這就是孤獨的人生、孤單的童年所裂變的怪像……
三、精神分析原理在實驗短片中應用的總結(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文豪、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jīng)講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弊x一本書如此,看一部電影也同樣會有這樣的感受。不同的讀者因不同的“世界經(jīng)歷”在理解“同一個文化符號集”合,即“作品”或“文本”之時就會因意義認知系統(tǒng)的不同產(chǎn)生迥異的感觸。
在國外電影對影片中運用精神分析學塑造人物日益成熟之際,國產(chǎn)電影也對此躍躍欲試,但相對較成熟的電影來說,國產(chǎn)電影中運用精神分析學塑造人物的方式比較單一,且由于傳統(tǒng)電影的局限性,致使觀眾對國產(chǎn)此類電影的罵聲不斷。
通過比較國內(nèi)外影片中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分析影片中人物所蘊含的潛在性格。通過精神分析來塑造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多重性格,這些性格潛藏在人物本身,每一種性格都具有其本身存在的意義。只有了解影片中想要深層表達的含義,才能判斷人物分裂出的性格中哪一個才是屬于人物本身的性格。而在每個人的身上,實則都存在著多重性格,只是“本我”在活動過程中,“自我”和“超我”約束和管轄能使我們相互控制。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常常令我們感同身受,但是電影終歸是電影,我們需要在生活中運用潛意識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人生。
參考文獻:
[1]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車文博譯.弗洛伊德文集(10)[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2] [法]克里斯蒂安·麥茨著,王志敏譯.想象的能指[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06.
[3]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夢的解析[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